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作者
作者

【摘要】资金管理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本文结合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从资金管理环节和制度建设方面入手,分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 资金管理 环节制度建设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资金的循环与企业的命运直接相关,在金融危机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是每个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一)资金筹集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为企业所提供的融资渠道并不丰富,另一方面由于施工行业的经营特点带来的高风险,企业获得的贷款期限较短,自主权利少,造成施工企业的融资渠道及融资结构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差。

资金的筹集没有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发展速度,为了占领市场,不断扩大投资,资金流的瓶颈问题逐渐暴露,施工企业一旦出现业务量萎缩,资金回收速递降低, 现金流也会日益紧张,从而也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资金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具有分布点多、面广、线长、投资额度大的特点,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施工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与内部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突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施工企业生产的成本管理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加大了资金管理难度。

在项目管理模式下,形成集团、公司、施工队三级核算,一方面资金链长度加大,上级单位不易及时准确地掌握下一级或项目的资金变动情况。另一方面各个层次的财务人员水平差距大,如果再缺乏定期培训指导,事后审计监督的弱化,造成资金流向和控制脱节,存在大量的体外循环资金,形成资金管理的漏洞。

(三)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资金预算编制与实际脱节严重,导致资金预算随意改动,可操作性差,使预算管理形同虚设,缺乏应有的严肃性,资金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2.内部牵制制度不健全,监督力度有限,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当前公司集团的管理体制下,公司对工程项目的监控主要是通过分公司、子公司进行的,由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权限,导致公司对项目的控制力度减弱。项目部中资金管理由项目经理一人掌握,财务人员处于从属地位,只能按项目经理意图办事,项目部各层次人员的责任和权限无实质性的落实。

二、治理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大局观念

在施工企业现行管理体制下,针对资金运作中出现的调控乏力问题,首先企业的各层次领导者要顾全大局,克服本为思想,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在施工生产中始终做好资金调控工作,确保资金及时、足额上交,以加快企业发展。只有有了大局意识,才能摆脱小团体利益的束缚。另外,企业的整体经济运行质量好,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局部也是整体良好效应的受惠者。

(二)推行会计委派制,提高资金利用率

推行会计委派制,使委派的会计人员不再受同级领导的管理,单独行使职权,便于他们大胆工作,严格管理,不会再出现按领导意图办事的事项,在事中核算的过程中,增强了监督的力度,从而使资金运用更规范,有助于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的体外循环。推行会计委派制,会使财务人员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资金的流程管理制度,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资金管理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一部分企业只重视资金筹集和资金分配的管理,而忽视资金运用的管理,企业应加强对资金各使用环节的管理,对各职能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在企业内部划分责任中心,树立资金有偿使用的观念,将银行结算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建立内部银行,核定各部门的资金定额,并积极组织存款,发放贷款,实行资金的有偿使用,制定合理的内部转让价格,进行内部结算。这样促使各个资金使用部门为了增加「盈利」,千方百计地节约资金,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无效使用。

2.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推行现金预算制度。首先要建立货币资金全额回笼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其次要推行现金预算制度。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

(四)着力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瓶颈压力

拓展融资渠道,企业首先应明确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具体内容。其次,企业要利用好常见的融资渠道和传统的筹资方式,可以根据机械化程度高低,决定是否采用加速折旧增加企业收益的方法;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部投资者,如果是因设备增加需要资金,可以采取融资租赁的形式,再次,要站在项目角度,与项目的发起人一同进行 BOT、BT 等方式的合作,采用更多的融资方式,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和水平。

(五)做好投标管理工作

投标活动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环节,哪种标应该投,哪一类标不应该投,应该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企业的市场定位,企业资金运用层次等进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更好的项目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出现有项目就跟进,有标就投,项目开工随意性大,从而错过好项目的机会。建立起企业资金良性循环的机制,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郑尚惠.水利施工企业如何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8).

[3]唐箐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编辑:蒋东旭)


作者 唐慧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