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相应对策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主流模式是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6 年 2 月,外经贸部成立了国际贸易 EDI 服务中心,即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负责研究、建设、运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工程。电子商务将是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前瞻性地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化,是政府、企业和相关各方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发展国际化电子商务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影响与对策 电子商务分析
一、电子商务概况
全面开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必由之路。电子商务借助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的物质、时间、空间对贸易双方的限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地位。
电子商务按应用领域范围可分为四类,即企业对消费者(B2C)、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政府机构(B2G)和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的电子商务。
二、电子商务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注入新的优势
(一)国际贸易成本的显着降低
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主要指买卖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合同签订和履行、交易磋商以及售后服务等相关的成本,而电子商务则能大幅度降低这方面的成本。在信息搜索方面,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使得信息跨国界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在交易磋商方面,以往纸面的合同和签字方式被电子订单所代替。带有安全措施的电子邮件完全可以取代传真和邮件的传递方式,同时,大量的售后服务也可以在网上自动完成,通过互联网解决顾客常见的问题,这样也降低了售后服务的费用。
(二)交易效率的明显提高
在国际贸易进行中,买卖双方可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同时采用电子化和标准化的格式合同、发票和汇票、保险凭证、提单、信用证等,从而在网上瞬间传递各种相关单证,这不仅极大地节省了单证传输时间,同时大幅度提高了买卖交易效率。在国际贸易的传统模式中,所有程序:洽谈、签约、报关、租船订仓保险和支付结算等都必须通过人工得以实现,导致受时间的局限性大,交易效率下降以及居高不下的错误发生率。
(三)24 小时业务运作,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
世界各地不同时差,给国际商务的谈判带来极大不便。在传统模式下,企业由于各种因素无法做到提供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的全方位客户服务。但是通过电子商务则可以轻松达到 7×24 小时的全天候服务,所有客户可以在全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网上得到自己所需企业的商务信息。全球范围内的客户在电子商务全天候、不间断运作模式下,随时可以得到所需的各种商业信息。出口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订单,同时大幅度提高了交易成功率。
(四)增加贸易机会,削弱贸易壁垒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通用网络,因特网彻底根除了地域界限,积极地削弱了各种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无形及有形壁垒。其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大力推荐采用电子商务达成的国际贸易免征关税。这一举措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使国际贸易业务量得以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使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得以迅速发展。
纵使电子商务含有以上几项优势,但是电子商务对于我国的国际贸易大环境来说,毕竟是新生事物,因此在实践中肯定存在着各种相关问题。
三、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显现的问题
(一)消费者消费观念差异
在电子商务新型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中,消费者通过网络上的商店(例如:海外代购)挑选商品,货到后才能接触到商品的真面目,并且难以得到满意的售后服务, 而电子支付方式中网络安全难以保证,从而使淘宝者无法对产生网上购物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国际税收问题凸显
电子商务向来有「永不落幕交易会」之称,它的存在使课税主体、课税依据以及课税客体难以界定,使得国际间的税收协调和税收管辖权的界定困难重重:针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时,实物贸易通常遵循《关税估价协议》、《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或按照原产地规则收税,而服务贸易则遵循《服务贸易总协定》收税,所以,分析电子商务模式下当代税收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税收政策,采用积极的税收应对策略已成为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当务之急。
(三)物流配合问题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国际贸易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一致。资金流和信息流在网络技术和电子工具运行下,轻轻点击即可瞬间完成,而物流资料空间位移,包含:保管、储存、装卸以及运输等是无法通过网络传输直接完成的。而新的国际贸易运输体系则要有:高速运行并能自动完成取送货物的港道推垛机、以集装技术为主导的运输容器、先进的运输设备、通畅的运输道路、连贯的「门到门」运输手段等等。
四、电子商务模式下发展我国贸易的策略
为了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充分运用到电子商务,加快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针对以上涉及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一)电子交易安全对策
第一,国际贸易业务人员方面,在这个方面,我们须对网上国际贸易风险持有高度警惕性,对电子商务和网上国际贸易的特性有全面认识,全面熟悉商务国际贸易统一商务法规,深刻了解电子商务操作的技术规范,娴熟运用确保电子交易安全的各种技术手段,这样才有可能将电子商务模式下外贸业务的交易风险降至最低,确保网上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第二,电子技术方面,在电子交易业务里,我们应采用有效的电子技术方法确保其安全性。目前惯用的方法为:采用数字证书解决网上交易对象身份认定问题;采用数字摘要、数字签名等方法完成交易信息传达后的完整、正确、未被修改的验证问题;采用数字时间完成电子交易文件发出的时间认证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设立人性化的国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实现市场营销和服务等活动自动化,企业可以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以使客户满意为目的的一种管理经营方式。其核心在于了解并满足客户所想,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通过客户管理、综合客服、市场营销和产品管理等多种功能,为企业交互与和国内外客户资料收集提供全方位接入渠道,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为战术的决策和企业战略、分析提供有效支持,同时,其涉及到的相关安全问题及法律法规对于电子商务的健康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二)国际税收问题解决对策
由于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国际贸易是全球化,网络化以及开放化的贸易方式,它的高流动性和隐匿性极大削弱了税务系统获取交易信息的能力,更导致诸多国际税收问题。中国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要通过制定相关国际标准,提高国际合作地位,积极接轨国际市场,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在跨国电子商务中存在的纠纷仲裁问题、税收管辖问题、关税问题以及标准问题等,则应开展多边的国际磋商,逐一落实并解决。我们应该针对性的实施对策,税收政策应在加强征管和防止税收流失的同时,坚持以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并重,积极参与制定电子商务税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刘继萍.中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经贸,2004,(02).
[2]高功步,焦春风.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02).
[3]张小兰,彭真善.企业联盟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4,(03).
[4]拉赛尔·派普.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决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年.
[5]何一鸣《.全球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 年.
[6]谭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财金贸易,2000 年 9 月.
作者 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