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狂欢节

作者
作者

锣鼓喧天,巨龙飞舞,秧歌扭动,旱船逶迤,万人空巷……元宵节前夕,地处济南郊区锦屏山下、巴漏河畔的三德范庄,一年一度的扮玩活动进入高潮。千余村民参与演出,七十多个节目陆续登场,队伍长达一公里多。不仅本村男女老幼全体出动,争相观看,呐喊助威,而且吸引了周边城市和村镇的游客慕名而来……一个山村的元宵民俗活动能有如此阵势和吸引力,实在令人惊叹。

扮玩,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寓教于乐的丰富内容,历来为群众喜闻乐见。三德范崇尚扮玩,历史久远,并以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演艺精湛、气势宏大而声名远播。清道光年间《章丘县志》记载:「道光十八年(1838 年),旱船在三德范盛行,且闻名遐迩。」经世代继承创新,逐步形成传统。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的娃娃,几乎人人都能上阵。

每年一过正月初五,全村「十巷」便纷纷行动起来——扎龙灯、造旱船、绑高跷、做服装、选演员、搞排练……正月十二前,各自在本巷内热身磨合;十四、十五全村「会演」,进入高潮。十支队伍在玄帝阁附近广场和中心桥到胜利桥的道路上摆开阵势,竞相展示自己的演技和「绝活」。以观众的喝彩声、掌声为最高荣誉和奖赏。

「芯子」,是扮玩中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项目。表演时,演员站在一条六七米长的木杆上,模拟各种戏曲人物动作,多名青年男子轮流肩抬并伴随锣鼓乐谱迈着花步前后走动,十分壮观。舞龙、舞狮、旱船、花轿也依次相随,其他各巷扮玩队伍更是鱼贯而来,各领风骚:单家巷的花棍对打以器械飞舞、砰叭作响吸人耳目;太平巷的竹马中,刘、关、张围定吕布,「讲述」着《三英战吕布》的历史故事;金家巷的旱船把「起锚」「升帆」「迎风」等动作描摹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太平巷的《傻小子扑蝴蝶》则以演员装扮憨头憨脑、动作滑稽幽默令观众前仰后合、捧腹大笑;「压轴戏」是张家巷的扮玩队伍,他们的转盘芯子《王小赶脚》多年来已成为保留节目……

待到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晚场表演拉开帷幕。玄帝阁附近、河道两侧,龙灯、宫灯、蚌灯接连不断,变成一片灯的海洋。夜色朦胧中,表演者更加自然洒脱;围观群众随着扮玩队伍潮水般忽进忽退,时前时后;擂鼓者晃动双臂,鼓声震天;使钹者甩开膀子,钹声贯耳;临街商家点亮灯笼,热情叫卖;孩童们则缠着父母讨要玩具和美食……整个山村沉醉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因了久负盛名的「扮玩」,也因了崇文尚礼的村风和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现如今,三德范已经跻身「中国传统村落」行列。

编辑/郭蓓蓓


作者 王忠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