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乎未来

6 岁那年夏天,晚饭后一家人陪伴祖母在家里的小院子纳凉聊天,叔叔告诉他们城中的老板如何富有,人们估计他有 20 万枚龙银的总资产。祖母低沉地自语道,不知我们哪一代的子孙,才可能像人家那样。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个可望不可求的奢望。因为在 20 世纪 30 年代,资产 20 万已经算是巨富了,当时上海工人的月薪仅为 20 元左右。
几十年后,祖母早已经离世。他多次在扫墓时,倚在祖母的墓上,低声地向祖母诉说她当年的愿望,自己已经做到了。他就是 1928 年出生于潮安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年轻时,他不过是贫寒人家子弟,勉强混个温饱而已。然而谁又能想到,若干年后,他会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成为一时的华人首富呢。
「我很在乎未来!」这是李嘉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个人没有未来,就会被湮没在芸芸众生中,成为平常一分子。李嘉诚在年轻时,多次拒绝放弃理想以换取「无发展空间」的眼前安逸。他—直深信,如果世界上有任何「成功秘方」,其中最关键的元素必定是你对成功的欲望远远大于对失败的恐惧。这心态像是刀锋,锐化你对什么是「可能」的触觉和激发你的梦想;这心态像是预警系统,令你对自满情绪和停滞时刻警惕,令你审慎律己、敢爱、敢说实话、敢当万绿丛中那点红。
去访谈一位本土歌手,他来自于一个偏远山区,当地方音非常严重,和普通话差距很大。虽然一直在学校里读书,但是因为师资条件限制,老师的普通话水平也不高。这样的老师又能教出怎样的学生来呢?能把数理化学好就不错了,至于声乐艺术,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儿。
他天生一副好嗓子,对唱歌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爱好,而且不管什么歌,听两三遍就能有板有眼地唱出来。父亲是个小学老师,很早就发现了他这方面的天赋,—直希望他在音乐上能走出一条路来。可是父亲自己没法教,在社会上请老师教的话,微薄的薪水除了养家煳口已经所剩无几。好在当地人普遍喜欢唱山歌,本家叔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叔叔走路唱,干活唱,甚至做饭也在唱,那状态就跟「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前差不多。什么崔健的《一无所有》,什么《小白杨》这样的军旅歌曲,叔叔都能吼上一嗓子。每次叔叔到家来,就是他家最高兴的日子。父亲用录音机将叔叔的歌声录下来,放给他听。几年下来,积攒了不少歌曲,这样他就能一直享受到音乐的魅力了。
随着掌握的声乐知识和技法越来越多,他逐渐在学校举行的各种音乐会上崭露头角,成了广为人知的校园歌手。有时候,大家不记得他的名字,就用他经常演唱的《小白杨》来称唿他。「你看,小白杨来了!」或者「这就是小白杨!」这样调侃似的称唿,实际上是同学们对他声乐实力的最高评价。大学毕业后,他已经成了本地广为人知的歌手,人称「民歌王子」,他就是李继斌,刚进入四川省乡村歌手大奖赛决赛。一条音乐的星光大道,已经展现在他的面前了。
要在乎未来,李嘉诚是这样,李继斌也是这样。不管你这辈子在某个领域成就如何,如果你不在乎未来,那么你将没有未来。
作者 彭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