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乡镇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乡镇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行政管理及经济学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有效促进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镇区域 经济发展 对策建议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整个乡镇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乡镇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由于乡镇区域市场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必要的科技投入力度以及从业者的整体不高等原因使得我国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严重的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对其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性的对策建议以提高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发挥其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乡镇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化程度较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广大乡镇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依旧较低,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干预依旧较多,就农业生产而言,生产和销售等各环节还掌握在乡镇政府手中,其行政手段对乡镇经济发展具有严重的影响,使得我国乡镇地区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使得广大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二)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乡镇区域面积广大,且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差异,使得我国乡镇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得乡镇企业以及农业生产等受到严重的阻碍,进而降低了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其难以在短时间内缩短生产周期,因此综合竞争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广大农民及企业主的诉求难以被有效满足。乡镇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必要的投入,这是现阶段限制我国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科技投入较小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管是在农业生产还是企业发展等方面均体现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乡镇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科技投入。其一,乡镇企业多为生产型企业,其产品技术含量和价格较低,附加价值难以有效提高,不愿意花费较大的成本进行科技研发的投入。其二,在农业生产中,受到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以及自然因素的限制,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使得农业生产依旧存在严重的低效率。科技投入较小将在长期内限制我国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乡镇政府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改进的重要问题。

(四)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其所从事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我国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首先,乡镇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其对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认识不足,难以在生产过程中对市场变化进行准确预期,存在严重的盲目经营和发展的现象,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生命力受到很大的威胁。其次,广大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难以运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具,致使农业生产活动在技术层面上相对落后,效率低下。最后,乡镇政府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其在指导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区,这也是造成广大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促进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减小政府行政干预,强化市场主体作用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强调要在经济发展方面重新确立市场的决定性地位,不断减小政府的行政干预。因此在乡镇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市场的主体作用,以市场化手段指导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农业生产,同时乡镇政府要将自身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不断对市场机制进行研究,及时对市场变化情况作出预测,以此来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使得我国乡镇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标准进行运作和发展,以此来提高我国乡镇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深化我国市场经济的作用。

(二)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在公路、水利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在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投资,保证乡镇地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小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着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以乡镇企业为主体进行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使得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强大的外部保证,有效缩短企业的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创收提供保证。最后,要不断对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和维护,使其不断保持先进化,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保证整个乡镇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度增加乡镇政府的投入,将其列入政府的预算范围内,强化资金方面的保障力度。

(三)加强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

科技的投入力度将决定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乡镇政府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不断强化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制定有效的科技投入计划。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上要提高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理念,倡导高产量高价格的农作物,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在乡镇企业发展方面,要不断鼓励其增加科技方面的投入,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补贴,以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对企业进行评价,并为企业的科技投入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此提高乡镇企业的生产和盈利能力。

(四)提高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其一,要对乡镇企业主及从业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理念,增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使其对市场经济能够有清晰的认识,以市场经济理念来指导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其二,要强化农民对科技和市场的认识,使其在农业生产中从原有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中解脱出来,不断增强其增加收入的能力。

四、总结

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综合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现阶段我国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本文主要从市场化、基础设施、科技投入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乡镇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性的对策建议以提高我国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晨必.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J].民营科技,2013(06).

[2]李林汐.浅谈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J].时代金融,2013(15).


作者 许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