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
【摘要】做好基层统计工作,提供精确的统计数据,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用数据说话是统计的本能,如果统计数据不真实、不准确,那么对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下面结合统计工作实践,就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统计信息 失真 原因 对策
准确、及时、系统、全面的统计数据可帮助各级党委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调控,做出正确决策。统计具有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其中信息职能是其他两种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而在实际统计工作中,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统计信息失真,导致经济预测及分析失去准确性,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人们对统计数据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
一、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领导干预。领导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追求先进,往往采用干预的方法,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夸大、变更统计数据,虚报统计信息。领导干预也由原来直接干预变为隐蔽干预,在上级行政领导的干预下,基层统计工作者明知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但由于来自领导的压力,只好按照领导的想法虚报统计信息。
(二)统计法规制度不完善。由于统计制度改革中没有及时跟上时代步伐,还留有计划经济的影子,观念滞后,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一是统计根本性转变的进程指标不完善,以前的统计指标与新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有较大的差距。二是仍运用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抗干扰性差,不能很好地反映国民经济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三是统计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社会难以接轨。统计人员缺乏创新性的统计思想,新的统计知识储备不够,不能准确地进行事理分析及数据采集,造成统计信息质量下降,影响统计工作。
(三)数据采集缺乏准确性。准确的数据采集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而如今在统计数据采集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现象:一是瞒报统计数据。为了不让其他部门通过统计报表了解其实际情况,报低数据。例如劳动工资报表,有些单位存在少报劳动工资数据的行为。二是报表随意性大、责任心不强。认为报表数据与自己关系不大,个别数据的失误对整个单位的数据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三是统计报表人员对统计报表不精通。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拿到上岗证,对统计报表不理解,概念不清,就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四是没有专门配备统计人员,由会计兼职。而现在需要填报的报表繁多,只能草草应付,使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得不到保证。
(四)缺少专业的统计人员。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很多企事业单位都没有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大多由会计兼职,很难投入更多的精力完成如今繁重的统计工作。造成所报数据出现虚假、评估不准及偏差。统计人员由于缺少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没有树立依法统计的思想,缺乏深入调查,顺从领导意图取得统计资料。
二、对统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措施
(一)优化干部政绩考核标准,淡化统计数字的政绩观。首先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充分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绩考核标准,改变以统计数字作为政绩衡量的主要标准,防止统计数据的造假及虚报等不切实际的现象发生。其次,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目标考核政绩数据的正确性。最后,建立領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民主共议制度。一个企业和单位,领导干部做出的政绩,群众最清楚,最了解,最有评价权。这种民主化、公开化的政绩考核制度,既实现了政绩考核准确性,又提高了统计工作中统计信息的质量。
(二)改革统计制度,提高数据质量。加快统计制度的改革步伐,建立适应国家统计制度的新的统计体系,防止统计信息失真,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我们统计工作者要联系工作实际,转变思想,不断学习,优化统计机构,提高统计质量。进一步发挥统计工作的经济效应,开拓奋进,创新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统计信息的质量。
(三)拓宽统计渠道,发展民间统计。这里所说的民间统计是政府统计之外的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以个人名义,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非法人单位及个人以自己的名义或接受委托而进行的统计。民间统计更能改变政府统计信息垄断的弊端,给政府官方的统计数据提供了参照,就能减少政府统计数据的虚假性和不真实性。
(四)从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入手,提高统计违法成本。一是造成违法的统计人员要依法处理,严重的要从统计队伍中清除。二是对幕后指使的领导,要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维护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三是对违法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让违法与经济挂钩,从而杜绝统计违法的现象发生。
(五)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要增强统计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二是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统计工作者要不断更新统计理念,优化统计方法,提高统计专业技能,让更多的具有统计上岗证的统计人员充实到统计队伍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统计工作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统计方法,创新统计工作,认清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朱传云.对统计信息失真的思考[J].经济师,2005(07).
[2]王德运.统计信息失真现象透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5(04).
(责任编辑:唐荣波)
作者 公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