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体验:数字与文化碰撞的展会

作者
作者

为期 4 天的 2023 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现场布设数字文化山东馆、文化产业数字化馆、科技文化旅游融合馆、数字文化对外贸易馆、数字影视暨网络视听馆、国家文化大数据馆 6 大展馆,汇集数字文化产业链条的新方向、新技术、新产品,让观众大唿过瘾。人们沉浸式体验「数字与文化的碰撞」,感受在数字赋能下文旅产业迸发出的新活力。据介绍,本次展会在同类展会中规模大,共有来自 40 余个地区的 500 余家企业、机构参展,展品万余种,展出内容覆盖数字文化领域全产业链。此外,参展企业中行业领军企业众多,世界 500 强及头部企业 50 余家,其中 150 余款数字文化新品首次发布。

第一站:S1 数字文化山东馆

位于 S1 馆数字文化山东馆,重点展示山东省文化数字化建设新成果,参展单位主要有省内 8 市,省属有关部门、科研院所、省文化企业,青岛 10 区市,以及青岛东西协作的甘肃定西、陇南两市。

「大家好,我是虚拟数字人易小安……」在济南综合展区中,屏幕上一位身着红色长裙的宋朝姑娘正在做自我介绍。「易小安」出生在泉城济南,以古代诗人李清照为原型,其名取自李清照的字号「易安居士」,仔细留意会发现,「易小安」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自然、丰富且细腻,语音生动,充满灵气,不仅能主持演讲,还可以演绎各种艺术角色,与现场观众交流对话,让大家体验数字、感受科技与文化的魅力,也让大家更愿意了解济南名士、走进历史文化、爱上泉城济南。「易小安」能与观众实时互动,其背后的「秘密」正是来自于魔法未来公司自主研发的「消费级光惯混合全身动作捕捉解决方案」,该项技术将传统光学动捕和惯性动捕的优势相结合,融合自然表情和动作理解等前沿技术,实现数字人的动作、表情、声音与真人一致,达到数字人与用户进行多模态互动的目的,不仅稳定、精准,还延迟低、成本低,此项技术的推广能够广泛提升数字人的应用领域和场景,大幅降低数字人的建设和使用成本。

青岛综合展区将「沉浸式体验数字文化」发挥到极致:尚未步入展区,远远的便能看见一只巨大的「魔法盒子」——鲨鱼、龙虾、章鱼、巨鲸迎面而来让人一秒步入海底世界,带有啤酒元素的「青岛」二字震撼又亲切,会跳舞的机器人蠢萌可爱,青花瓷瓶 360° 无死角展示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精致与绝美……然而,这也只是个开始,青岛综合展区还有无数精彩等着人们前来发现。「魔法盒子」的另一面正是沉浸式体验空间「光影魔方」的入口,沉浸空间中呈现的是荣获文旅部中国旅游研究院 2022 中国旅游创业创新优秀案例奖的青岛城市更新领域示范项目《百年中山路》,通过数字技术全方位展示中山路及以其为核心老城区的肇始、发展以及市民生活、风俗习惯的演变,让现场观众更好地了解青岛商业母脉中山路,留住城市记忆。你是否能想象出齐白石画作中的草虫、山水、花木、禽鸟、水族被赋予生命的那一刻,像是被金手指点过一样,所有的一切都「活」了过来——齐白石数字艺术展的核心展项《一花一世界》也被「搬」进青岛综合展区,它融汇了齐白石一生重要的艺术流变,比如齐白石历经 10 年「衰年变法」创出「红花墨叶」派,自此踏入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现场选取《墨梅图》《大富贵图》等多幅齐白石变法前后的代表作,将变化过程动态展现。在屏幕与屏幕之间,通过活化齐白石笔下的蛐蛐、蜜蜂等引导观众视觉,而且即使放大 15 倍,其细节仍然纤毫毕现,诠释着齐白石「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境界,表现出这位大家一生追求的「天趣画境」。几步之外,由金东数创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共同成立的数字海洋科创技术联合实验室出品的数字海洋项目呈现了不一样的海洋世界:通过 UE5 引擎打造的实时演算沙丁鱼群,模拟出洋流将海洋生物聚集到一起的情景,轻轻用手指点触或者划动鱼群就可以和鱼群互动。当进入珊瑚区之后,手指点触屏幕,生成鱼饵,带动小丑鱼游动,点触珊瑚、海龟等海洋生物,可以实时了解它们的详细科普信息。据介绍,类似的互动形式可以应用于科普教育、研学旅游等领域,引导参观者主动参与到科普宣传中。此次,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携带多个重量级项目深度参与青岛综合展区的搭建。成立于 2003 年的金东数创是以「文化创意 + 数字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文化创意企业,也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创意体验全产链服务商。在近 20 年的发展历程中,金东数创以「数字孪生、立体沉浸」等新型体验技术,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消费体验新场景,创造更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数字科技、创意视觉、沉浸体验及各类展览展示项目,目前已在文旅文博、数字展示、安全科普、数字艺术、数字海洋等细分领域有了比较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落地,包括北京世园会中国馆、仰韶文化遗址数字博物馆、山东孔子博物馆、山西晋商博物院、雄安金湖未来城展示中心、开封大梁门遗址博物馆、《知道·老君山》沉浸乐舞秀、青岛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威海海洋科技馆、鄂尔多斯双碳馆、日照市人民防空教育体验馆等在内的代表案例,引起业界关注。

