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作者
【摘要】微型企业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十分重要,高风险性特别是财务风险是其主要特征之一。文章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了微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防范微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微型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一、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内涵
在经济领域,风险一词最基本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称为风险。
微型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进行生产经营会面临很多的风险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与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范围、时期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计划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认清风险产生的原因,找到防范风险的对策,从而达到降低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微型企业与微型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微型企业的界定
在我国,人们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对微型企业的研究最近几年才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划分微型企业的标准方面可分三个阶段。一是据2003年《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把微型企业包涵于小企业当中。二是学者们对标准的研究阶段。2000年中小企业亚太会议上,把雇员人数在10人以下的小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莫荣(2001)认为没有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应从中小企业中独立出来,并详细给予界定标准。三是详细界定阶段。2011年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根据该规定,微型企业为:工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建筑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这标志着微型企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二)微型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企业财务风险有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型。从资本运动阶段来看,有资本配置风险、资本消耗风险、资本产出风险、资本复原风险、资本支付风险、资本市场风险六种类型;从资本运动环节来看,存在着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四种类型。微型企业作为企业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虽然规模小、从业人数少、营业收入或者资产总额少,但是也同样面临着这些风险类型。
三、微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
(一)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包括市场、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因素等。它们是外因,具有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外部环境导致的风险即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科学技术风险四种类型。微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薄弱,如果企业主不能及早的预见与预防,可能对微型企业的发展构成致命的打击。如市宏观经济走势、市场经济的波动、自然灾害等。
1.市场风险。对于微型企业而言,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由于竞争者较多而导致的竞争激烈。由于微型企业具有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市场竞争无疑也是十分激烈的。第二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本急剧增加。由于微型企业资金薄弱,成本增加无疑极大的导致风险增加。第三是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利润降低甚至亏本。总之,微型企业由于受经营理念、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其财务管理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市场环境,必定会给微型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甚至财务危机。
2.自然因素。微型企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如洪水、泥石流、干旱、冰冻、飓风、暴雨、地震等往往对企业的正常运营特别是微型企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这些最终都要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社会制度与文化、顾客的消费习惯与价值尺度、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财政信贷政策、宏观经济状况等。微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因素的变化也极大的影响着企业的财务风险。
4.科学技术因素。微型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部分产品甚至以手工为主,加上大企业技术更新快,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低,从而导致微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疑处于竞争劣势,加大了微型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财务管理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原因造成内部财务风险。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文化素质不高,风险意识缺乏。微型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文化素质不高,老板身兼数职,既是总经理又是总会计,既管财务,又管总务,在企业管理上缺乏风险意识,尚未树立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机会成本等科学概念;在财务风险管理中,不权衡资本成本,不考虑资本结构,投资时不测算风险报酬,不分析现金流量,认为只要把生产搞好了有生产订单,有经营利润,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在微型企业融资上,目前主要来自自有资金、亲戚朋友融资、银行小额贷款、高利贷等。但是遇到资金困难,不少企业主往往求助于高利贷,导致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财务风险也因此加大。
2.风险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微型企业规模小,对外界的信息不可能完全。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加大了财务风险。
3.财务制度不完善。微型企业大多缺乏专门的财务管理人才,制度方面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投资决策制度、财务报告披露和处理制度、内部财务审计制度等方面缺失或者不健全,加大了财务风险。
4.诚信不足。微型企业信用不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此也导致银行或者投资人对微型企业的投资十分谨慎,给微型企业的融资带来了困难,加大了财务风险。
5.合同管理欠规范。微型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多采用口头协议的形式,即使签订合同,合同条款、权利与义务也可能存在不明确的地方,甚至缺乏法律依据,加大了财务风险。
四、防范微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对外部环境引发微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对于外部财务风险只能采取规避和转移。要求企业管理者未雨绸缪、科学预测,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科学调整企业的策略。如可以通过系统分析宏观经济运行走势,关注生产资料等价格波动等措施防范市场风险;可以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及预警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储备、准备相关的应急器材等措施来提高自身抗自然风险的能力等。对于已经发生的由于外部环境引发的财务风险,要建立风险档案,吸取教训,避免再次发生。
(二)对内部环境引发微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第一,提高认识。要求微型企业经营管理者牢牢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第二,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水平。主观臆断和经验主义只会增加决策失误的可能性。所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更新财务观念。掌握当前市场经济动态,开拓视野,使其业务能力能够顺应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应对风险能力。第三,加强管理者和员工的诚信教育,使微型企业能够在社会上赢得好的口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第一,建立财务预测机制,完善预警系统。如通过对变现能力比率、负债比率、资产管理比率等进行分析与监控,通过财务预测与风险预警,为财务风险到来之前的种种迹象进行捕捉和监视,提前安排融资计划;对于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建立风险档案,吸取教训,避免再次发生。第二,建立并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解决好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的责权利关系。第三,实行较为规范化的管理。比如对合同的管理、资产的管理等。第四,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建设。如建立动态报表体系和实行企業与企业、企业与银行联网等,提高工作效率。
3.选好投资项目与合作伙伴。要减少财务风险,项目的选择是关键。第一是要选择有市场需求、自己熟悉、规模小、有市场空隙、自己能做到的项目进行投资。第二是要选好项目合作伙伴。好的合作伙伴有利于科学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科学决策,减少微型企业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余启明.浅析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商界,2010,(12).
[2]许淑梅.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管理策略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01)
[3]吴碧华.浅析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措施[J].China'sForeignTrade,2010(24)
[4]王静.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北方经贸,2011(11):71-72.
[5]殷素会,等.农村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6):391-395.
[6]冯珉.联手援助微型企业[N].安徽日报.2008年10月9日
基金项目:百色学院一般科研项目:广西边远民族地区微型企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以百色市为例(2011KB10)。
作者简介:张泽丰(1976-),男,汉族,湖南桃江人,任职于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作者 张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