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方融资平台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山西省不断推动地方融资平台的建设,以解决城镇化投融资难题。但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规模、及融资数额的不断扩大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何合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地方投融资平台规范发展,降低融资和债务风险,推动山西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山西省投融资平台运行的现状出发,在充分分析平台建设特点、存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并寻求新的融资渠道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融资平台运行机制 新融资渠道 风险控制
一、山西地方融资平台发展背景和概况
山西隶属中部地区,资源丰富,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煤炭及相关附属产业,一直以来发展模式比较单一和局限,经济实力更远远落后于沿海城市,其新兴产业、金融机构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据资料显示据资料显示 2012 年山西省财政收入 2650.4 亿元,同比增长 17.2%,财政收入增幅有所下降,但财政支出却稳中有升。城市基础设施要建设、人民生活质量要提高,都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撑。地方政府获得融资保障尤为重要。
山西省政府融资平台的建立为政府融资提供了一种好的途径,据资料统计截止 2011 年山西省太原市成立了 16 家地方融资平台,包括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山西省公路局、山西能源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等等,这些公司为山西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和强劲动力。
二、山西省地方融资平台运行机制及特点
(一)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注入机制
当前山西省融资平台的资本金来源包括财政资金,土地划拨,股权、国债资产,或是建立税收返还注入机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资的纯公益性重大项目,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各级税收收入及有关如路桥费等规费收入,由财政部门通过支出预算安排,注入到相应的融资平台。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方式
目前,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结构中主要还是以银行信贷为主,其主要形式为银行借入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融资租赁等。
三、山西省地方融资平台出现的问题及面临的风险
(一)政府融资平台投入项目收益低,还款周期长,还款存在隐患
银行信贷支持各类融资平台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政府担保,尽管平台公司利用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的市场化方式融资,但还是以政府第三方担保,土地质押,项目回购等来增信,造成项目融资渠道混乱,且大部分贷款被用于政府建设和民生公益性项目,运转周期长,收益率较低。
(二)财政收入有限,增长幅度出现不稳定
前面提到在总体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山西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且很多融资以土地为抵押也会带来系统性风险,如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卖地收入高增长难以持续,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三)风险管理难落实,后续监管跟不上
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很不明朗,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对各类融资平台的负债状况的掌握不够清楚和明确,后续的监管显得被动和效率低下。
四、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的对策探讨
第一,明确融资平台参与主体资格,转变政府职能,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理顺、整合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减少政府乱投资行为的发生,避免承担过重的公共开支负担。
第二,建立现代融资平台企业制度要明晰政府投融资平台产权关系,建立清晰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公司的「责、权、利」。
第三,提高融资决策的科学性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源,融资方案应当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将诸如城投公司,城建公司等以政府信用支持形成的平台公司的财务条件与山西省政府的债务负担水平结合起来考虑,将平台公司债务纳入政府债务的口径。
第四,地方融资平台中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是有限的,满足不了资金需求,鉴于此我们更应积极寻求其他融资渠道:
一是债券融资。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券主要是国债转贷或中央代发,目前我省尚不具备发行市政债券的条件,但我们可以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关键是进一步加快我省经济发展,完善金融市场,为以后发行地方债券做好充足准备。
二是信托融资。发展信托市场,资金要投向经营良好,回报率高的项目,避免承担承担更大的风险。
三是股权融资。地方融资平台利用股权融资具有相对优势:融资的成本最低,是筹资风险小,有利于完善融资平台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信息披露,规范公司组织结构,监督公司资金运用。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应作为山西省政府融资平台在新形势下的战略选择。
第五,创新地方融资平台融资方式。BOT 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TOT 即移交——经营——移交,它指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将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和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管理;投资人在一个约定的时间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和得到合理的回报,并在合约期满之后,再交回给政府部门或原单位。
PPP 即公共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
第六,总结。山西省政府可以将有收入来源的城市资产和效益较好的其他国有资产进行项目包装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盈利水平、适应市场机制的优质资产作为采用创新融资方式融资的基础。太原高铁南站项目建设曾计划依靠发行「城投债」融资,后来改为 BT 融资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创新融资方式,才能引入更多的资金,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更多的支撑和便利。
参考文献
[1]张霓.辽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与融资方式创新[J].辽宁经济.2012.04.
[2]杨国海:地方政府城市建设融资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
作者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