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库会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库发展策略,进而提升国库会计管理水平。本文针对我国国库会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服务国家宏观管理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安全、高效的国库会计管理思路。
【关键词】国库会计管理 体制 运行机制
一、 我国国库会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面临的问题
1. 关于国库定位的问题
针对我国国库定位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国库会计管理体制也有了明确的规定,目前是委托国库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对人民银行以及与国库会计管理有关的部门给予合理的法定职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从目前我国国库职能的发展态势来看,有很多方面与当初制定的法律法规内容存在一些矛盾。实践过程中,国库归位、国库定位方面在理解与争论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国库的业务划分等等问题,「财政国库」这个概念成立之后,而「经理国库」在人民银行领域中出现了歧义,甚至在社会上人们会主观的以为我国存在「两个国库」。
2.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问题
国家提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与深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此制度的发展进程比较缓慢。由于我国国库单一账户在核算的过程中并没有包含预算以外的收支与纳入,导致大部分预算外的资金在国库之外游离,容易造成低效率长期使用出现滋生腐败。另外一方面,各级别财政预算在编制方面不够合理、不够准确,尤其是相关细节的透明化程度做得不到位。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随意性的现象目前还是存在的,对预算约束的程度不高,尤其是敏感话题「第二国库」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改革的推动下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另外一方面,关于国库的收支流程细节还不够健全,尤其是一些具体的收支执行情况对国库资金的正常使用会造成影响。
3. 完善国库监督体系的问题
从我国国库监督体系的构建来看,主要是由这些方面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监督、财政监督。而具体实践过程中,此类监督体制存在一些问题是:财政部门对国家相关预算进行全权负责、通报之后要还需要经过全国人大的通过,但是透明度不高,尤其是预算讨论机制;而且预算草案过于粗条,其中权责问题普遍存在不对称的现象。审计机关无法正常发挥部门的执行能力,是因为隶属于各级政府,导致很多职能受到影响与约束,尤其是权利方面没有得到合理的制衡,监督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其功效。
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国库会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框架思路
1. 充分明确国库定位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国库会计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发展的观念来进行指导,继续实行委托中央银行经济国库制度,进而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新时代我国国库定位,要与国家利益的高度维护形成统一战线,关于国库会计管理机制要坚持以科学观念的角度来制定,要对每一个职能部门在管理国库资金方面的职责进行明确。这个范围要得到突破,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库收支管理方面,要扩展更多的管理内容,如:国债制度、税收制度以及财政监督制度等等。
2. 明确各项职责,对障碍进行有效清除
第一,预算执行部门有: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这两个部门对自己的职责都能充分执行与改善,进而有效提升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与责任意识;第二,对预算执行中的职责进行分工,坚持合理、准确、实用的原则来开展,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需要共同签订「备忘录」,其作用是将人民银行应该履行的职能与财政部门应该履行的职能实现合理的划分,同时又能进一步加强合作。
3. 充分构建新型国库
(1)国际惯例一直认为要加大财政资金管理的力度,将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收付制度以及综合预算的功能充分实现出来。一是,合理设立国库试点区域,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扩展,最终将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收付制度全面实现并有效执行;二是,加强预算之外的资金管理力度与纳入资金管理的效率,让每一笔与财政有关的资金都能在综合预算与账户管理的范畴中。
(2)深入研究不断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对策,并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率。明确地方财政的实际情况,并与管理实现完美结合,采取计量法,准确预测国库收支,并合理推出使用的管理制度与工具。积极研究可以推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的措施,进而充分提升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当前实际需求,通过对计量与实证等方法的综合使用,对国库收支进行预测,进而研发出实用的操作管理工具。
(3)国库法律法规与业务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提升国库职能力度。首先,做好《国家金库条例》与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对相关职责进行充分明确等等,这是目前必须积极推行并且落实到点上工作,最终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库法律法规体系。基于法律角度,应该为国库工作营造相对稳定的环境,有助于职能的履行,提升管理力度;其次,国库业务制度体系的完善。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结合业务中发展的实际问题,对相应的国库业务制度进行及时修订,完善业务操作规程,为国库改造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保安部长助理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10 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10(09)
[2]谢刚. 高密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情况分析[J]. 经营管理者. 2011(17)
[3]国土资源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纵向到底,横向到边」[J].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10(09)
[4]赵红兵.完善县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思考[J].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10(06)
作者简介:李力(1967-),江西上饶人,本科,就职于江西上饶市人民银行国库科。
(编辑:龙大为)
作者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