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强和完善人寿与健康保险核保工作的思考

【摘要】核保是寿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核保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从五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了我国人寿与健康保险核保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风险与局限,并且就相关问题提出了四点解决建议。
【关键词】人寿与健康保险 核保 局限 建议
核保是保险承保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险公司整个经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核保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估和划分准客户反应的风险程度,将寿险公司实际风险事故发生率维持在精算预计的范围以内,从而规避风险,保证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
一、我国人寿健康保险核保工作中的风险和局限
(一)重视业务扩展,忽视后期管理
我国的保险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发展速度迅猛。就四川省而言,来自四川保监局的数字统计显示,2010年底四川省有保险业务人员18万人,占了金融工作者的47%,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四川省的保费收入从2005年的189亿元攀升到了2010年的765.77亿。这种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是我们的保险公司在极度扩张市场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对业务的后期追踪管理,特别是在下面的基层单位。业务人员在培养客户的时候,为了能够得到一笔佣金,他们往往会忽视对投保人真实情况的把关。这就会造成公司核保的困难,引起后续的纠纷。
(二)行业核保标准的缺失
目前我国的各个寿险公司都是使用各自的核保标准,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投保人会增加了对保险公司理赔时的不合理期望,而实际上这种期望与现实差距很大,所以会导致投保人在索赔时产生“投保容易,理赔难”的看法。同时,核保标准的不同会让投保人看到同样的保险事故在不同的公司有了不同的赔法,让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行业产生不信任感,这不利于行业整体的发展,不利于保险公司之间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保险公司树立良好的口碑。
(三)保险公司销售部门与核保部门的矛盾
核保与销售,可谓保险公司的两个死对头,因为他们各自的利益是矛盾的。站在销售部门的角度看,销售的扩大,营业额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因此只要业绩上去了,销售部门内部不会太强调对于投保人真实投保情况的核查。站在核保部门的角度看,只有控制了承保风险,避免了投保人的道德风险才能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避免纠纷。所以销售和核保的矛盾也是核保工作处理的一个难点。
(四)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
虽然保险公司尽量在避免道德风险,核保工作也是为了剔除存在道德风险的保单,但是由于核保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利益冲突导致核保部门很难获取投保人的真实资料,仅能从已经有的资料看是否符合了投保要求。这给了业务人员和投保人很大的空间去谋取自己的利益。比如我在实习中遇到一个经理用自己孙子的体检报告去冒充投保人有疾病的孙子的体检报告,从而为投保人获得了一个保险合同。目前像中国人寿这类大公司已经把核保权收回了总公司,但是因为分公司与总公司存在空间距离,而且核保工作是在网上展开,所以虚假的投保资料只要分公司不拦截下来,总公司一般很难查出问题。这就很容易让存在严重道德风险的保单在核保部门下合格通过了。这为以后的保险理赔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二、人寿与健康保险核保工作的改善建议
(一)提高业务人员素质,吸引高素质人才
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专业人才,而绝大多数业务人员的学历都不高。业务人员是对核保的第一关,也是核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高素质的业务人员,才会用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张保单,而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另外,寿险公司应该加大投入,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和管理体制,引进一批素质高,稳定性高,士气高的核保队伍,通过一系列管理方法将核保人员的经济利益与岗位责任挂钩,让核保人员在工作中更加负责谨慎。同时,对业务人员也应采取相应的责任制,对于由于投保人的虚假信息导致后续的保险事故的纠纷,应该由业务人员承担一部分责任。
(二)加强同行业的整合和信息交流
我国保险行业竞争激烈,而且各个公司之间信息相对闭塞,如果各大公司可以加强各自的信息交流,达成一个统一的核保标准,同时用统一的标准去培训业务人员和核保人员,这无疑将对核保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很大便利。在美国,被保险人的信息是由独立的公司进形整合,再提供给各个保险公司。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由独立于保险公司之外的专业机构对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的资料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减少销售部门与核保部门的矛盾,还有利于公开信息,降低投保人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三)加强内部监督,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民众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家应该普及法律知识,寿险公司业务人员也应该在投保人投保时讲清楚相关的法律条例,减少以后的法律纠纷。另外,寿险公司对于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虚假投保,骗保的情况,一旦查明后,寿险公司应该有权向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索取赔偿。寿险公司应该加大对于核保的监督,应该把监督体制建设到基层,鼓励投保人检举业务人员在展业中的不合规现象,并且予以獎励。同时对于高层的核保部门,寿险公司应该采取定期进行业绩考核的办法,加大对核保保单的抽查量。
(四)顺应发展模式,勇于改革创新
21世纪是我国保险事业迅猛发展的一个时代,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寿险公司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引进国外保险公司的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提高自己在风险控制,成本管理和利润增长方面的不足。寿险公司要善于改变自己的发展模式,让核保工作不断向集中化,专业化,分工明细化发展,这要求寿险公司在客户管理,产品创新,技术改革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韦生琼.人身保险[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唐庚荣.寿险公司两核风险与防范.保险研究[J].2008,11.
[3]贾志凌.谈完善寿险核保工作.保险研究[J].2002,05.
[4]张瑞.论寿险核保在保单承保后的风险干预.上海金融[J].2009,03.
作者简介:李怡宏(1990-),男,汉族,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研究方向:经济。
作者 李怡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