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

作者
作者

2018 年 6 月 9 日至 10 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圆满成功举办。这是党的十九大后中国举办的重要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上合组织扩员后首次召开的峰会。来自 12 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0 个国际组织或机构的负责人齐聚青岛,注册外宾超过 2000 人,中外记者超过 3000 人。成员国领导人签署、见证了 23 份合作文件,是历届峰会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成果最多的一次,成为上合组织发展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对上合组织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2018 年 6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圆满成功举办作出重要指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办得很成功,山东省特别是青岛市作出了很大贡献,服务保障工作有力有序、精心细致,体现了世界水准,展示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谨向为此付出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慰问和感谢。举办上合峰会,为青岛、为山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希望你们认真总结「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有益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弘扬好的作风,放大办会效应,开拓创新、苦干实干,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乘「峰」而上

继 2018 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2019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岛,出席人民海军成立 70 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并海上阅兵。在 1 年多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青岛,两次发来贺信,把青岛作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示地,对青岛提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重要指示要求,擘画了青岛发展的宏伟蓝图。

2019 年 8 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青岛正式加入自贸试验区行列;2019 年 10 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支持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国家战略的叠加,青岛被赋予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之重任,站在了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开放,是青岛发展的巨大优势,也是青岛发展的最大潜力。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青岛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一直以来,青岛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发挥着黄河流域开放门户的作用。作为中国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和主引擎,青岛这座开放之城把握站在开放最前沿的时机, 在全球寻找「城市合伙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同时,对接国际标准、展现开放包容姿态,积极打造服务半岛乃至全省全国的「国际客厅」,着力构建「5+1+1」的「国际客厅」格局。中日、中韩、中德、中以、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等「国际客厅」的陆续建成开放,推动国内外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青岛集聚,更好服务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促进全省全国开放发展。

近年来,青岛还以「搞活一座城」为统领,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全方位「搞活」青岛

「十三五」时期,是青岛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极不平凡的 5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青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鲜明树起「搞活一座城」的战略目标,找准「搞活一座城」的战役路径,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青岛,以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总体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新成就。

过去 5 年,青岛紧扣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城市能级蓄势跃升。青岛的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发展。2020 年,青岛市 GDP 达 1.24 万亿元,排名全国第 13 位。青岛的城市服务功能显着提升。青岛港加快向枢纽港、贸易港转型,新增集装箱航线 20 条,货物吞吐量接近 6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2101 万标箱。流亭机场新增国内航线 46 条、国际航线 13 条,胶东国际机场建成,将形成 3500 万人次的旅客吞吐能力。济青高铁、潍莱高铁、青连铁路等相继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860 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 246 公里,全面进入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时代。此外,青岛的国际影响力全面增强。青岛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人民海军成立 70 周年多国海军活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等重大活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更加彰显,国际城市战略迈出积极步伐,全球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到 80 个。截至目前累计有 166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在青岛投资 352 个项目。今天的青岛,不仅是世界 500 强投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以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

步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成为青岛这座城市未来发展最核心的关键词。

「看见未来才能走向未来。」今天的青岛,正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精神,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突出创新引领,向着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奋力奔跑,把总书记擘画的创新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十四五」时期是青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青岛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青岛将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进世界城市体系前列。

青岛锚定 2035 年远景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十四五」时期,青岛将聚焦聚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基本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创新改革、社会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幸福美好家园、城市治理效能 6 个方面率先走在前列,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全面提升在国家发展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增强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竞争力、影响力。

为此,青岛将着力从 4 个方面增强城市功能:突出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着力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主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融合发展新机制,着力增强「三生」融合发展功能。

青岛以新发展阶段的目标为指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 12 项战略任务: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节点;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数字牵引作用,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昂起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建设高能级湾区大都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促进人的现代化,构建适配城市功能的人口发展格局;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山海城共融的美丽青岛;增强文化软实力,彰显多彩包容的人文时尚魅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增强安全发展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深化市场化改革,塑造高效青岛制度新优势。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举办,让多元文化、创新思想、智能科技在此集聚、融合,青岛各个领域、各个角落繁衍出的创新活力因子正跃跃欲动,构筑起充满生机、开放进取、品质卓越的今日青岛。青岛以全球的视野、开放的眼光眺望城市的前路,不断放大坐标,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开放的宏大格局,用开放促创新促改革促发展,赢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作者 张文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