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与疫情赛跑

作者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让 2020 的这个开年跟以往不大一样。全国各地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抓实抓好疫情防控,一方面又要想方设法确保生产生活的平稳有序。如何坚实有力地挑起这两副千钧重担?山东闻令而动,统筹兼顾,与疫情展开了一场时间赛跑。

联防联控不放松

每天上午 9 点,耿国富就走出家门,来到小区门口站岗执勤,为小区 66 户居民把好防疫的安全门。耿国富家住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道北苑社区财政局小区,这个小区是一个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作为一名有着 15 年党龄的党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耿国富站了出来。

像耿国富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如今,潍坊高新区各个「三无」小区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投入到了紧张的防疫控疫工作中。截至 2 月中旬,全区动员小区居民中的党员组建「临时党支部」16 个,设立党员先锋岗 30 处,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 21 个,为「三无」小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自 1 月 24 日山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I 级响应以来,全省在防疫动员、疫情排查、隔离阻断、宣传工作等方面及时出台一系列切实管用举措,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在城镇乡村、大街小巷,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物业从业者、社区志愿者等走农户、进社区,同群众结成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引导群众正确面对疫情、消除恐慌心理,坚定信心决心,全力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形成一座座防控堡垒,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态势。

社区为居民办理临时通行证,「亮证」出行,提升了通行效率,也减轻了防控工作量;各村的大喇叭从大年初一就开始反复播放「不要串户拜年,不要搞聚会聚餐」;「我在家,我骄傲,我给国家省口罩」等「土味」「硬核」标语遍布街巷......在各地防控力度不断升级的同时,涌现出的一批接地气、合实情、暖人心、很实用的管控「土办法」,增强了战胜病毒的信心,也构筑起群防群治的最严密防线。

在关键交通枢纽设置卡点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排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战「疫」打响后,山东省交通运输部门迅速反应、立即行动,运行高速公路收费站均设置检测站;全省所有 107 个铁路客运站和 9 个民用运输机场均按规定设立留验站,建立发热旅客隔离、移送机制。

联防联控,还需医务支撑。「从 2 月 11 日 18 时到今天 18 时,已有 34 位外地患者陆续转入我院的隔离病房。」2 月 12 日晚,为集中收治忙碌了一整天的山东省胸科医院副院长刘风林说。此前,省委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确定山东省胸科医院等 10 家医院作为全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用于集中收治服务区域内确诊患者。

「实施集中救治是贯彻落实国家『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所采取的措施。」省委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山东省实际来看,实施集中救治能够避免「一家医院、一套人马应对一两个病人」,更有效地节约人力物力,也有利于维护更多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

科学复工复产

2 月 10 日下午 3 点,中通客车鼠年第一辆车下线,这是来自菲律宾的订单,目前中通客车还有来自北京、沙特等地的上千台订单。

企业有序运转是疫情风暴中的「压舱石」。自 1 月 27 日陆续恢复生产,在对疫情严防死守的前提下,潍柴集团在全省率先打响满负荷生产第一枪:一线营销全面启动国内外市场开拓,生产组织部门按每个月 10 万台产量做好零部件特别是自制件的储备工作,并与省内其他集团对接确保零部件跨省交通运输顺利......今年 1 月,潍柴集团发动机板块产销 9 万台,同比增长 20%,再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目前,省内涉及保障城乡运行、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生产等国计民生的企业陆续复工,省重点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2 月 12 日上午,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如期开工建设。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全省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莱芜区重工产业城战疫情、保工期,春节期间一天未停,完成 1369 亩土地场地的平整,确保首期 100 万平方米工业厂房今年 12 月陆续投产。

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形势,如何保证安全科学地复工复产,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山东省各级各部门出台政策举措,从细处着手,从实处发力——指导企业防控、让企业更多「零跑腿」、为企业减负、给企业送来「金融活水」......一系列诚意满满、暖意十足的政策为企业安心复工复产,吃下了定心丸。

