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距「国际货币」还尚远

作者
作者

【摘要】为了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使人民币成为与美元等主要货币一样的国际货币,我国全面启动了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本文从人民币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现状从发,阐述了人民币距国际货币还相当遥远。

【关键词】国际货币 离岸金融中心 自由兑换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脚步的加快,央行 2010 年 4 月发布了《2009 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报告阐述了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等,反映出了央行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热情和决心,报告还指出,在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同时,还要研究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推动将试点项目由「货物贸易」扩大至「服务贸易」。目前,中国正在筹划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 ,扩大人民币在国际商贸中的使用是中国制定的一项战略,目的是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成为与美元等主要货币一样的国际货币。要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首先打造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那么,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切实地发挥人民币的功能,而不仅是进行贸易结算。实际上,人民币结算最重要的是结算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以及对它用人民币计价和交易。

就目前现状来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打造还在启动和推进的过程中。其中,香港作为人民币金融中心启动较早,其本身虽是一个成熟的离岸金融中心,而事实上,香港距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仍然有一定的距离。2010 年 7 月央行与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签署了修订后的《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该协议不仅为香港银行为收集的人民币增加了新的投资渠道,也为国内股市提供新的资金来源,同时还使整个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增加,这成为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有力保障,但要使其真正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还有很长的路。因为对于香港而言,人民币的自由化程度是其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最为重要的障碍。假如,人民币进入香港存在严格的限制也就是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那么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的规模及深度都是有限的。而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香港就无法获得市场所需要的足够人民币,更别谈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合理有效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价格。因此,这样香港人民币金融中心就难以充分发挥筹集人民币和为人民币进行融资的功能,最终影响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周边新加波、东京等亚洲离岸金融市场的竞争。

上海继香港之后也加入了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在上海洋山港建成之后,上海的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事实证明,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必然会大大增加贸易结算的要求,这也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这是把上海打造成为人民币金融中心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与目前已经是人民币金融中心的香港成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央一直强调要确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强两个城市的金融合作。一国有一至两个城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能难以接受。但我们借鉴美国的经验,就不难发现,一个较大的国家,是可以拥有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但是美国的这两个中心之间的定位是极其清楚的。例如纽约的华尔街以股票市场扬名,芝加哥则是以期货交易着称。但上海和香港就设立人民币金融中心的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使得双方合作的空间非常狭小。

截至 2011 年底,伦敦的人民币存款超过 1090 亿元,伦敦金融城正在努力打造人民币国际市场的「西方中心」。在这超千亿元的人民币存款中,客户存款 350 亿元,机构和同业存款 740 亿元。在零售银行方面,伦敦私人银行业务账户金额相当可观,存款总额超过 36 亿元,但目前提供个人开户业务的银行仍相对较少。我国,下一步还会在拉美和中东地区发展人民币贸易结算金融中心,除与拉美和中东地区的贸易公司进行新一轮接洽外,中国还在与英国及澳大利亚的公司展开谈判,希望扩大人民币在香港和新加坡以外地区的使用。长期的目标是将把发展人民币金融中心的努力扩大到与中国有重大贸易往来的所有地区。

由此可见,人民币成为全球结算货币还有个漫长的过程,而成为结算货币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当然对于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切实地发挥人民币的功能,而不仅仅是进行贸易结算。当前,从各地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表现来看,表现出市场规模小、交易品种少,甚至基本还没有触及到其业务核心。比如,在香港,人民币还没有真正成为企业主要融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要长足发展人民币金融中心是不可能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依赖人民币自由化的进程。实际上,人民币除了贸易结算可以自由兑换外,其通过其他渠道进入他国仍有严格的限制。

任何一种「国际货币」的确定,都需要以货币自由流动与货币自由兑换为基础,要使人民币成为可以被各国所接受的、用于储备的货币,就得有新的制度创新与突破,仅仅依赖当前的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发展各地的人民币金融中心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姜波克.国际金融[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宋鸿兵.货币战争[M].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盛明(1980-),女,江西九江人,九江职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助教,研究方向:金融国贸。

(责任编辑:李敏)


作者 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