炫丽的球衣

作者作者

上个月结束的 NBA 全明星赛,球员们第一次穿上了短袖。胸前也不再是号码,而变成了全明星的标识,背面由球员名字、号码以及球队标识组成,在球衣的左袖上同样印有号码。这是继圣诞大战后,NBA 对短袖球衣的又一次集中推广。「每年全明星,我们都希望为球员们制作一款独特的球衣,推动球衣的发展。」联盟球衣赞助商阿迪达斯的全球篮球市场总监克里斯·格兰斯诺说,「我们希望球衣能够向举办的城市致敬,这一次我们将敬意带到了新奥尔良,以当地欢乐的音乐节作为设计灵感。同时球衣的轻薄透气材料,将帮助球员们施展技艺。」

肥大短裤搭配短袖球衣,这在全明星赛初期是不敢想象的。长筒袜、贴身短裤、背心,在上世纪 80 年代前一直都是主流。1951 年,NBA 首届全明星赛的球衣也是相当低调。主色一律是红白蓝三色,没有巨大的标识,胸前也只是简单的东西部字样和巨大的号码。东西部任何一支球队都不允许出现相同号码的人,死板的规定一直到 1997 年全明星赛才被废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32 和 33 号是 NBA 最热门的两大号码。「魔术师」约翰逊、卡尔·马龙、巴克利、奥尼尔曾是 32 号球衣的代言人,而贾巴尔、伯德、尤因、莫宁、希尔、皮蓬则是 33 号的主人。但在每年全明星赛前,一些资历稍浅的球员都不得不在全明星赛上选择一个陌生的号码。1996 年全明星赛,东部明星队一共出现了 4 位 33 号球员,分别是尤因、皮蓬、莫宁和希尔。因为尤因资历最老,所以另外三位改穿其他号码参加全明星赛。

到上世纪 70 年代初,球衣的设计都是以星星为主题。当时 NBA 的球衣设计部门认为,既然是全明星比赛,那么大家的球衣上有必要突出「星」。所以,前 20 届全明星赛的球衣上都被大量的五角星充斥。此后,联盟开始意识到死板的风格会让 NBA 失去年轻的球迷。虽然联盟对于全明星球衣设计依然抱着谨慎的态度,但已经不会对一些独特新颖的设计视而不见了。比如 1975 年菲尼克斯全明星赛,球裤上那一小块是正在上升的朝阳;1979 年的底特律全明星赛,倾斜的字母和号码在当年看来很有视觉冲击力。

从 1982 年开始,环绕袖口四周并一直延续到衣襟下摆的星星造型似乎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一直到 1987 年,全明星队服都延续了这一基本设计思路。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 NBA 的标识出现在球衣最显眼的地方,联盟开始注重自己的品牌文化了。当然,这种显而易见的广告行为曾受到了消费者的抵制,但很快,大家就见怪不怪了,毕竟商业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越来越多的黑人球员涌入 NBA,黑人文化开始在联盟盛行,hip-hop 之风突破人种的限制,逐渐成为整个欧美的流行元素。NBA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奇装异服也都集中在那个年代。比如掘金当时的「彩虹」条纹,即使放到今天,不算「土鳖」。联盟也完全将全明星球衣的设计和制作交给承办城市,全明星球衣开始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各承办城市开始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球队的个性,过于注重球队元素,并没有迎合大众的口味。1995 年全明星赛,菲尼克斯将一个大仙人掌放在了奇形怪状的橙黄色星星上,凤凰城人对此得意洋洋,但这衣服却几乎是销量最差的全明星战袍。或许从设计的角度看,它没有那么糟糕,但显然不是每个地方都对沙漠和仙人掌抱有兴趣。1996 年,情况似乎更加糟糕了,联盟本指望一向低调的圣安东尼奥人能推出一件靠谱的球衣,以正视听。但谁知道圣安东尼奥人突然间头脑短路,一件印着小辣椒,配以薄荷色的球衣出现在了乔丹、皮蓬的身上。ABC 电视台采访一位提前退场的观众,他只说了一句话:「抱歉,但我实在对薄荷过敏。」

1997 年,联盟正式将设计权收回。代之的是一个似乎更加糟糕的解决方案 ── 每个队员穿着所在球队的球衣上场比赛。五花八门的球衣让赛场看上去就像是 10 个人在单打独斗一样,由于分辨不清球衣颜色代表何方,认错人、传球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明星比赛的精彩程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 2003 年,联盟借复古之风再一次统一了全明星战袍,这一年联盟重新启用 1988 年全明星赛的球衣的样式,直到现在。唯一不同的是自 2007 年拉斯维加斯全明星赛开始,全明星球衣的设计不再交由承办地,而是由 NBA 的球衣赞助商阿迪达斯来完成。

NBA 球衣变革史

在北美及欧洲一些职业体育联盟里,NBA 球衣的变化频率可以说是最低的。NBA 成立后的前 20 年,球衣无论样式还是制作工艺都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通常使用涤纶等舒适度差但足够结实的材料制作,短裤的样式还是仿照橄榄球短裤的设计,甚至配有裤带。直到上世纪 60 年代,联盟才开始安排由一家厂商生产所有队的球衣,统一样式和用料,并在后背印上球员名字。

上世纪 70 年代,NBA 从 ABA 方面吸取了先进经验,棉涤材料和网眼设计应球员要求被用于球衣之上。

1986 年起,联盟开始将 NBA 标识印在球衣上。

80 年代中期,NBA 球员不再和普通球迷一样只能穿标准尺寸球衣,可以享受量身定做服务,改肥改瘦或者将球裤加长。

1997 年,平面印刷术取代多层编织工艺应用于球衣制造,在不影响穿着感的情况下,复杂图案可以印在球衣上。另外,宽肩设计和柔软材质等新技术也大受欢迎。

2006 年阿迪达斯接盘锐步成为 NBA 球衣赞助商后,多版本球衣成为其吸金的重要手段,除了主场、客场、第二客场、第三客场几套必备球衣外,圣帕特里克节、狂欢节、复古之夜、拉丁之夜各种特别版球衣层出不穷。

2010 年,「可回收环保材料」和「松紧两款」成为 NBA 球衣的新元素。

2013 年 2 月,勇士首次穿着短袖球衣亮相 NBA 赛场。


作者 张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