大会举办地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综合展区也带来了不少惊喜。作为全国目前作业效率最高的全自动化码头,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空降」现场吸引观众的目光,人们零距离了解全自动化码头的运作方式:码头上,自动化桥吊从船上抓取各类颜色的集装箱,无人运输车则负责把箱子从海边运到堆场,全自动高速轨道吊将集装箱吊运到堆场指定位置进行堆存……一个进口集装箱在全自动化码头的「港口之旅」就这样呈现在观众面前。此外,西海岸综合展区里不仅有四张城市名片的形象展示,还有中国广电·青岛 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科大讯飞、无锋科技等有着前沿数字文化科技的展位。作为国家广电总局目前在全国唯一布局的 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中国广电·青岛 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建设规划三大功能区,主要建设 5G 高新视频研发制作、企业总部集聚和配套服务,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第二站:S2 文化产业数字化馆

腾讯、喜马拉雅、动漫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参展的文化产业数字化馆,重点展示数字创意、数字演播、数字娱乐、数字艺术、数字藏品等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产品,推介文化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

走进腾讯展区,映入眼帘的便是「数字长城」展台。「爬过长城吗?如果没有去过,现在就可以云游长城!」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观众们纷纷停下脚步。「我们在全球首次通过云游戏技术,实现最大规模文化遗产毫米级高精度、沉浸交互式的数字还原,把基于游戏技术打造的『数字长城』放在『云游长城』小程序中,通过手机就能立即穿越到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在线『爬长城』和『修长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打开微信小程序,手机屏幕上即刻呈现出一幅巍峨壮阔的长城图景。通过视角切换,光影也会产生变化,可谓是一步一景,景随身行。不论是长城里远景成片的树木,还是近景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做到了完美还原。操作画面「爬」长城的过程中,画面中突然出现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蝴蝶灵动地扇动着翅膀停在石阶上,为古老的长城更添生机,这份真实也让人瞬间有置身长城之上的身临其境感,令人不得不感叹数字技术的神奇。「数字长城」为大众提供了随时随地欣赏长城美景的入口,通过趣味互动和寓教于乐的方式,除了让人们在「云游」中进一步了解长城常识和修缮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低门槛、有吸引力的数字体验。

喜马拉雅展区带来的则是最新的阅读体验。成立于 2012 年的喜马拉雅,推动着以音频为特色的耳朵经济,是深受用户喜爱的在线音频分享平台,秉承万物有声的理念,用声音连接和服务了数亿用户,让声音和知识无处不在,随取随用。如今,喜马拉雅通过「科技 + 文化」,集合线上线下,通过数字化全民阅读数据看板、喜马拉雅朗读亭、30 分钟大咖精讲一本好书的喜马讲书、台式立式听读机、定向音箱等智能硬件设备,与传统图书馆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数智化的呈现一个有温度、有归属感的有声阅读体验空间,让用户可以全方位、多场景、近距离体验音频科技带来的文化享受。而现场的有声明信片,让观众私人订制专属记忆,并能「一键传情」。

第三站:S3 科技文化旅游融合馆

由京东方、中国联通、海康威视、浪潮、海信、中兴等领衔的科技文化旅游融合馆,主要展示中国先进科技头部企业数字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展现更多新颖有价值的「文化 + 科技」融合成果。

数字化浪潮下,文旅企业基于物联网技术加速智慧化建设。成立于 2001 年的海康威视,就是一家专注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海康威视智慧文旅行业主要分为旅游、文博、文化三大板块,通过与智能科技的融合应用,助力文旅单位管理提质增效,让游客游玩更舒心,文物保护更安全。目前,海康威视已与国内多家头部文旅单位形成深度景企战略合作,实现场景加科技的深度融合。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积累和验证,海康威视构建了以物联数智为基础的全栈全场景应用,以不同场景、不同受众对象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持续的场景洞察、需求探知、技术融合和应用创新,不断沉淀形成文旅行业数字化业务。

作为生于青岛、长于青岛的本土企业代表,海信商用显示携旗下三大板块产品亮相大会,现场展出包括海信 Vision Hub 智慧平板、海信 Vision Board 智慧黑板、海信 Vision One| 视界 LED 一体机、海信专业显示器等在内的核心产品,全面展示了以科技力量赋能数字文化建设的深厚实力。作为海信集团旗下 B2B 板块的核心力量,一直以来,海信商用显示持续深耕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能显示等多个业务板块,通过聚焦细分市场,打造商用显示行业多场景下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创新研发能力赋能数字文化建设。

