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济南,幸福泉城

作者
作者

如今的济南,总有一些镜头成为点在人们心口的朱砂痣与萦绕在梦中的白月光,是老舍笔下「响晴」的样子,意大利着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眼中的「居住圣地」。

2019 年,济南用实力揽下国际花园城市竞赛金奖,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获得「全国十大正能量城市」称号......这不仅仅是一个个金字招牌的简单叠加,更是生态城市实力、吸引力、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代表了城市的生活品质、人民的幸福体验。

这里是泉水之都。拥有十大泉群、七十二名泉、800 多处天然泉水。城市遵循自然法则规划形成了「一环两湖四群多带」泉系景观架构,推动河湖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节水减污建设,确保泉水连续 16 年持续喷涌,「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加快推进。

这里一环清流穿城而过,人在景中,景随人走。对于久居城市的市民来说,享受「复得返自然」的惬意并非易事。但在济南,利用「山泉湖河城」独特的自然优势,主动将自然与城市有机相融的细节比比皆是。

这里齐心协力,紧抓绿色发展。2019 年上半年,济南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位居全省第一,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全市 10 个国、省控河流断面全部实现水质达标,取得历史性突破;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有目共睹,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逐年上升。

这里能够看到最美城市天际线。山体绿化提升及山体公园建设成效显着,完成 27 座城区山体绿化提升、20 处山体公园续建任务,高标准推进白云湖、济西、大汶河等湿地公园建设,全市湿地公园达到 23 处。通过在古城内严格控制建筑物风貌、高度和亮度,规划了良好的空间视廊,确保 70% 以上的建筑能够看到山上的绿色景象。

这里诚意满满,用行动建造「无违建街(镇)」。目前,全市共拆除违法建设 31208 处、面积 3073.67 万平方米,成功创建 45 个「无违建街(镇)」。拆后地块利用坚持建绿透绿、利民惠民。截至目前,全市共确认建绿透绿地块 1050 处,面积 104.74 万平方米,确认口袋公园 69 处。

这里春风化雨,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夯实政府主体责任,发挥就业稳压器的积极作用,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打好脱贫攻坚战,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

这里交通便利,不断突破「济南速度」。2019 年以来,济南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69.9 亿元、同比增长 23%。「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全面提速,济莱高铁正式开工,郑济高铁、黄台联络线即将开工,一年内三条高铁同时开建、力度空前。济滨高铁完成可研编制,济济(济宁)高铁开展前期工作,全部建成后济南高铁里程将突破 600 公里;济南国际机场北指廊项目加快建设,打造世界级 4F 机场;加快「三环十二射」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其中济泰高速、绕城大东环等在建 8 条,青兰高速、滨莱高速建成通车,济青高速改扩建全线通车,大东环、济泰等 5 条明年底全部通车;轨道交通 1 号线、3 号线相继运行,再创轨道交通建设「济南速度」。

奋斗不止,发展不止。这是令人无限期待的济南,有着更高的定位、更高的追求,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与干劲提升城市品质,市民群众的自豪感、幸福感与归属感极大增强,走在前列的信心与决心更加坚定。


作者 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