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博弈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博弈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求解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对公司治理中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 博弈分析 委托代理
一、概述
公司治理也叫公司管治。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公司通过建立一种规范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从而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有效约束。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公司治理所涉及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不仅针对所有者对经营者之间的特定范围,也包括所有者之间的约束与激励制度安排;其涵盖的利益主体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通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所构成的内部治理,也涵盖了公司外部的广义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外部治理。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是由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这一客观事实衍生发展而来的。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因利益的不一致使得代理人(经营者)产生损害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等行为,并由此产生了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的实质是事后对准租讨价还价的治理。它的核心问题是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效用函数,规范代理人的行为,促使代理人为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服务。
「委托——代理」问题最广泛而又典型的实例即是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影响这一「委托——代理」关系高效运行的关键节点即在于经理层与董事会之间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董事会代表股东利益,其目标主要围绕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强调公司的长远利益;经理层的目标是实现最大的个人效用,个人效用主要以其所获报酬来体现,报酬又与其任职期间的业绩贡献紧密相关,这会促使经理层更注重公司的短期盈利状况。当长远利益与短期盈利状况发生冲突时,会诱发拥有控制权的经理层为了个人利益,在经营活动中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做出对公司长远利益有害的事情。由此产生了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博弈。
二、博弈分析
博弈主体:董事会(委托人)与经理层(代理人)
模型假设:在此博弈中,外生变量包括:经理层有舞弊行为且未被股东大会查获,将获得收益 a,经理层没有舞弊行为时将获得收益 b,经理层舞弊行为且被股东大会查获,则会受到处罚,其损失为 P;董事会查处经理层舞弊将受到股东大会的奖励,博弈收益为 d,董事会对经理层舞弊行为进行检查的成本为 c。内生变量包括:经理层有舞弊行为的概率为 γ,没有舞弊行为的概率为(1-γ);董事会对经理层经营行为进行检查的概率为 θ,不检查的概率为(1-θ)。
此博弈的行为组合(方括号中的第一项是经理层的行为,第二项是董事会的行为,下同)为:①[舞弊,检查];②[舞弊,不检查];③[不舞弊,检查];④[不舞弊,不检查],双方收益值为:①[a-P,d-c];②[a,0 ];③[b,-c];④[b,0]
求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给定 γ,董事会选择检查(θ=1)和不检查(θ=0)的期望收益分别是:
πG(γ,1) =(d–c)γ + (-c)(1-γ) = d γ-c
πG(γ,0) =0×γ +0×(1-γ) = 0
解 πG(γ,1) =πG(γ,0),得:γ=c/d
可见:若经理层舞弊的概率小于 c/d,董事会的最优策略是不进行检查;若经理层舞弊的概率大于 c/d,董事会的最优策略是进行检查;若经理层舞弊的概率等于 c/d,董事会选择检查或不检查无差别。
给定 θ,经理层舞弊(γ=1)和不舞弊(γ=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πP(1,θ) =(a-P)θ + a(1-θ) = a-θP
πP(0,θ) = bθ+ b(1-θ) =b
解 πP(1,θ) =πP(0,θ)得:θ=(a-b)/P
可见:若董事会进行检查的概率小于(a-b)/P,经理层的最优策略是舞弊;若董事会进行检查的概率大于(a-b)/P,经理层的最优策略是不舞弊;若董事会进行检查的概率等于(a-b)/P,经理层舞弊或不舞弊无差别。
因此,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θ=(a-b)/P,γ=c/d ),即董事会以 θ=(a-b)/P 作为概率的临界值选择是否检查,经理层以 γ=c/d 作为概率的临界值选择是否舞弊。
三、模型解读与政策建议
由该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求解得到的概率临界值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董事会查获经理层舞弊获得的奖励越丰厚,经理层舞弊的概率越小;董事会的检查成本越高,经理层舞弊的概率越大。经理层舞弊比不舞弊所获得的收益越多,董事会检查的概率就越大;对经理层舞弊行为的惩罚越重,董事会检查的概率越小。
从上文的推演结论可知,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监督成本,同时增大奖惩力度。具体而言,要降低董事会的监督检查成本,加大处罚力度,同时提高董事会查处经理层舞弊行为的奖励。
相关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的结构。包括:健全独立董事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制定科学、合理的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工作细则,提高董事会下辖各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能力和决策水平。
二是要改革和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包括:改善薪酬结构,在保证较高的基本工资的前提下,加大风险工资在总薪酬中的比重,以刺激公司经理层人员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经营绩效;完善、加强考核约束机制,考核本身也是一种激励因素,但是对经营者考核评价的结果,无形中对经营者是一种约束;加大对大股东、董事会、经理层舞弊的惩罚力度,增加其舞弊的风险成本。
参考文献
[1]吴敬琏.现代公司与公司改革[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闫小龙.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C].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责任编辑:刘影)
作者 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