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有恙

领导病了!
这消息便传遍整个县城。
领导一月前进了县中心医院查体。本来像领导这样级别的干部,县里有规定,可以到地区医院查体、就诊。但领导这几年一直在县中心医院查体,偶尔有个头痛感冒也在县中心医院医治。属下劝他,地区大医院的医疗条件好,还是应该去那里。领导说:「咱自己的医院自己都不相信,又怎么能让老百姓相信?除非没条件治疗,只要有,就在咱们的医院。」
做 CT 时医生发现胸腺上有一个不到 1 厘米的疑似囊肿。按常规一般患者就忽略而过,但领导毕竟是领导,医生非常慎重,向院长建议,最好到地区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属下不想直接把医生的怀疑告诉领导,便编造理由说县中心医院的仪器时间太久,有些功能落后了,最好再到地区医院复查一下。
领导当然不傻。深思了一会问,是不是发现了不好的东西?属下忙否认。
第二天领导就去了地区医院。
院长在门口迎候,后面跟着一帮穿着白大褂的人,也弄不清是医生还是行政人员。
先进了休息室,茶几上摆满了鲜花,一片温馨的情调。
领导拉着院长的手说:「给您们添麻烦了!」
院长笑容满面地说:「能给领导们服务也是我们医院的荣耀。」
地区医院从级别上论,跟县里是平级,但全地区 1000 多万人口,这里的医疗条件最好。所以,作为院长那也是「牛气冲天」的人物,领导深知这一点,所以对院长能亲自接待,觉得增光不少。
「这是我们医院的放射科主任、海归博士,做 CT 绝对的大拿,连省医学院的专家都很认可。」院长指着沙发上坐着的一位穿白大褂的男子说。领导赶紧上前握手,一面致谢,一面揶揄道:「看来我是真有情况了,竟惊动了这么多优秀的专家。」
「哪里哪里,正常程序。领导和重要客人来了,我们都会让最好的医生出面。」院长摆摆手,然后看着随同领导来的几个属下又说:「看到他们为了领导如此尽心尽力,我们也很感动。」
赶在快中午患者少时,领导被请进了 CT 室,博士亲自操作,查了一遍又来了一遍。领导听说 CT 有放射线,做多了不利于身体健康。但博士一遍又一遍地做。
「有问题吗?」走出 CT 室领导便问博士。
「应该问题不大,跟先前县医院做的大致一样。不过仪器不同,微小的差异还是有的。」博士有些谨慎地回答。
晚上属下在地区最高级的饭店设宴感谢地区医院的领导和医生。领导和院长没参加,有八项规定,他们都很慎重。连宴请的费用也是个人掏腰包,犯不上因小失大。这点但凡是在体制内的都有不约而同的共识。两个人在医院的小食堂里吃了个「便饭」。期间院长以水代酒敬领导:「谢谢,你们也太客气了。院里的绿化多亏你们帮忙。」领导一听马上明白了,这一定是办事灵活的下属办的「好事」。他心里很满意,嘴上却说,「哪里哪里,那算得了什么。我们一个小地方,不缺的就是花草,为医院美化做点贡献,应该应该!」
博士的意见反馈了:不像囊肿,像是肿瘤,但应该是良性。建议再进一步检查。
属下说,博士特意解释,所谓的进一步检查,就是哪天如果去省里或者到北京,可以顺便再查一下,主要是为了放心。
领导眼睛一直眨着没说话,想了一会才开口:「还是应该相信大夫,人家见多识广,又是专家。不管它了,该干什么干什么。」
不过两天后下属跟他汇报,说在省城有个项目签约发布会,请他一定去参加。
领导一愣。那个项目他知道,是政府一手抓的。常委会也研究了,签约时政府领导出席,现在怎么又要他参加?
