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营改增对服务业的影响分析

作者
作者

【摘要】介绍了营改增试点的背景,介绍了营改增的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现代服务行业税收负担影响,促使企业财务核算方式的改变,改革后对现代服务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营改增 服务业 影响

2011 年 11 月 16 日财政部与税务总局联合颁发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以上海市为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地区,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先试行营业税改增值税,2012 年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逐渐扩展至北京、天津等八省市,「营改增」作为结构性减税的一个重要措施,对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对企业核算带来了影响,增加了财务核算难度。

一、营改增的概况

(一)营改增范围

改革范围主要有: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其中现代服务业主要有: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和鉴证咨询服务。

(二)纳税人的种类

与营业税统一的纳税人身份不同,增值税纳税人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这两类增值税纳税人的划分标准是:应税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 500 万元(含 500 万元)的纳税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未达到 500 万元的纳税人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三)税率

在营改增试点之前,服务业的营业税税率是 3~5%,营改增试点之后,在现行增值税 17% 标准税率和 13% 低税率基础上,新增 11% 和 6% 两档低税率,分别适用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 3% 的简易征收率。

(四)计税依据

营业税的纳税人计税依据为取得的全部收入,营改增后计税依据包括两种: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如当期销售收入存在支付给规定范围纳税人的规定项目的代付代垫价款,且能取得法律、法规认可有效的扣除凭证,则允许从销售收入中扣除代付代垫资金,否则不得扣除。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即: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1+ 征收率),应纳税额 = 销售额*征收率。

二、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分析

(一)税收负担的影响

在营改增税制改革之前,服务性企业实现销售后,按销售全额 3%~5% 缴纳营业税,由于企业不是增值税纳税人,所以不能抵扣上流企业已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所以既支付营业税又支付上游企业的增值税,存在重复纳税、双重税负现象,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营业税改增值税后,服务企业按销售增值额,即本期销项税抵扣本期进项税余额缴纳税款,大大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和成本,从而节省企业资金流,增强企业活力,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贯通,税负一致。

(二)对财务核算的影响

1.会计科目变化,财务核算更加复杂。营改增前,销售收入会计凭证为: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期末计提相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营业税」、「应交税金—城建税」。营改增后,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等明细科目,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期末将本期销项税额与本期取得进项税额相抵冲,计算出应纳税额,会计科目有了全新的变化,财务核算更复杂,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税务发票使用管理变化。营改增前,服务企业使用营业税普通发票,收入均为含税收入。实行增值税后,纳税人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不同,分别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作为进项税进行认证抵扣,认证期为发票开具之日起 180 天内。增值税与营业税发票限额不一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发票限额一般为 10 万元,一般不予提高限额。发票实行按月领购使用,一般由税务部门根据纳税人销售情况核定每月用票额度,企业按照用票额度进行申领发票,如业务需要增加额度,须提前进行申请,经审批后可适当增加发票数量。另外,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关系到税收的抵扣,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和使用有严格管理规定,不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需妥善保管专用发票,如发票使用不当将会造成企业的法律风险,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和法律责任。因此,企业就需要在领购、开具、认证、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时格外注意,加强票据管理。

3.对财务报表带来的影响。随着计税方式以及税务账目处理的改变,也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财务分析相应的带来一定的影响,如营改增之前,财务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均为含税收入,营改增后报表「主营业务收入」为不含税收入,而且损益表中无法体现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指标分析,如销售净利润,销售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的变化,应按照全新的指标考核企业的业绩和效益,不能与前期数据直接进行分析和比较,应参照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考核分析,要求财务人员对报表分析指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营业税改增值税后,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有利于提高其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企业面对新的变化,需及时调整财务核算方式,完善财务处理程序,加强票据管理,针对营改增新的政策,合理利用政策法规,合理避税,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税总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2011.

[2]陈云芳.营改增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2014.

[3]纪金莲.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税负影响因素分析,2014.

[4]潘文轩.税制「营改增」改革试点的进展、问题及前瞻,2012.


作者 吴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