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就业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作者
作者

  【摘要】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是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和市场环境下的新要求。本文阐释了人力资源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为前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学是就业之本,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的有力推手,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管理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衍生成为组织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它的教学内容涉及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招聘与聘用、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会计、合同与档案管理、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与评估、薪酬体系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内容与用人单位招录实践息息相关,与大学生就业有最直接的关联。因此,如何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值得我们探索研究。
  一、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一)人力资源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为前提
  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数持续增长,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给人数已经远远超出需求人数。从权威的《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可以看出:2010届大学生在毕业半年仍有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由此可见,解决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改革必须顺应就业形势发展,搞清楚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素质要求上有哪些变化和标准,以传授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和提高就业素质为导向。大学生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两大职业胜任力: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实践经历。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应该围绕这两大职业胜任力,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学是就业之本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教师,自身应该是一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专家,熟悉把握各种理论模式和公式,熟练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时俱进地掌握国家、地方、企业的人事政策、制度、条例和规范,并能将上述内容融会贯通,理论化却又不教条化地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实践应用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特有的行业背景和职业特点,引导学生用人本管理理念、敏锐的思维和正确的职业道德去迎接就业的竞争和面对工作的挑战。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的有力推手
  应试教育、书本教育的观念在我国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大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已成为推动大学生就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基本的理论知识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够掌握,因此在就业市场中,学生的实践水平、工作实习阅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改革与创新思维,更为用人单位所看重,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成功率的重要砝码。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在满足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可以运用各种实践教学法,以实习基地、合作企业、联合培养基地为平台,注重对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操作水平的提高,这样一来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性学科性质,二来促进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可持续性发展,三来顺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对人才的要求。
  二、基于大学生就业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改措施
  (一)以职业规划和定位能力为核心,改革职业生涯管理教学
  客观来说,做好职业规划和定位,是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决定性因素。笔者制作就业调查问卷,对川南地区几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公共管理专业的500余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仅有100名左右学生表示有较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定位。而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定位对决定大学生就业的成功影响率达到了35%甚至更多。鑒于此,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时,应该加强职业生涯环节内容的教学与扩展。一方面,客观分析职业规划的基本流程,剖析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困难和经验,为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借助人格测试工具、职业心理水平测试工具等,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专业与兴趣,引导学生朝自身感兴趣和擅长的方向拓展能力;再者,利用课程教学训练学生从人力资源管理者、用人单位的角度去剖析他们的心态,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在今后的就业道路上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二)围绕社会就业特征和自身特点捕捉信息,改革工作分析和评价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围绕当代社会的就业形势特征,并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适合自己的岗位,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学生应该学会运用因素评价法等方法进行岗位价值评价,有效掌握各类招聘网站乃至招聘电视节目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规范,提取其中有效信息。
  (三)设计招聘环境,模拟招聘现场,改革应试教学
  应试环节是招聘过程中最关键,或者说是起决定因素的环节。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查阅各类经典面试试题,供学生参考和探讨。设计不同类型的笔试试题,让学生能够掌握自己的应试水平并弥补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招聘环节的教学中最必不可少的是模拟教学法,教师可以设计模拟招聘现场,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分别担任招聘方和应聘者。以压力面试、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评价中心技术法等各种方法开展模拟招聘,从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招聘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并锻炼了自身应变的能力。
  (四)围绕就业能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更多教会学生的是理论知识,而现代企业和用人单位更着重考察应聘人员的工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开展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上述几点提升学生的对应能力。例如:在实施教学之前,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团队,通过对学习团队的考勤、课堂表现、考试等方面的考核评先争优,鼓励学生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团队协作,更好地实施个人与团队管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设计标准答案,运用头脑风暴法充分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厚本,牛小华.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8).
  [2]李玉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能力培养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09(05).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彭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