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作者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业快速发展。现在中国纺织业不仅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业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的出口连续增长为中国国民经济增加、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解决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就业问题及纺织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纺织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
纺织业是我国传统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纺织业出口配额取消,但是也使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我国纺织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中国纺织业现状
纺织业是我国传统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是我国出口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09年以来,纺织业积极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努力降低金融危机、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
在我国纺织品主要以出口为主,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产生阻碍,使我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销售受到了打击。外国居民购买中国纺织品减少,有些国外消费者不满价格的增长,使我国纺织品在外销售受到滞后。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的进口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因为我国虽然是纺织品原料大国,但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国内纺织品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因此我国纺织品企业可以通过进口其他国家比较廉价的原材料,进而节约企业的资金问题。
针对人民币升值我国政府也采取一些措施和政策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抑制。人民币升值的结果表明,如果人民币每升值百分之一,对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的利润就会降低一个百分点。这不仅减弱我国纺织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对我纺织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如果当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了5%,我国大批纺织业企业有可能面临着破产,这将导致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上难以生存。
(二)中国纺织业的销售状况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产生严重的打击。我国许多企业面临倒闭破产,尤其是对纺织业产生了致命的一击,整个纺织业非常潦倒,大部分纺织企业亏损情况比较严重。但是自2009年以来,我国纺织企业出现了好转,纺织业有所改善、生产效益也逐渐回升。江苏、浙江和山东三省纺织业的销售在这以后一直保持着连续增长的速度。在2009年,我国纺织制成品的利润已达到131.76亿元,比 2008年同比增长了22.54%,这足以表明,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上有良好的潜力和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三)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市场格局
纺织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在这一领域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在纺织服装领域两者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机会。东盟国家在劳动成本上明显低于中国,从原材料上讲,中国与东盟国家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是一个纺织纤维大国,棉花、蚕丝、麻纤维以及化学纤维的产量都是居于世界首位的。在蚕丝、麻纤维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机会。随着中国纤维工业的发展,中国纺织产品的出口前景是非常美好的。
中国纺织产品的出口国也越来越多,但也招来一些国家的嫉妒,就像中国纺织业遭到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化贸易壁垒的阻碍,虽然对我国贸易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也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对外贸易中,我国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同时,也在加强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的合作,以致大力发展区域的贸易。
二、中国纺织业对外贸易问题
(一)贸易顺差严重
纺织业产品是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主要产品,其贸易顺差影响对我国的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和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纺织业对外贸易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影响了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上的发展。
(二)环境污染近
几年来,国际上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那些产品的环境法规、技术标准对纺织品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为纺织业是高污染行业,在这些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有害物质,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因此有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对这些产品的环境的要求。因为目前,我国纺织业对环境的意识还不是特别的强烈,纺织业生产的产品还达不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纺织品环保的标准,这使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受到严重的打击。
(三)国际竞争激烈
国际上把纺织业分为三个不同的档次:第一是发达国家占领的高档纺织品市场,第二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所占据的中档次纺织品市场,第三是发展中国家所占据的抵挡次纺织品市场。依据竞争力来讲,许多发展中国家以他们最低的成本进而接近欧美市场与中国竞争低档次产品市场,这虽然没有影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国和生产国的地位,但也夺走了我国在国际上的一些出口份额。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纺织品的生产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近几年又出现一些纺织品出口国家和地区,他们享受比我国更优惠的国际政策,他们距离近、关税比较低、交货时间短,并且劳动成本比我国还底,这无疑增加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
四、中国纺织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兼政策建议
(一)调整纺织品出口结构
纺织业在2008年遭受一场浩劫,金融危机使中国纺织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的慢慢调整,中国纺织业的出口也在缓慢增长。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增长应把服装和加工副产品作为扩大出口的一个途径,这不仅会提高中国纺织品的出口量,也会提高纺织品的出口价格。通过科学技术的帮助,尽快提高纺织品的质量水平。从纺织品的出口结构来看,我国纺织品企业应根据国际纺织贸易和消费者的变化趋势来调整纺织品的面料转变。
(二)保持国内纺织业的稳定增长
纺织业不仅应该在沿海地区发展,也应该向中西部地区发展。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迅猛,技术发达与国际比较接轨。纺织品要在国内保持持续增长,就要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企业的战略应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在市场分析、预测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品牌的运营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为纺织业在国内的成长打下基础。
(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纺织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是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人力和技术投资,提高技术密集度,使其原本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加快科技的变化,加大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从而实现纺织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在我国纺织业多采用OEM(贴牌生产)形式,将产品向国外销售,而我们自己却没有自己的色谱模型和品牌。我国纺织业只是赚的国外经销商的加工費。我们应争取实现从OEM到代设计再到自主品牌的转换,我国纺织业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创造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尹翔硕.加入WTO后的中国对外贸易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秦焕梅.欧美与中国纺织品贸易摩擦和争端探究 [J].商业现代化,2005.
[3]许瑞超.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N].武汉技工学院学报,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镇斌(1979-),男,安徽望江人,中共党员, 讲师,硕士,省级教坛新秀,省级双师素质教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高等教育。朱重生(1965-),男,安徽安庆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经济师,硕士,安庆师范学院经济贸易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会计学、经济管理。
(责任编辑:唐荣波)
作者 朱镇斌 朱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