第四站:N1 国家文化大数据馆

国家文化大数据馆重点展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两侧四端」建设成果。通过数字多媒体、VR、AR 等前沿科技手段,从文化资源数据、文化数据交易、文化数字内容、文化装备等角度,展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成果,以及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重点省域中心建设方案。

本次成果展集中展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四端」即资源端、生产端、云端、消费端的建设成果。具体包括:文化资源数据、数字化采集、红色基因库、国家文化专网、省域/区域文化数据服务中心、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文化体验设施、文化体验装备、文化体验场景等。38 家文化科技单位参展,涵盖文化出版机构、红色纪念场馆、广电网络公司、数据交易平台、文化和科技企业等。

第五站:N2 数字影视暨网络试听馆

说起数字文化,人们脑海里会闪现出「科技」一词。在展会现场,种种「黑科技」的亮相也让众多市民游客直唿「神奇」。

在 N2 数字影视暨网络视听馆,影眸科技展位带来了世界唯二、亚洲唯一的微米级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能够以超高速度和精度动态扫描面部材质、捕捉表情变化的肌肉运动,结合人工智能、计算摄影学、图形学等技术,生成好莱坞级别的数字人动态与静态资产。据介绍,影眸科技孵化于上海科技大学,致力于数字人底层技术研究,通过与国内顶尖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实验室合作,积极推动尖端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民用化、商业化,探索前沿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大众娱乐市场的推广应用。

数字影视暨网络试听馆中特设了《流浪地球 2》道具展区,集中展出宇航服、门框机器人、机甲在内的炫酷电影道具和电影画面,让观众切身感受「科幻大片走进现实」。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标杆之作,在青岛影视基地拍摄制作的《流浪地球 2》约 95% 的视效制作都是依托国内团队完成的,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诞生地——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是国内首个经英国松林认证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影视拍摄制作基地,也是山东省「1+N」影视产业布局的重点园区。产业园周边有齐备的生活服务业态,建有 40 个英国松林认证国际标准摄影棚、32 个多功能置景车间、高科技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一站式数字影音中心以及可供剧组实景拍摄的青岛影视外景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工业大片在此拍摄。目前,在东方影都拍摄的项目数量超 200 部,累计院线票房超 220 亿。作为国内首个能为全球电影制片人提供全方位制作服务,拥有极具竞争力补贴政策的影视产业园,致力于和全球影视行业领导者们携手合作,助力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努力打造电影行业新据点和一流影视制作基地。值得一提的是,东方影都的影视虚拟化制作技术也在展会现场揭开神秘面上,让观众们惊唿神奇。

永誉文化运用数字化技术复原的濒临消失的皖派古建筑也在现场进行展示,一排排古色古香、富丽大气的皖派建筑,直观展现了数字化科技在影视、文化上的运用;泽森科工则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全流程」三维内容生成软件 ZENO,作为一款程序化美术和动画制作 CG 软件,它支撑创作者从程序化建模、物理仿真解算到 GPU 光线追踪渲染的全流程制作。

第六站:N3 数字文化对外贸易馆

谷歌、亚马逊、甲骨文、阿里巴巴、象屿等头部及重点企业则云集数字文化对外贸易馆,带来了数字文化应用产品及最新技术、跨境电商、跨境文旅、跨境直播、游戏及应用软件等。

当下,数字文化的发展,也进一步赋能「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的发展升级。在 N3 数字文化对外贸易馆,猎户星空向观众展示了机器人咖啡师。机器人熟练进行着研磨、摆放滤纸、冲泡咖啡等步骤,几分钟之后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就摆到了大家面前。据介绍,猎户星空创立于 2016 年,为「真有用」机器人而生,以「让人们从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传统商业像互联网一样高效」为愿景,成为「智能 +」时代的中国服务机器人新物种公司。猎户星空在行业内率先提出「AI+ 软件 + 硬件 + 服务 = 机器人」的公式。基于这一公式,独家打造了行业唯一自研全链条 AI 技术,拥有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开发能力、全栈硬件设计制造能力、全国网点服务能力。除了机器人咖啡师,在猎户星空的机器人家族里,还有可以点菜的迎宾员「招财豹」、会跳舞的智能解说员「豹小秘」等,它们的出现让人们从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传统商业也能变得像互联网一样高效。

The four-day 2023 Qingdao Digital Cultur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Expo set up six halls, namely Digital Culture of Shandong, Digitaliza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Tourism, Digital Culture Foreign Trade,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and Network Audio-visual, and National Culture Big Data, with a total area of 60,000 square meters, and showcased the new direction,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ducts of the digital culture industry chain, which greatly impressed the visitors.

More than 500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from over 40 regions participated in the expo, with over ten thousand exhibits, covering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culture. Among the exhibitors, there are more than 50 of the Fortune Global 500 and world-leading enterprises, among which more than 150 new digital culture products were released for the first time. Visitors immersed themselves in the“collis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culture” and felt the new vitality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powered by digitalization.


作者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