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分析

作者
【摘要】近些年以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国事业单位所身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均相继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并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全面的机遇和挑战,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形势不容乐观,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文章结合中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深入地探究了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对事业单位今后的顺利运转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完善 策略
一、前言
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和财政管理原则的制定离不开财务管理制度,而财务管理体系则对事业单位的收支范围和财务权限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及规范,有着较强的管理程序严密性、管理目的服务性、资金使用节约性及资金来源多样性。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尚且不够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于迫切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国的事业单位尽快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及时的转变管理思想,切实的对国家的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及法律规范加以实施,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处理妥善,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事业单位的顺利的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资产核算方法不当
通过分析事业单位的相关会计制度可知,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问题进行处理时,仅仅核算的是账面的原值,而大大的忽略了计提折旧,并且以修购基金提取的发放时达到维护和更新固定资产的目的,同时在转出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盘亏盘盈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计价核算时,往往在使用固定资产当中对价值损耗进行核算。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无法真正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净值,从而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如由于使用时间的延长,使得固定资产的净值与现值之间产生价值背离,而如果不反映固定资产原值的磨损,那么会虚增资产总量。
(二)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的表现主要包括:(1)通常事业单位在配置会计人员和会计各岗位方面不够合理,如人员兼职偏多、业务交叉过杂,导致职业不够明确,使得会计的事后审核监督、事中审核监督和事前审核监督形式化严重;(2)许多事业单位尚未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些单位即便是构建了内控制度也无法真正地将内控制度的作用发挥出来,普遍存在有章不循的不良现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仅仅是为了对相关部门的审计和检查加以应付,却没有真正的加以执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三)执行及预算约束力不足
在会计核算当中,事业单位在执行及预算上严重的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一方面,在对部门预算进行编制时,一味的重视自身的利益,通常在上年基数上设置财务账户,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无法真正的确保零基数预算,对产生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造成负面性影响;另一方面,编制预算以后,事業单位在使用资产上缺乏严格的把关,导致资金支出数目相当混乱,存在严重的浪费和超支现象。此外,在使用专项资金上,往往事业单位轻视管理而重视拨款,轻视实际效果而重视预算审核,极少对实际的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考核和与监督,最终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一)创建有效的成本核算体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便是成本核算,把成本核算放置在财会工作当中,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革新以及财务管理改革的必要途径。就事业单位而言,事业单位成本质量的优劣对其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当结合有价值和丰富的信息,尽快的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分析手段,严格的对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的设计环节进行把关,把成本浪费的不良行为在源头上加以遏制,把成本核算当作事业单位参与超前控制和事前参与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财务人员的选拔及甄别,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对财务人员和财务工作队伍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事业单位的在职财务人员应当不断的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素质以及思想素质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将财务人员的从业资格适当的加以提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业务培训和道德教育,帮助财务人员提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应当高度的重视财务人员的职业培训、财务人员的选拔,强化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使财务人员事业单位现代化的财务管理需求相切合。
(三)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系
首先,应当真正的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起来,将财务管理目标加以确立,对财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加以充分的调动,对财务人员的创造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创建科学、民主的先进财务管理模式;其次,应当全方位的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以便于与财务多样化的来源进行适应,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投资管理的多元化。有效、全面、迅速以及准确地展开资金运筹,为领导人员的决策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便于更好地对发展机遇进行寻找,将市场竞争力提高;再次,应当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审批、报销、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环节要尽可能地实现制度化、程序化,实现财务处理流程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应当详细的分析财务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地强化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将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克技.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2(2).
[2] 马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
作者简介:殷玲(1966-),女,江苏省沭阳县人,本科,会计师,就职于甘肃省甘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