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
作者

【摘要】本文以市场集中度来考察美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通过对美国商业银行业 2000—2012 年赫芬达尔指数的走向及趋势分析,探索美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发展变化,并由此探索可以为我国所用的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方式。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赫芬达尔指数 市场集中度

银行业市场结构是指银行数量与银行规模分布以及市场力量的分化程度。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业发展经验,为我所用,有利于推动中国银行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美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商业银行业并购不断,银行数量不断减少,从 1980 年的 14407 家下降 2012 年底的 7181 家。因此也形成少数大银行合计资产规模巨大,各银行所占比例严重不平衡的现象。

美国商业银行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实行单一银行制和职能分工制。美国的州之间有相对的立法独立性,各州有权进行金融立法。这使得美国的商业银行呈现出独特的结构,从而使得最初的美国商业银行出现了银行规模相对比较小,集中度比较低,平均分支机构较少和银行整体家数多的一些特征。导致美国商业银行集中度较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 1929-1933 年经济大衰退中的大批银行倒闭,二是银行业面对来自银行业以外的金融机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美国颁布了一系列新的金融法律,标志着美国商业银行逐步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

美国独特的商业银行结构不是按照一条有规律的路径发展的,而是随着不同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确立不同金融管制的金融法律条令下不断变化形成的。

二、美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 2000-2012 年的发展变化

赫芬达尔指数是市场集中度测量指标中最好的一个。本文通过反映市场集中度指标的赫芬达尔指数分析美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发展变化。

(一)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

赫芬达尔指数是指特定产业中的所有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平方值之和,是用来综合反映市场力量的分化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xi 为第 i 家银行的资产额(存款、贷款和利润额),x 为同期整个行业的资产总额(存款、贷款和利润总额)。H=1,说明该产业为完全垄断;H=0,则该产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行业垄断程度越高,赫芬达尔指数越大。HHI 指数的范围则为 0-10000 之间(包含 10000),在市场份额按 1-100 的值计的条件下。

(二)美国商业银行 HHI 指数

在美国,赫芬达尔指数在反托拉斯法的实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规则认为:赫芬达尔指数大于 1800 的市场是「高度集中的」,大于 1000 小于 1800 的市场是「比较集中的」,小于 1000 的市场是「非集中的」。这个指数包括了市场中所有的银行,采用这一指数很容易看出市场份额的变动差异及走势,但难以将整个行业的指数全部准确地计算出来。

银行业赫芬达尔指数指银行业中各银行所占行业总资产(存款、贷款和利润)百分比的平方和,实际应用时通常需乘以 10000。计算公式为:

(三)美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原因及趋势

美国商业银行的赫芬达尔指数一直都有波动。美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从 2001 年开始下降,到 2004 年又开始大幅上升。2009 年较 2008 年下降,2010 年开始回升,2011 年又回到 2008 年的水平,2012 年较 2011 年又有所上升。从 2013 年 1 季度的数据来看,市场集中度依然是上升的。美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有如此波动,可以说是美国两次经济危机的状况的反映。2001 年 3 月是美国自 1990 年来首次经济衰退。企业投资下降,银行的贷款额下降,这使得美国的商业银行业蒙受了巨大的打击。2001 年 9 月 11 日的恐怖主义袭击又给了已经低迷的经济一次巨大的打击。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商家的大幅度打折,消费者很快的恢复了信心,银行的存贷款和资产又开始大幅上升。经过 2002 年和 2003 年的调整,美国的商业银行业又赢来了春天。2004 年美国商业银行的赫芬达尔指数比 2003 年上升了 21.91%。

2008 年的经济危机给了美国商业银行业又一巨大打击,一些中小银行纷纷倒闭,但部分大银行则抓住时机,增强实力。2008 年以来,美联储推出了一系列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超额准备金、逆回购、联邦银行存款和其他联储负债等渠道,向银行系统注入规模庞大的流动性。截至 2012 年三季度,银行业总存款为 10.5 万亿美元,总贷款为 7.4 万亿美元,比 2011 年末分别上涨了 3.1% 和 1.8%。2008-2012 年,存款余额每季度平均增长率为 1.1%。从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来看,从 2008 年初的 71.3% 逐渐攀升至 2012 年 9 月末的 83.5%。在一轮并购潮后,美国银行业正在逐步回归传统而稳健的经营模式。

美国商业银行的赫芬达尔指数是随着经济环境不断曲折变化的,其商业银行的数量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化表现为:大型银行主导着银行的兼并;广大中小银行在严峻的挑战中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来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三、美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其资产和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呈现高集中度的直接原因是行政垄断力量。而美国商业银行虽然集中度较低,但其也一直在向高集中度靠拢,并且美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一直在随着金融的波动而波动,可以说美国商业银行系统并不是很稳定。但行政垄断不是问题的所有,所以不能一味地降低市场集中度、打破垄断。这样做不仅违背国际银行结构的发展趋势,更可能损害金融稳定。近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各项指标具有缓慢下降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类型开始由极高寡占型逐步向高集中寡占型转变。

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形成的经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应该是一种市场适度集中,又不乏竞争因素,除了居于垄断优势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之外,市场上还存在着众多的、能给行业带来竞争活力的中小商业银行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来实现这种合理的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如:放松银行业管制、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发展、支持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化并购重组以及进一步健全银行业市场退出机制等。通过这些措施健全银行、监的市场主体和培育整个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鑫,陈娟.金融危机后的美国银行业[J].银行家,2013(04).

[2]邓杨丰.银行并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J].学术论坛,2004(01).

[3]黄隽,李慧,徐俊杰.美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2010(07).

[4]王红.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作者简介:王晓辰,河北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马振华,河北联合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政策。

(编辑:陈岑)


作者 王晓辰 马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