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微小 感悟人生

作者
作者
《旧物藏月》48cm×58cm

左正尧是位不断有新想法并尽力去实现的艺术家,这与一些常有宏大想法却不积极付诸实践的艺术家有很大不同。从 2007 年开始,他一直在以写意的方式画清纯的都市少女,用来抗衡消费社会的价值观,后来又将其画在了瓷器、铜板和镀锌铁板上。

左正尧并没有满足于此。2017 年,他开始了系列草本作品的写意画创作。在一篇短文中,他一方面强调画系列草本是要还 20 年前的心愿,另一方面又从草与历史、草与世界、草与自然、草与现实、草与人生的角度强调了隐藏在小草外表中的各种文化内涵。由此看来,他画系列草本,既不是单纯要为各个不同的小草去写照,更不是要借以表达某种闲情逸致或审美趣味,而是要画他本人对于历史、现实、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于是,他对多年来形成的写意花鸟画法进行了大胆而必要的改革。

我注意到,首先,他在面对脚下成片的小草时,有意采用了平视或仰视的角度;其次,他不仅将微小的单株野草做了放大化的夸张处理,而且让其在画面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很明显,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表达了他对小草发自内心的礼赞,也表明了他对个体生命的无比重视。而当一幅幅有关草本的作品以密集的方式呈现时,我们就会联想到芸芸众生的命运,甚至更多……

《青蒿》48cm×58cm
《若有相》48cm×58cm

从历史上看,以微小的细节即常以局部的物象来暗示或象征整体世界,是宋代艺术家的杰出贡献,例如着名的《桃鸠图》仅仅通过开花桃枝、《水仙鹌鹑图》仅仅通过水仙和土坡那简素的线,便暗示与象征了和暖的春光和寂寞的池汀等自然环境。相比起来,左正尧的做法明显不同,虽然他也借用了勾勒、渲染或省略背景等传统手法,但他的本意并非要观众去联想小草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诗情画意,而是希望观众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思考一系列与历史、人生、现实、自然相关的问题,继而与作品产生积极互动的关系。其次,在艺术的表现上,左正尧除偶尔会用一些花青及设色外,多用勾染相济的纯水墨画小草,并常常运用水墨相撞的手法,使画面形成一种类似窑变的艺术效果,极为耐看。

作为艺术家兼评论家的靳卫红女士曾撰文高度评价左正尧的系列草本植物绘画:「他在人物画里也做过不少探索,我很赞许他笔下的女性是审美性的,绝无消费的眼光。而今他转而将目光降至脚下,礼赞微小,而这种礼赞我理解是他寻求到了生活的核心,这些作品不仅安慰了他自己,也安慰了我们这些看它的人。他用描绘草本来扩大水墨语言区域,期求制造它的公共性,引发共鸣。」我完全同意她的看法。但我也想,如果他将这一系列作品和他的装置、影像结合起来展示,也许更易于使观众进入他的人文思考和立体维度的作品情境。

左正尧,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学城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第 12—23 届亚洲艺术家联盟中国委员会主席,第 11、12、13 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初评、复评评委,文化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评委。

Zuo Zhengyao, a professor and graduate student instructor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director of the Art Museum in the University, deputy director of the Arts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vice chairman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rtist Union, chairman of the 12th-23rd Asian Artists Alliance China Committee, judge of the preliminary evaluation and reevaluation of the 11th, 12th, and 13th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and the judge of the 3rd Chinese Fine Art Awards hel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作者 鲁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