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银行行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性

作者
作者

【摘要】2008 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严重地阻碍了美国的金融行业与经济的发展。次贷危机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崩溃瓦解:华尔街第六大投行贝尔斯登倒闭、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在此次金融危机美国银行业总损失约占 1/3 的资本资产,这无疑给美国银行业一个沉重的打击。其中,导致这次危机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银行行业结构与其他发达国家稍许不同,它较为分散化。

【关键词】商业银行 行业集中 市场竞争

美国共有 8000 家商业银行,1500 家存贷款机构,400 家互助储蓄银行和 10000 家信用合作社。美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建立于 1782 年费城的北美银行(Bank of North America)。美国的联邦储蓄系统建立于 1913 年当中央银行正式成立之时。在美国有很多的银行,因此,银行行业的竞争也十分激烈。由于一些金融改革和创新,许多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已经被现代功能银行所取代。这篇文章将简析美国银行行业的结构。此外,分析银行的集中程度,即是否银行业务大部分份额被少数银行所占有。银行行业的竞争程度也将被分析,最后,对集中的银行系统和竞争性的银行体制给出相应的评价。

一、美国银行的结构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商业银行的国家,大概有 8000 多所商业银行。在它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小型银行。十个最大的银行大概占有总银行系统资产的 58%,这个数字要小于其他发达国家银行分配份额。此外,美国银行由联邦政府和国家共同监管。从历史上来看,曾经有一些规定用来限制国有银行和州制银行。1927 年的麦克法登法(McFadden Act)为了保护中小银行的运营,防止国有银行跨州经营分部。尽管这个法规已在上世纪 90 年代被淘汰,目前美国仍然有超过 8000 家的商业银行。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使银行的竞争环境更具有竞争力,传统银行的数目开始下降。传统银行是指经营长期贷款和短期存款的银行。传统银行提供给非金融借款人的资金从 1974 年的 40% 下降到 2002 年的 30%(Mishkin,2004)。自从美国「并购潮」开始,银行的数量有所下降,大规模的银行开始收购中小型银行。从 1990 年到 1995 年,美国的收购兼并数量为 1691 起,总价值是 15.6 亿美元。相比之下,从 1996 年到 2001 年的收购兼并数量为 1796,其总价值为 75.4 亿美元。银行通过合并或收购其他小银行而创建更大的实体。当洲际银行的限制取消时一些银行意识到他们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此外,银行可以通过兼并和收购扩大自己经营业务,从而达到规模经济。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银行类型,叫做超级区域性银行,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开展广阔的金融业务的银行。

二、银行集中度和竞争性

为了测量银行集中度和竞争性,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测量市场势力以及核实市场是否集中。两种方法分别是 HHI 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 CRn(行业集中度指数)。

第一种方法是赫芬达尔指数,它是指银行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Matthews & Thompson,2008 年)。

HHI=∑Si2 Si 是指第几个银行所占的市场份额。

表 1 显示了美国前第 50 大银行的存款市场份额。因为在市场上存在很多小银行,他们的市场份额非常小。所以由此根据美国排名前 20 的银行存款市场份额来粗略计算 HHI。

HHI=11.712+9.782+8.52+4.042+2.312+2.202+1.792+1.552+ 1.522+1.362+1.252+1.222+1.202+1.032+1.012+0.992+0.862+0.812 +0.722+0.642=350.4419

表 1

根据美国司法部的规定,如果 HH<1000,那么这个市场则被认为是竞争型;如果 10001800,市场则被认为是高寡占型。

从计算结果来看,美国银行市场 HHI 为 350,小于 1000。这个计算过程中,忽略了一些略小的数字,所以并不是十分精确,但是它很接近于真实数值。因此,美国的银行行业可以认为是竞争型。

第二种计算方法是 CRn,是指该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 N 家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的总和(Matthews & Thompson,2008 年)。

CRn=∑Si

计算前 8 名银行的存款份额:

