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要素分析



【摘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技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要素解释结构模型,重点探讨了方法的应用与结果的分析。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解释结构模型
本世纪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了迅勐的发展,其作为未来高新技术大企业的萌芽和基础,已成为推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也已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灵魂和实现其突破发展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由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诸多有机联系的影响要素综合作用而成的复杂能力系统,这些影响要素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本文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化(ISM)技术对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开展系统分析,并建立相应的反映其影响要素间层次关系的递阶结构模型,进而对今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解释结构模型化(ISM)技术简介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是以各种创造性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整体结构的决定技术。它们通过探寻系统构成要素、定义要素间关联的意义、给出要素间以二元关系为基础的具体关系,并且将其整理成图、矩阵等较为直观、易于理解和便于处理的形式,逐步建立其复杂系统的结构模型。解释结构模型化(ISM)技术是最基本和最具特色的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ISM 技术是美国 J·N·沃菲尔德教授于 1973 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ISM 自提出到现在,由于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模型具有可观性且有启发性,因而广泛适用于认识和处理各类社会经济系统的问题,并在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ISM 的主要工作程序如下:
(1)成立 ISM 实施小组。
(2)提出问题,明确 ISM 的分析目标。
(3)搜集和整理影响系统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各构成要素的相关性。
(4)根据各构成要素的相关性构建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可达矩阵不仅可以反映系统中各构成要素间的直接关系外,还可以反映出系统中各构成要素间的间接关系。
(5)对可达矩阵进行层次化处理后,建立结构模型。
(6)根据结构模型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二、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化(ISM)技术分析影响因素
(一)成立 ISM 实施小组
ISM 实施小组的主要成员有陕西省民办科技服务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负责人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等十几位专家组成。
(二)明确 ISM 的分析目标
通过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研与访谈,深入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分析的核心目标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的原因。
(三)确定影响系统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各构成要素的相关性
ISM 实施小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以及对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负责人、相关专家的访谈,最终提取了 10 个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见表 1。小组成员通过多次分析讨论,深入分析 10 个影响因素,按照下面的影响关系确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专家评判关系的综合结果,如表 2 所示。
(1)Si 对 Sj 有影响,填 1;Si 对 Sj 无影响,填 0;(ij=0,1,2,…10)
(2)对于相互有影响的因素,取影响大的一方为影响关系,即有影响。
表 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要素
表 2 专家评判关系表(其中缺省框为 0)
(四)建立可达矩阵(见图 1)
图 1 可达矩阵
(五)建立结构模型
根据建立的可达矩阵,应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对可达矩阵进行层次化处理后,求出结构模型,如图 2 所示。
图 2 结构模型
(六)根据结构模型建立解释结构模型(见图 3)
图 3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的解释结构模型
三、技术创新能力弱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对建立的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由图 3 可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具有四级(层)的多级递阶结构,最低一级的影响因素有 3 个:
(1)企业的创新文化缺失及创新精神不足;
(2)对技术创新的方向选择缺乏战略核心;
(3)政策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引导支持力度不够。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不同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同表现,归根到底是企业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能够激发和促进企业内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有利于创新实施的一种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体,主要包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等。这种创新文化所产生的凝聚、导向、激励及约束作用能够唤起企业全体员工一种巨大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同样,创新作为现代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柱,业已成为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如果创新价值观得到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认同,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就会得到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就会形成并高效运转。而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旦忽略了文化与精神的影响因素,就无法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缺乏有效的价值导向与动力机制,最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
技术创新方向必须要有战略核心,这种对于技术创新的方向有计划、有重点的顶层设计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平衡作用。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的方向尤其要有明确的战略核心,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较小的体量其纠错的能力和实力比较弱,如果在技术创新的方向上没有比较明确的战略核心,很容易就会陷入研发浪费的尴尬境地,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的衰败。同时,还必须将这种战略核心与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二者如果脱节,同样会带来技术研发效率低下以及技术研发与生产脱节的严重后果,从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无法充分发挥对企业效益增长的推动作用。
基于目前我国市场化的发育程度相对偏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力量也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国家政策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处地域的产业配套和科技服务体系环境如果不能在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规范各类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竞争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方面有所作为,势必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技术或新产品一般都需要配套的产业环境来进行市场实现,而良好的产业环境也会给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动力。同样,成熟且高效率的科技服务体系环境也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巨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诸如最新国家科技扶持政策,海量的技术、市场信息,完善的咨询、培训服务等对于企业精力无法顾及的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负担,使得企业专注于技术创新。
四、结语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技术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层次化处理,得到了一个层次清楚、脉络清晰的结构化模型。并得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最为根本的因素是企业的创新文化缺失及创新精神不足、对技术创新的方向选择缺乏战略核心以及政策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引导支持力度不够等基本影响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把握住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这些最基本因素,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这些因素,才能逐级改善和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未来更为广泛深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侯祥鹏.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J].现代经济探讨,2009(11).
[3]刘显东.解释结构模型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2(4).
[4]王勐,张永安.企业原始创新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年 3 月.
[5]王海刚,陈钢.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析及防范探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2 年 12 月.
作者 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