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工作在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在高校的校办企业的不断规范化建设的同时,高校校办企业正在以大阔步地进行规范化和统一化的建设,其产权制度改革和一系列的改革变得紧迫起来,在校办企业的主体价值和校方的相关权益方面的定价权变得较为敏感。本文主要从高校的校办企业的规范化建设入手,对其进行建设的各项情况和制度进行了解,对资产评估进行在其规范化中的建设应用做一说明和思考。
【关键词】校办企业 资产评估 规范化建设 应用
一、引言
在高校校办企业的规范化建设中,我国高校的校办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和成长中,经历了一些发展阶段,从紧紧围绕本校学科的特色办企业,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规模,这对高校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科研基地的建设、科研成果的分享,特别是办学资金和设备的相关经费的弥补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对资产管理的评估工作,也是校办企业的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校办企业的资产评估工作对企业的作用和意义更为重要。
二、校办企业的规范化建设的一般状况
我国高校的校办企业经过了长期发展,在一些方面如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和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在实际的办企特色中,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优势,首先是对产学研的体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和联系,为高校能够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商品、进行专业化、产业化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和相关途径。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了一大批较为着名和优秀的校办企业,如北大的方正集团、清华的同方集团等。还有就是对多元化的投资以及融资体系的形成建立起来了,使校方的校办企业的资产逐年上升,资产总额累计上涨,同时为国家上缴了巨大的税金。2014 年 1 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联合其他部门发布了 2012 年度的校办产业资产的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 489 所高校的 3478 个校办企业的资产总额达到了 3190.26 亿元,光北大校办企业资产即达到了千亿元。
对于高校的校办企业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在这张美丽的成绩单后面,隐藏着更多的发展问题,其中根本原因不外乎其管理的体制对经济体制的发展和要求格格不入、难以适应,用学校的自身管理体系去管理校办企业,凸显出校办企业尚未建立起良好和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的制度和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和系统,主要是以单一的行政方式去管理企业,经营企业的人员与学校的行政人员有着较为模煳的身份,产权不明晰、资产的划分不明确,对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没有明确合理的分割和界限,而且在长期以来用校园的管理制度和文化以及校园的人事制度去管理企业,慢慢地不能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种状况,我国教育部早先即开展校办企业的改革工作,提出其投资主体为高校产业管理体制的相关改革目标。其他各地省份都积极响应,对本省和本地区的高校的校办企业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和建设。
三、资产评估工作对校办企业具有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对于校办企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较为落后,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相比较而言,校办企业在一些方面都更为滞后,尤其是对校办企业的独资公司,在产权结构上的单一、对经营的活力不够、没有有效的科学激励措施和机制等等,导致校办企业的改制工作迟迟得不到大规模的改革和启动。对于更为重要的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因为校企直接参与市场经济,对要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来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力的开发,使其进一步调整和整合相关资源,对校企的特色办企优势,促进公司的良性竞争和管理机制,使企业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于产权进行改革,势必对校方的利益和相关定价权的诸多问题产生矛盾,其改革的关键在于怎样评估对目标企业的整体价值,使相关国有股权能够有合理的定价。我国相关企业法规中有明确条文对其进行规定。个地方的国资有关管理部门和各级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明确了资产评估的工作在国有资产的监管中的地位和重要环节,通过规范资产产权,能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国有资产免遭浪费,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作用。
四、校企规范化建设中资产评估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其应用
对于高校的校企资产的评估工作,有关校企人员和校方行政管理人员应充分地正确认识其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内涵和意义。高校校企资产的评估工作,是把企业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根据其全部的资产和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进行全方位地评估,从中还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结合企业的背景和大环境的影响,才能对其作出客观、综合的评估工作。
还应把产权的分界工作和资产的清查工作做好,对于资产的清查工作以及产权的相关界定,是对资产评估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和完成的必要前提。针对当前的状况,要突出对校企的产权界定不清的问题进行解决,对企业的产权问题,企业的占有和收益资产以及各项工作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和界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清理,不能留下隐患。
此外,还要对资产评估工作建立线管风险防范以及评估的机制,要通过高校的资产评估监管以及财务管理、审计部门的联合,对风险的翻翻和评估机制进行有效的建立,提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建设。
对校办企业的一些看不见的隐形资产也要进行评估工作,对于企业的改制工作中的评估,一般都只会关注企业的账面财务和资产,对于无形的资产以及隐形的资产则没有过多的注意。因此,要对其隐形资产进行评估,如专利技术的评估工作,对校方土地使用权等进行评估,校办企业是建立在高校的科研和师资平台上建立起来的,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校的特色的管理和文化,要注意保持较好的竞争相对优势,发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校企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校办资产的评估以及校办企业的改革工作,要随着校办企业的深入改革和发展来完成,把校办资产的评估工作落实完成,坚持采取因地制宜和因校制宜和因企制宜的原则,把高校和校办企业的相关工作办好。既要促进高校的教育发展和改革,又要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双方都得到收益和共赢。
参考文献
[1]郭振华,童嘉.浅谈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中的资产评估工作[J].商业会计,2013,10(19):105.
[2]何忠勇,胡玲.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30):123-124.
[3]王惠礼.高校校办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4):92-95.
[4]张甫香.关于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几点思考[J].事业财会, 2004,(2):11-13.
[5]陈小刚.我国校办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及规范化管理[D].西北大学,2011.
[6]金海燕.加强高校校办企业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J].管理观察,2010,(30):137-138.
作者 夏思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