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财税政策思考

作者
作者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扩大出口、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融资难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文章就我国目前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财税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我国的国情,来思考完善扶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财税政策的具体措施,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财税政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及其必要性分析

(一)中小企业界定及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1.中小企业界定。目前世界主流国家主要采用两种标准划分中小企业。一是定性指标,以企业的控制方式和经济特征为指标;二是定量标准,以营业额、从业人员和资本额等数量指标来衡量企业规模大小[1]。

2.我国采用定量标准划分中小企业。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 号),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根据规定,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相关标准根据企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从业人员等指标,并具体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总体困难。2008 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随后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政府投放的「四万亿」却无缘中小企业。当前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变得更为困难。从下表中,我们得知近九成中小企业存在不同程度融资困难问题,可见融资问题普遍存在于中小企业当中[2]。

表 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易程度表

数据来源:世界商业环境调查数据库 2010 年。

2.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只有两种模式: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模式都有优缺点,一般情况下,企业首先选择内部融资,但由于内部融资资金量少,因此企业也会选择外部融资。表格 3 是两种融资模式的比较

表 2 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的比较

数据信息资料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2010 年。

然而,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还主要靠自我融资,通过表格 4 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我国中小企业自我融资比例竟达 89.23% 之高,以至于在新成立的公司中高达 92.4%。而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也并不畅通,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总体较小又加上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通过 IPO 融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融资,可见外部融资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小。又加上股票市场今年刚刚开闸、中小企业债发行极少、银行信贷占比低、民间放贷又爆发「温州民间放贷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凸显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单一[3]。

表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对比 (单位:%)

数据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调查统计数据 2010 年。

3.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中小企业数量庞大、资金需求量小,但是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倒闭率高、信用等级低,不具有规模优势,无法同大型金融机构和银行谈判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会推高银行成本。中小企业先天的劣势铸就了中小企业融资贵。在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短期贷款比例远远高于中长期贷款,使其承担了高昂的融资费用。此外,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还要付高额的担保费、资产评估等费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财税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持政策

1.财政支持政策的现状。在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政策支持方式上,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的是资金直接支持,较少使用政府采购、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工具。即国家为了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规定在中央预算中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从近年我国中央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安排情况看(如图),国家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充分发挥政府配置资金的职能,大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来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并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图 1 中央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情况 2012 年

2.财政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虽然财政性资金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总规模并不大,远不能满足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需要。在财政支持政策实施中,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缺乏综合指导与管理部门,就导致了政策之间的综合协调性、系统性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扶持政出多门,缺乏一个系统政策体系。

(二)税收优惠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中央财政还不断制定并改进相应的税收政策,不但有直接扶持中小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提高起征点政策(自 2011 年 11 月 1 日起实施),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还有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4]其中,目前实行的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最有代表性的:银行针对小微企业有放款风险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政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营业税免 3 年政策、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农信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会、小额贷款公司等营业税可以减按 3% 政策延长;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小额贷款减免税政策。

2.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中小企业的总体负担较重,相关优惠政策可操作性差。目前我国企业统一的普通税率为 25%,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调为 20%,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税负仍较重。[5]同时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局限于增值税、所得税等,通常采用减征或免征两种措施,较少采用国际通行的加速折旧法、延期纳税、投资抵减等优惠方式;税收优惠的对象大多是已运行盈利的企业,而那些特别需要融资支持的成长阶段科技企业、创业企业难以得到税收政策的扶持。

三、财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先进经验

(一)美国

目前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财税措施:一是财政专项补贴政策,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评审出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给予专项补贴。二是财政低息贷款政策,即美国政府以财政支出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三是财政担保政策,即以政府出资的方式组建信用担保或保险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四是税收扶持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的税收政策,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施以税收优惠。美国税法把各类科研机构都定为「非赢利机构」,免除其纳税义务[6]。

(二)欧盟

欧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政策有:一是投资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欧盟设立了欧洲投资银行(EIB)来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投资基金对中小企业融资,设立欧洲投资基金(EIF)是欧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又一措施。三是为中小企业融资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银行。四是对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是政府对企业采取的直接的财力资助政策。五是针对中小企业实行财政补贴与贷款援助,财政补贴是政府提供的一种财政援助[7]。

四、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财税政策支持建议

(一)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政策支持

1.通过财政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投入力度。一是通过加大中央财政设立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专项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等的投入力度。二是积极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三是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企业风险补偿奖励资金。四是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扶持融资性担保机构,鼓励为中小企业提供低费率担保服务[8]。

2.通过财政补贴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财政补贴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目标明确,针对性较强,作用明显。政府的财政补贴主要包括:研发补贴、就业补贴、创业投资补贴、出口补贴,通过增加中小企业财政补贴的形式与额度,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对中小企业制定更多名目的财政补贴方式,对初级创业期的小微企业和难以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财政资金支持。

3.通过政府采购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政府采购合同中授予中小企业的比例还不足 15%。为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应尽快出台并制订针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或文件,确立政府采购的预算比例、产品范围,确保政府采购中小企业的采购项目总额应在 30% 以上。二是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政府采购,与此同时应当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促进中小企业更顺利地进入政府采购市场[9]。

(二)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1.延长中小企业税收宽限期。在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初期很容易出现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如果适当合理延迟当期缴纳税款的期限,可以促进其更好地融资,同时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10]。因此,向银行等正规金融企业贷款融资的中小企业在相应政策规范出台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其申请延期缴纳税款。

2.推进中小企业税制改革。要按照「少取多予」的方针,对中小企业减税、减费和贴息,直接降低中小企业运营负担。应当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推进税制改革。一要改革增值税划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标准,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办法进行简化。二要促进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正常经济交往,放宽小规模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业发票的限制。三要加快增值税转型步伐,来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11]。

3.推行中小企业结构性减税。进一步推行结构性减税,将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要将减免中小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的覆盖面扩大,期限延长。[12]同时要允许个人独资和合伙中小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行选择、允许更多经营困难的企业暂免缴税或延长缴税期限,实施再投资退税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13]。

4.加强中小企业税收服务。加强中小企业税收服务,优化税收环境,降低纳税成本。要优化税收管理服务体系,规范征税机关执法行为,积极推行税务代理制度,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纳税预约服务、定期纳税辅导、定期上门联系、税企联系卡等制度,切实做好税前、税中、税后的全方位服务。

五、结束语

鉴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但像世界各国一样,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必然问题,而且也是我国经济制度环境缺陷的双重后果。因此,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多管齐下,需要企业和政府的齐心协力。政府需要在财政政策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在税费方面给予中小企业适当的优惠和减免,从而达到有效融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财政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于来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和对策[N].现代物流报,2012-11-12(12).

[3]刘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研究-基于怀宁县的分析[D].安徽大学,2010.

[4]杨安宁,史敏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企业发展,2013,(2):42-43.

[5]沈加佳.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17-18.

[6]曾坤生.欧洲中小企业政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8~181.

[7]王丽珠.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际借鉴一以日本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0,(7):13-15.

[8]贾康.财税如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融资[J].金融市场研究,2012,(11):45-46.

[9]刘小川.中国政府采购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1-146.

[10]段素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剖析[J].中外企家.2012(6):97-100

[11]苗大雷,王水雄.金融危机下民间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应对—基于两次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调查的实证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79-81.

[12]李霞.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现状及税收政策建议[EB/OL].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网,2013-10-15.

[13]刘达.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

此文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作者简介:常密密(1991-),女,山东省滨州市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0 级学生,主修财政学;通讯作者:桂丽(1973-),女,云南个旧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财税理论研究。


作者 常密密 桂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