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反洗钱监管工作有效性

【摘要】近年来,我国反洗钱监管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反洗钱工作水平显着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反洗钱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反洗钱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提高反洗钱监管工作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反洗钱 监管 有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洗钱活动也越来越呈现出专业化、集团化、国家化的趋势。反洗钱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各领域都有密切的关系,反洗钱监管工作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工程,涉及到金融机构、执法者、立法者以及相关各领域。为了确保反洗钱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反洗钱体系,从根源上防控洗钱行为,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在反洗钱监管工作中,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资源,但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反洗钱监管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一、我国反洗钱监管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反洗钱工作意识不足
目前,我国有的基层监管机构尚未全面认识反洗钱工作的本质和意义,反洗钱监管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机构仅仅是简单的注重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反洗钱监管工作,并没有重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反洗钱活动。有的机构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反洗钱组织体系,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反洗钱专职人员,虽然有的机构安排了专职反洗钱人员,但是并没有妥善的安排具体的工作。有的反洗钱监管人员甚至都没有深入了解反洗钱的一些监管工作方法、法律政策以及其中的利害关系,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反洗钱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收集监管对象信息的难度相对较大
我国国务院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的工作是负责监督、管理管辖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现阶段,我国保险业行业、证券业范围内的监管机构在地市以下城市并未设立派出机构,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构建。基层央行并不能获取当地保险机构以及证券机构设立的地址、种类以及数量等相关基本信息,更不能进一步获得其他相关的信息,无法全面开展反洗钱监督工作。
(三)调阅检查资料难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形势下,我国金融机构并不再采用传统核算方式进行业务核算,而是选择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核算。一般主要由省级或者总行级机构全权负责金融机构的业务核算工作,基层金融机构也朝着业务终端的方向发展,并不再只是保存纸质的原始凭证,而是以统一上交方式上交到一些相关的中心支行。进行反洗钱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央行一般会提前一段时间从其中心支行将一些相关资料(比如账簿、报表以及原始凭证等)调回,或者通过电子影印系统查看,如果调查需要进一步深入,调回下一批资料又需要一段等待的时间。这样的话会大大增加检查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反洗钱检查工作效率。
(四)反洗钱监管信息报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的金融机构并未认真根据应该上报的执行情况以及内容统计、编制监管报表,这样很容易导致上报监管报表流于形式。监管报表上报的报表信息质量较差,常常会出现「零交易」的报告,无法全面反映披露实际情况。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洗钱监管工作的措施
(一)明确划分各个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我国出台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的第 3 条中规定,保监会、证券会以及银监会等机构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履行反洗钱具体监督管理职责。然而立足于实际角度分析,目前我国保险机构以及证券机构对于反洗钱监管工作并没有充分的投入。即使在内部已经建立了反洗钱组织,但是停留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应根据反洗钱的实际情况,将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明确划分每一个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以活动、会议等多种方式增进各部门的交流和沟通,使各部门之间能够更好的协调、配合,进而提高反洗钱监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树立正确的反洗钱意识
想要提高反洗钱监管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应该使基层央行树立正确的反洗钱意识,能够充分意识到反洗钱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本质。首先,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相关人员对于反洗钱相关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关于反洗钱的一些法律法规知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积极的遵守关于反洗钱的一些规章制度,帮助金融机构处理好业务以及反洗钱工作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提高自身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其次,应该建立完善的反洗钱制度,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流程,提高反洗钱工作的实效性以及可操作性,安置专职人员负责反洗钱工作。如果是可疑支付交易情况以及大额交易情况,一定要全面、仔细的进行识别,深入分析后将相关的信息详细汇报给上级,严格控制、防范发生洗钱行为。
(三)提高信息报送质量
对于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应该加强信息报送操作的相关培训,详细讲解报表中的填报方法、信息指标以及需要填报的一些内容。同时,应该做好审核报表导入的相关工作,通过约见高管人员谈话、书面询问、电话询问以及走访等多种方式调查金融机构报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而且应该针对性的调查其中有疑问的地方,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完善上报报表的格式以及相关信息指标,从本质上提高信息报送的质量,严格控制并且防范出现洗钱行为。
(四)优化反洗钱监管手段
按照风险为本的监管要求,充分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多种监管手段,推进差别分类监管,全面把控监管对象的业务操作、岗位设置、机构设置以及内控制度等,尽可能避免发生洗钱风险。同时,应该努力研究提高反洗钱现场检查技术手段,通过技术手段深层次分析可疑数据的风险。
综上所述,反洗钱监管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只有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可以从根本上防范、控制发生洗钱行为,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及分支机构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根据《反洗钱法》的相关制度要求加强反洗钱监督管理力度,切实提高反洗钱监管工作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崇攀,韩芳玄,立平.提高反洗钱监管效率的路径探讨[J].区域金融研究,2013(1).
[2]甘力.我国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6~23.
作者简介:苏永强(1980-),男,籍贯:山东省莱芜市,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反洗钱,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
作者 苏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