「是这样,政府领导也出席,但人家对方还提出一定请您出面。」属下解释道。
领导没马上表态。中午吃饭时见到了政府领导顺口问了一句。政府领导忙说:「您能出席太好了,更显得重视。」
领导出现在发布会上,合作方惊讶又喜悦的神色,显然是意外又兴奋。
不到 1 个小时的仪式结束后,领导还在琢磨下步再干些什么,属下已经把他请上车,直奔省立医院了。「正好是个机会,省得专门跑一趟了。」车上,属下对领导说。
领导没说什么,心里却觉得暖意阵阵。
大夫早等在那儿了,领导一到便从侧门走进检查室。CT 做完后医生拿着片子笑呵呵地说:「应该是没事的。肿瘤体积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多观察就可以了。」
「那不用去北京了?」属下试探着问。
「去北京?想去北京再看看?去也行,不去也行。不过有条件还是多去些医院放心。」领导察觉到大夫的脸上似乎隐藏着不悦。不过人家还是很客气地把领导一行人送出大门。
「就不该提到北京。人家也是大医院,技术水平也很高。多一句话像是不相信人家似的。说话真要讲究艺术。」领导在车上感慨地说。属下一个劲儿地检讨。领导摆摆手道:「我没别的意思,你别往心里去。我们互相提醒。」
领导还是决定去北京。尽管原本想过一阵再找机会去,但属下已经全都安排好了。单位里一位干部的亲属在北京一家有名的医院当领导,人家一听满口答应,还说赶早不赶晚。既然如此,领导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是我们医院最高级的病房,平时都是给大领导准备的。」院领导笑呵呵地领着领导走进病房。其实病房的设施很一般,惟一不同的是里外间,可以接待来访者。
当天就安排了 CT,很快医生的报告就出来了:胸腺瘤。建议定期复查。「没事,放心吧!给你做 CT 的医生,什么样的大领导都做过,技术专业没得说。」院领导宽慰道。
属下也很高兴,回来的路上嚷着要喝个痛快。
领导也挺高兴。「我说嘛,没事就没事。你们呀,太敏感了,也太关心我了。现在都放心了。」
众人又是一阵欢唿,但车上的一位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小声嘟囔了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不吱声了:「北京的大领导太多了。咱这来自小县城的,就是有点毛病人家也不会在意。既然没事为什么还要定期复查?」
「怎么说话呢,谁是小县城的?领导也主管上百万人口啊!」属下厉声呵斥。大学生一听立马不吱声了。
「我觉得此话在理。地区医院,甚至县医院离我们才近,这也叫接地气。毕竟那才是我们熟悉了解的地方,好多事也好办。」领导回头看了一眼大学生说。
借着来地区开会的机会,属下又安排领导再次来到地区医院。
院长依然热情,不但找来放射科主任,还找来胸外科的专家,甚至后来还把肿瘤科的专家也找来了。几位反复看着省里、北京拍的片子,又反复做了讨论,最后建议如果不放心,做个「PET-CT」。
很快,「PET-CT」的结果就出来了。
「从形态和活动的频率上看,应该是良性的。」大夫说。
「用不用手术?」属下问。
「最好不做,定期检查就可以。如果发现生长,再作进一步处理。」我们的意见是这样。
「万一呢?万一是不好的东西呢?」属下似乎还是忧心忡忡。
「是啊,是啊,应该确保万无一失。」其他属下赶忙附和。
院长看看在座的专家然后说:「要不我们再研究研究?」
医院给了两个方案:要么手术,微创,不复杂,但对身体肯定有伤害,毕竟要开个口子,俗话说透了元气;要么化疗,争取让肿瘤「萎缩」到钙化状态再做进一步处理。
「不是没事吗,怎么又出来两个方案?」领导有些纳闷也有些紧张。
「这也是经过专家反复分析研究的。说是可以忽略,但就怕万一。我们还是慎重些好。再说了,现在有这个条件,应该从保险的角度去考虑。」属下苦口婆心。
领导接受了身边人的建议:化疗。
一切很顺利。几次化疗后再做 CT 发现,肿瘤似乎小了。众人都十分高兴。但领导的头发显然稀疏了很多,脸色也没以前那么好看了。
然而又化疗了一阵子,再做 CT 发现,肿瘤依然如故,似乎顽强挺在那儿!再仔细对照片子,根本没变化。
人们都急了。各种流言涌出,领导患上「绝症」的消息不胫而走。
尽管大夫一再跟属下说不必慌张,再观察观察,但领导焦虑怀疑的目光,让属下如坐针毡。
无奈之下,还是专程请来北京的专家。
看过片子,又询问了情况,然后专家又亲自做了一遍 CT。专家摇摇头很无奈地叹口气对领导说:「你要是个普通老百姓,该吃吃该喝喝,根本不用受化疗的罪。这化疗多伤身子啊!」
「不化疗肿瘤长大怎么办?」领导还是担心。
「这都半年了一点也没变化,说明肉瘤根本不代谢。换句话说,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
「是吗,但大夫专家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医疗方案?」领导转身看着院长。院长有些尴尬地笑着说,那么多人关心您,我们不尽尽心总觉得对不住您啊!
作者 段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