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现金收支监测问题研究

【摘要】反洗钱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容易成为洗钱活动的渠道,而大额现金存取则是最常被利用的一种方式。因此,加强大额现金收支监测,是落实好反洗钱措施的基础工作之一。
【关键词】大额现金 收支监测 问题
一、当前大额现金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现金支出管理而轻现金来源监测
目前的大额现金监测主要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但由于《办法》没有规定金融机构对客户缴存现金的来源必须进行严格审查,忽视对现金缴存业务的监测,影响了金融机构对本辖区大额现金的收入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容易让「黑钱」顺畅地进入金融体系。例如:在破获的「山西晋城孙某、李某受贿洗钱案」中,犯罪分子就是将受贿来的 2115.85 万元分散存到 357 个定期(活期、国债)存单账户上,而银行方面在未破案之前,对其现金来源一无所知。
(二)现金监测主体的职能不断弱化
商业银行作为现金流通的主枢纽,承担着现金监测报告职能,但由于经营体制的转变,使商业银行的现金监测职能无法落实。一方面,商业银行是以经营业绩和经营利润为第一目标,如果不能提供令企业「满意」的现金收支服务,企业势必以转移开户要挟银行,这就造成银行主观上不愿意对客户的大额现金收支进行严格审查监测,更有一些银行机构还以提供现金存取方便为条件来吸引客户;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与客户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也难以把握其填写内容是否属实,例如:客户在存取大额现金时填写的「支付工资、备用金、招(投)标款、还款、设备款」等内容是否真实,银行方面是无法掌握的。由于金融机构监测职能的弱化,无法从监测中捕获犯罪分子的洗钱信息。例如:在重庆晏大彬洗钱案中,警方从其住所就清点出现金 939 万元,而这些赃款来源就是通过大额现金所获取的。
(三)个人账户的大额现金收支难以监测
目前,由于银行对单位现金收支管理较为严格,采取了超额收费和分级审批的方式来控制单位支取现金,而对个人的现金收支管理却较为宽松。由于个人储蓄账户的功能基本接近对公账户,并且其存取大额现金几乎不受限制(只要求出示有效的身份证件和提前电话预约),加上通过自助设备(如存取款一体机等)能够 24 小时存取现金,且不用审查现金来源和用途,从而吸引大量单位客户通过使用个人账户收支现金,也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个人账户频繁资金划转,通过不同地区的众多个人账户实施洗钱活动。由于个人的大额现金收支复杂且隐蔽,难以监控。犯罪分子就利用个人账户进行洗钱活动。前面所说的「山西晋城孙某、李某受贿洗钱案」中,犯罪分子就是将受贿来的 2115.85 万元分散到 357 户的个人账户上。
二、完善大额现金收支监测的建议
(一)对大额现金收支实行全方位监测
一是要改变我国目前现金管理片面强调现金支取而忽视现金缴存的做法,逐步过渡到现金存取并重的管理方式,规定在所有现金存(取)款凭条上必须注明现金来源(用途),当储户或企业存入大额的现金时,要求其须提供大额现金的合法来源证明,使得犯罪分子利用现金首次进入金融体系时便能察觉出来;二是完善对个人账户的现金收支管理,利用行政和立法手段对大额现金携带采取限制措施,有利于控制开户单位和个人对大额现金的提取,也有利于遏制由于大额现金交易所引起的支付用途失真。
(二)明确大额现金交易监测主体的职责
商业银行作为现金周转的重要枢纽,掌握客户的大量信息资料。因此,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预防洗钱中的作用,督促商业银行认真履行反洗钱义务,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反洗钱与现金业务发展的关系,要加强银行从业人员在现金管理中的职业准则和法律责任,规定银行从业人员知道或怀疑现金交易与犯罪得益有关时,必须在合理范围内尽快将相关事宜向有关人员披露,规定披露所知悉或怀疑的现金交易是一项法定责任,确保从业人员在业务操作中承担起相应责任,履行「认识你的客户」的原则,落实好大额现金存取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制度,保证及时发现可疑交易线索。
(三)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机制
一是按照国际惯例,对超过一定限额(如 5 万元)以上的现金存取业务,按一定比例(如千分之一)收取手续费,通过对大额现金存取的双向收费控制,降低客户现金的使用率,不仅能增加现金洗钱成本,同时也便于现金监控。对不顾成本的大额现金存取,应及时向反洗钱主管部门报告;二是通过大额现金管理监测软件,实时监控本辖区、本系统大额现金支付情况,随时获取商业银行的现金收支活动数据并能够全面汇总查询和分析,通过完善对大额提现审批、记录和备案制度,及时分析研究现金流通状况、特点、趋势,形成以月度报表制、季度报告制、定期检查制、违规通报制、旺季监测制等 5 项制度为体系的大额现金支付监管机制,防范洗钱犯罪活动产生。
参考文献
[1] 张广见.从反洗钱角度看当前现金管理的缺陷及策略选择.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2).
[2] 张大龙.我国大额现金支付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改革与开放,2010(5).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瞿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