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与税务会计确认探讨

作者
作者

【摘要】近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为了使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国家宏观调控需要,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会计体制。并且,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逐渐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行税法更加严密化、细致化。为了能更准确地核算企业的经济业务,更全面地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保证国家税款依法、及时入库,需要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确认以及税务会计确认等进行分析与探讨。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并针对如何完善我国财务会计确认、税务会计确认,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财务 税务会计 相关探讨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计确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会计确认包含财务会计确认和税务会计确认,财务会计确认主要是为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而税务会计确认主要是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企业的一些涉税活动等进行判定和确认。现阶段,完善二者的途径有很多,如明确确认标准、规范账簿处理程序、在确认企业收入、费用等要素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税务会计的确认基础等。总之,要真正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确认与税务会计确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一、企业的财务会计确认与税务会计确认

(一)财务会计确认

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使用记账、算账等手段,对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核算与监督,是一种加强经济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企业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作为依据,从而确认相关数据是否具有真正的输入性、会计信息系统输入的具体时间,以及准确制成财务会计报告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会计确认包括会计信息记录确认和编制会计报告确认。为了能够满足财务会计在确认时的准确性与价值性,需要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等相关原则。同时,财务会计确认本身还具有非常显着的四大特征,即:可定义性、可靠性、可计量性和相关性。

(二)税务会计确认

税务会计是指依照税法的相关规定,对企业经营活动中需缴纳的各种应纳税款进行系统的核算活动。主要包含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核算。税务会计确认在很多方面同财务会计十分相同或相似。税务会计的目的是为国家征税服务的。从确认的流程上来看,企业税务会计确认的主要流程是:确认原始凭证上的信息——确认会计账簿上的相关信息记录——确认税务会计报表信息。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税务会计确认活动要与税务会计的目标相一致,要体现税务会计的目标,同时要遵循税务会计的适用原则,符合税法的相关规定。

二、财务会计确认的相关内容

财务会计确认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向相关各方提供质量较高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实际上,财务会计确认的整个过程就是进行价值与事实判断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财务会计确认可分为四个过程,即:经济现象的还原、经济现象的确认、财务会计对信息价值的评价、财务特征的提炼与财务会计信息的规范。财务会计在确认时,涉及到的基本要求包括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而且确认的重要性也是判断确认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一般来讲,确认的重要性根据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决策时发挥的影响来判断,当相关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将产生影响的,会计部门就需要第一时间确认信息,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如果该信息不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造成影响,那么会计部门就不需要或简化信息的确认。因此,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可以根据信息本身的重要性决定是否进行确认。

三、税务会计确认的相关内容

在企业核算活动中,税务会计的确认是会计确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紧密联系,财务会计中的大部分核算原则,均适用于税务会计。但因税务会计是以税法作为确认依据的,又明显区别于财务会计。当企业在进行税务会计确认时,不能将「重要性」作为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因为企业有依法纳税的法定义务,涉税事项无论大小,企业都应该按税法规定确认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任何部门或者个人都不能够自己决定取舍。除此之外,不能将「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者流出」当作是确认的标准,主要的原因是税务会计的确认主要强调的是确定性和实际发生。因此,要保证会计信息确认的准确性,就需要企业的会计部门将会计准则当作是确认的标准所在,同时要以税法法律、法规作为准绳,再进行税务会计的确认工作。

四、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确认和税务会计确认的主要途径

(一)明确会计基础和确认标准,规范账簿处理程序

企业进行会计确认的关键在于明确企业的会计基础,规范会计的账簿处理程序。同时,确认的标准、会计信息的记录等因素也会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确认工作产生影响。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确认时,应当协调各大因素的关系。为了保证财务会计确认能够满足相关各方的需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明确进行财务会计确认的基础;第二,明确财务会计的确认标准,将其作为确认的依据;第三,财务会计的整个确认过程应符合确认的标准。

(二)基于权责发生制进行财务会计的确认

权责发生制能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已成为企业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在此基础上,企业的现金收入或者未来的现金收入,都需要依照债权发生进行确认;企业的现金支出或者未来的现金支出,需要依照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同时,财务会计确认运用权责发生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在商业信用中进行资产确认与负债确认的相关问题。

(三)税务会计的确认主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我国税法在很长时期内基本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计税的,这符合税收支付能力的相关原则,从而使得税务会计必须依照收付实现制确认企业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当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时,那么税务会计的确认也就需要依照权责发生制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从而有效地减少税企双方的征纳成本。但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涉税行为十分多样、复杂,我国税法并未「一刀切」地规定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计税依据的确认基础,对一些特定的事项或者特定的行为,仍然将收付实现制或者是介于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之间作为确认的基础,作出了特殊的规定。除了税法的特殊规定外,一般来讲税法关于收入、扣除的原则就是权责发生制,只要是企业的当期收入、费用,无论款项有没有收付,都被视作是当期的收入、费用,并不是依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进行确收入确认、费用扣除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确认时,除另有规定外,必须将权责发生制当作确认基础,因为企业在不同时期内享受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可能是不同的,假如企业的应税收入以及相关的扣除费用,在确认时间故意提前或者刻意延后,很可能导致少缴税款的结果发生。

(四)协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

会计与税收遵循不同的依据,服务不同的目的,二者必然会存在差异。关键是为了减少征纳成本、简化税款计算,应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税会差异。因此,有关部门出台税收法律、法规等规定,可能涉及到会计方法时,应加强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使制定的税收政策合理、可行,尽量减少与财务会计不必要的差异。同时,会计政策也应尽量缩小其选择范围,主动与税法进行协调。通过二者的协调,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差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系统分析了企业财务会计确认与税务会计确认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实际内容提出了个人见解。现阶段,对财务与税务会计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能够更为有效地完善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以及会计核算方式。同时,还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中的纳税成本,防止由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给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总之,对财务会计确认与税收会计确认进行有效地分析能够带给企业真实的效益,保证二者的协调性,最终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玉香.财务与税务会计确认探讨[J].财税金融,2012.

[2]黄妹金.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J].企业研究,2012.

[3]杜悦诚,刘超宇.企业会计确认探讨[J].商业经济,2013.


作者 金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