2 月 8 日上午,烟台海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春霞在烟台税务部门的辅导下开具了免税发票,及时为捐赠支援武汉疫区的消毒杀菌专用车辆挂牌。

为支持战「疫」,海德公司从大年初一就加班改装,专门调配了 10 台环卫消毒杀菌专用车辆,捐赠了价值 400 余万元的 4 台垃圾桶消毒杀菌专用车用于湖北抗击疫情第一线,完成属于他们的最美「逆行」。得益于税务部门政策的有力支撑,仅增值税、城建项目附加等项目,海德公司预计即可减免税费 50 多万元。

生产线 24 小时高效运转,忙碌的工人们甚至顾不上喝口水......2 月 10 日,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的德资企业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生产线重新启动,公司总经理方宗贤长舒了一口气。「多亏了这本手册,复工准备一下子有了规范指南,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随时联系包片员。」方宗贤所说的手册,是李沧区应急管理局为全区 39 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加油站制作的《李沧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文件选编》,将复工政策以「标签化」卡片形式汇编成册。

在严格执行延迟复工政策、强化疫情严防严控措施的同时,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正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截至 2 月 12 日,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已开工 6355 家。

加大民生保障

2 月 10 日起,省内企业陆续开始有序复工。在这个「非常时期」的特殊节点上,伴随着大量人员返程返岗,既要毫不松懈抓好防控,又要及时跟上「非常守护」的民生保障。全省各级人社、医保、民政、工会等部门积极行动,推出一系列有力、细致又温情的民生举措,让群众更安心。

2 月 10 日,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历城店内,不时有市民前来询问购买口罩。「我们店每天都有稳定供应,也绝不涨价!」面对市民的担心,店员耐心解答。

当前,不管是企业还是群众,最紧缺的就是防疫物资。2 月 6 日,在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向全省近 3 万家医保定点药店发起倡议书后,山东省医药零售行业协会积极响应,全力保障防疫药品、口罩、消毒杀菌用品等与疫情防治相关的商品货源调配。药店在筹集货源过程中,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关键时刻医保部门切实采取务实措施。济南等实行医保个人账户虚账管理的地方,采取了预付医保基金办法,济南市医保局一次性给漱玉平民大药房预付医保基金 6000 万元,给平嘉大药房预付 1000 万元。「一下子减轻我们很大压力,现在济南地区确保每天有 12 万件口罩的供应量。」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杰说。

「足不出户学技能,疫情过后找工作!」因为疫情,针对广大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虽然线下按下了「暂停键」,但线上培训及时跟了上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加快推进各市「互联网 + 培训」的发展步伐,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参加线上培训。值得注意的是,对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由参加培训人员户籍所在地人社部门,按照 5 元/学时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此举在全国属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重点群体就业的首创措施。

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相对较多。山东省在加强基层疫情联防联控的同时,继续做好对行动不便、长期独居老年人的照护工作。

「我们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居家养老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为老人提供相应服务。」威海市祥福家托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毕诗壮说。目前,祥福家旗下 4 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都在正常运营,入住机构的老年人已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而为居家老人配餐、助洁等服务由社区工作人员、养老护理员共同完成。

疫情防控要抓牢,困难群众也要关爱。「杨姨,全家人身体怎么样?生活用品够用吗?有啥困难不......」2 月 10 日上午,临邑县临邑镇朱家胡同村民政协理员朱智慧通过电话了解困难群众杨风霞的生活状况。得知杨风霞每天要吃的降压药已经备齐,朱智慧马上在困难群众信息统计表上进行了登记。「不能提交电子材料的,我们就上门办理,避免困难群众在服务大厅聚集。」据了解,在疫情防控期间,山东省民政系统加强对困难群众的信息跟进,建立起电话家访联系制度,同时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网上办理,对新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的,适当优化简化社会救助审核审批程序,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编辑/魏伟


作者 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