CR8=11.71+978+8.5+4.04+2.31+2.2+1.79+1.55=41.88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 Bain(1951)对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将产业市场结构分为寡占型(CR8≥40)和竞争型(CR8<40%)两类。其中,寡占型又细分为极高寡占型(CR8≥70%)和低集中寡占型(40%≤CR8<70%);竞争型又细分为低集中竞争型(20%≤CR8<40%)和分散竞争型(CR8<20%)。根据计算结果得出,美国银行市场很接近竞争型市场。

银行市场的竞争已经成为金融稳定的讨论中心。除了银行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仍然存在很多银行可以相互竞争的方面,包括:利率、服务质量、产品多样性以及手续费用和网上银行业务等等。为了争取更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各大银行开始提供各样的政策来吸引顾客。在花旗银行,顾客可以得到 5% 的减免税款,如果新申办一张借记卡。而摩根大通银行为了扩展新分部的业务,规定如果他们在新分支开办经常账户则奖励给客户 100 美元。类似于这样提高竞争性的方法层出不穷,使得客户获得了更好的服务,也使得银行提高了竞争性,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三、评价

就行业集中度和竞争来说,人们持有不同的意见。一些人相信市场竞争可以提高行业效率。古斯曼(引于 Beck & Maksimovic,2002)在 2000 年中指出,一个通断的银行市场更有可能导致信贷配给效应,相对于竞争性银行市场来说。此外,银行可以适当提高利率,然而,高利率往往更受风险较大投资者喜好。这无疑增加了资本风险。并且,在竞争型市场中,银行可能会更愿意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然而,仍然有很多人认为,不太集中的银行市场则比较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危害。第一,集中的银行市场可以提高行业市场能力以及增加银行利润。少数大规模的银行垄断着主要的市场份额,可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减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第二,对于监管者来说,相对集中的市场会降低监管成本和增加监管效率。第三,根据艾伦和加尔在 2000 年中指出(引于 Beck & Kunt & Maksimovic,2002),美国的银行系统相对英国来说更加不稳定,相比之下,英国的银行市场更为集中。

美国具有最多的商业银行,并且由联邦政府和国家共同监督。美国银行业市场是比大多数发达国家更具竞争力也更具有活力。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和提高效率,一些大银行合并其他小型银行。因此,传统银行的数目开始下降。根据 HHI 和 CRn 计算方法,美国银行业市场可视为低集中垄断但接近于竞争类型。为了更具有竞争力,在美国的一些银行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吸引顾客。有人认为具有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更安全,它可以提高银行业的工作效率。其他人认为集中的银行业市场可以降低监管成本,并形成规模效应。不同的国家经济体制需要不同的银行系统,集中型和竞争型都有其各自的优点。相比之下,集中型的市场可能更趋于稳定化,而竞争性的银行业系统可能更加有效和效率。但是,稳定、收益和流动性是银行经营的三大必要条件。为了确保稳定性,银行行业仍然需要严格的法规和关于金融危机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参考文献

[1]Beck, T., & Kunt, A., & Levine, R. (2005). Bank concentration, competition, and crises: first results.

[2]Berger, A. N. (2003). Bank concentration and competition: an evolution in the making.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3]Cetorellli,N.(2001). Competition among banks:good or bad? 2Q/2001, Economic Perspectives.p38-46.

[4]Cetorelli, N. Strahen P. E. (2006). Finance as a Barrier to Entry:Bank Competition and Industry Structure in Local US Markets.The Journal of Finance 61 (1),p437-461.

[5]Matthews, K. & Thompson,J.(2008).The economics of banking. John Wiley & Sons.

[6]Mishkin, F.S.(2004).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financial markets. Argosy publishing.

[7]Reckard, E,S.(2010). Big banks have new competition in state.Retrieved from January 10,2012,http://articles.latimes.com/2010/jul/ 06/business/la-fi-bank-war-20100706.

[8]Mathews,M.& Sims,P.(2010). US branch count on the decline.Retrieved from January 10,2012,http://www.snl.com/interactivex/ article.aspx?CDID=A-11816181-10300.


作者 王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