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环境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更多既熟悉国际贸易相关规则又具备综合实践操作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国际贸易网络模拟实训室,如何构建一个贴近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逼真环境,为培养国际贸易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 网络 国际贸易 教学
目前,各高校都在大力发展校园网建设并积极开展数字化教学,各高校的网络环境越来越成熟,这些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支持。另外,教育部已明确把数字化教学作为对高校进行水平评估的一项考核指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具体内容、合同履行的一系列流程以及一般贸易做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学习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听课,而应该着重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在目前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学生应该把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切实全面地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背景
( 一) 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过去,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还不普及,教学硬件及软件设备还不够完善时,老师们侧重以书本为中心,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除此之外,很多老师都是大学一毕业就教书,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意义的空洞的练习,这些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后,很多连基本的贸易操作都不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距离企业期望相差太远,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及高职招生。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充分意识到培养实操性人才的重要性。学生深入企业学习并实习的机会并不多,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以网络为窗口,获取更多资料和信息;以网络为平台,模拟实践操作,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方面的不足。
( 二)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百度百科对「多媒体」的定义概括如下: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其中这三性是多媒体技术的精髓,借助于这三种特性,人们可以主动地进行检索、提问和回答,为实务教学带来非常大的益处,因此被广泛使用于教育领域中。
( 三) 网络时代对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要求
现在,几乎所有工作都需要网络提供支持,这点在国际贸易工作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如贸易公司之间,贸易公司与银行、保险公司、物流公司、海关、商检和政府等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数据交换、电子邮件往来、网络会议以及广告宣传等。涉外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即可获得贸易投资机会和完成相关进出口履约手续的申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效率。从事国际贸易事务的企业,大多数都在线开展了全球业务,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间贸易往来的一种快捷有效的重要途径。因此,电子商务时代需要的是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网络资源最大的优势是信息量大,信息更新速度快,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把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分有效地融合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去,势必可以突破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局限性。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优势,建议如下。
(一)建立模拟操作平台
由于学生深入企业学习和实习的机会很少,模拟实验室的建立将更加实用可行,为学生提供了模拟操作的平台。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从寻找客户到交易谈判到合同的履行,涉及到函电写作、成本核算、价格换算、合同签订及制单审单等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国际贸易各业务环节的实施也是通过网络手段,因此通过网络模拟操作平台,学生可以较为真实的体验实际工作。
(二)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既要时时关注行业背景和产品知识,也需要关注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惯例的修订和应用,通过互联网,能够及时快速地掌握相关信息,这是书本难以做到的。国际贸易实务的任课教师可以建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网站,在网站这个平台上,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上传或者链接有用的信息和资源,通过浏览网站和资源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网站,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也可以加入其它相关论坛进行交流和学习。
(三)建立毕业论文交流平台
毕业设计(论文)网站已经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外语与旅游系四届学生中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只有查阅大量的资料、积累大量的基础知识并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经验才能够写出好的文章。通过毕业论文交流平台公开并展示自己的论文,无形中形成一种压力,而且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并相互监督,有效避免抄袭现象,同时也方便教师及时修改审阅。 除此之外,老师和学生如果发现好的论文资源都可以传到该网站上,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也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交流。这些资源可供教师和学生作为论文或课题研究的来源并指导实际工作。
三、数字化教学的模式探析
首先建立一个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网站作为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辅助教学,网站应涵盖的内容可参考图 1。
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的付出和努力都会直接体现在网页上,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研究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整合在一起,形成学习共同体,促成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反思和改进,给教师提供机会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形成对内容、课程和学习者的新的认知和观念。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已经建立了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网站,网址如下:http://bylw.lcvc.cn/course/view.php?id=62,此网站 2010 年建立,通过两年多的使用,教师和学生都深刻感受到网站的建立对教学和学习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网站辅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讲授型
讲授型模式是目前网络教育课程实施中被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模式。教师课前准备好授课材料,包括课件、教案、音频、视频或图片等,每堂课结束,教师就把相应的资料发布到网站上,供学生课后复习及参考。
(二)因材施教型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课堂上教师肯定无法全部兼顾,通过网络平台,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以通过 QQ、E-mail 或者论坛交流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更多的学生排疑解难,掌握知识。
(三) 探究型
所谓的探究型教学模式,是指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信息查找的方向,指导学生查找、收集、分析相关信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有效的途径,寻找正确的答案。
(四)协作型
利用网络,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针对自己的工作任务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且需要通过虚拟交易平台,与自己的贸易伙伴进行业务沟通,教师主要扮演师傅或者导师的角色,对各个小组进行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这四种模式应该穿插使用,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合。
四、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各种限制因素,学生很难有机会深入企业、工厂或相关部门亲身体验和感受真实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利用数字校园环境,模拟实训室设置商检、海关、银行、保险公司、货代公司和工厂等各国际贸易相关单位,并配合相应的图片和单证,使学生能感受到比较真实的业务氛围,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网络教学的效果。通过模拟操作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毕业后才能更好地与实际工作接轨。
参考文献
[1] 郑贵庆. 高校数字化教学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10).
[2] 原玲玲.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
[3] 刘瑶.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网络外贸论坛的运用[J]. 电子商务,2009(11).
[4] 黄俐波,陈传显. 国际贸易网络与场景模拟研究[J]. 科技广场,2008(06).
作者简介:喻馨锐(1983-),女,汉族,新疆库尔勒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助教,英语专业文学学士,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及国际交往礼仪。
(编辑:刘影)
作者 喻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