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的对策

作者
【摘要】文章深入探讨了当前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及其详细内容,将立足点放在了当前我国且经营管理者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的提升上,并围绕成立科学的审计工作小组、实行严格的会计资料承诺制、改革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确保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效率对策
一、序言
审计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其目的主要体现在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和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三个方面。因此,从广义上理解,任何一项审计活动都属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本文仅以现代企业中的经济责任审计为对象,试分析了如何提高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的对策,以期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
(一)确保受托财产的保值增值
现代企业是一个契约性的组织,是由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通过契约方式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股东和公司之间是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通过合约规定了受托人即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即对财产的经营管理义务,和由此获得一定报酬和奖励的权利。但是,由于个人能力的有限性和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受托人可能会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利思想驱使下,利用委托人在信息上的不对称,做出有利于自己却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如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假报表等。通过严格的经济责任审计,我们可以严防领导人任期内的弄虚作假行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从而促使领导人在任期内能保质保量地执行契约内容,保证受托财产的保值增值。
(二)避免受托人的短期行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众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受托人的经营管理行为的长期性,也就是说,经营管理者必须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实施相关的经营管理行为。与长期性相对的是短期性,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主要是经营管理者为了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在短期内有效,而长期内对企业发展不利的行为。因为,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其任期是有限的,他们往往会在有限的任期内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有损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行为。为此,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可以防止经营管理者任期内的短期行为,促使他们提高其经营管理决策的长期性和科学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为受托人的绩效考核提供有效依据
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难点之一。如何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一个经理人员纸质期间的绩效,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绩效考核有失公允,则难以起到吸引和激励经理人员的目的。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对经理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既能客观公正地评价经理人员的绩效,又能准确地查清楚存在的为,为经理人员的调离或连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为预防和治理在职腐败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当前,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不少国有企业已经走上了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的经营管理道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在职腐败案件却又不断增加的趋势,如在职消费、贪污、行贿受贿等。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对经营管理人员任期内的财务支出进行仔细地审查,及时发现其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并通过审计决定的跟踪、检查和落实发挥警示作用,预防了经营管理人员的在职腐败行为,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也维护了股东的利益。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事业单位领导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的审计活动,而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企业领导人,其经济责任是通过公司章程进行规定的,经济责任审计也就主要围绕公司章程规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责任进行相关的审计。
(一)管理责任审计
企业管理责任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首要责任。当企业经营管理者受托管理企业时,就是对自己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承诺。企业内部制度的健全完善和相关的执行制度是经营管理者实施经营管理责任的重要保证,也是其经营管理能力的体现。因此,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责任的审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制度的审查和评价,看其是否完整、合理和有效。
(二)财务责任审计
财务责任审计主要围绕企业财务报表展开。企业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综合性文件。财务报表必须做到真实和完整。财务责任审计也正是围绕这两方面进行鉴证的。
(三)发展责任审计
对企业发展责任的审计,是为针对企业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率、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比率等问题进行的评审。通过对企业发展责任的审计,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在经营管理者任期期限内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四)法律责任审计
在任期内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但是,践行这一职责不能以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为基础。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必须在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施且经营管理决策。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律责任审计,既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尊严,也是为了约束经营管理者的行为。
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的对策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客观和主观因素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并不会总是能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经营管理活动,这也正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內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但是,当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活动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如审计方法落后、审计指标不合理、审计程序混乱等问题。
(一)成立科学的审计工作小组
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一般设计的内容都比较多,而且复杂。为此,必须成立一支科学的审计工作小组,小组人员应该包括纪检监察、人事和审计等多个部门的人员。同时,由于工作的繁多,必须进行科学的分工合作,既做到各司其职,又做到密切交流。
(二)实行严格的会计资料承诺制
所谓会计资料承诺制是指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小组有权要求被审计企业提供详细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并承诺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要求其对重大关联交易事项以及未决诉讼事项等方面作出书面承诺并承担相关责任。
(三)改革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是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它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从确定项目审计计划,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到依法作出审计处理决定等每个环节,都要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避免审计的随意性。
(四)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既要客观、准确反映企业领导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又要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既要反映企业任期内有形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又要反映企业市场实力、新产品开发能力等智力资产状况;同时还要反映企业领导任期内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五)确保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
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任期内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廉政守法等受托责任。特别是对内部控制,依法经营,勤政廉政等方面的评价,必须有足够的审计证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黄海姣.当前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1(29):553-554.
[2]江培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J].管理观察,2011(26):124-126.
作者简介:梁建华(1970-),甘肃,本科,会计师,从事审计工作。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梁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