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作者
【摘要】以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不仅是制度结构、产业结构、减排技术和能源技术的创新,而且还是人类生存以及发展观念的重大改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以及能源问题已经开始逐步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如何科学并且合理地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了当今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本文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深入地探讨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 能源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各个国家对能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由于碳基能源的泛滥使用,造成了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最终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出现,能源滥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依然会受到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仍然对传统的碳基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像二氧化碳这类温室气体还将会继续排放,这给全球的环境带来更为严重的考验。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西方国家提出了“低碳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未来的几十年当中,我国将继续处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非常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依靠以煤为主的传统碳基能源结构,这就使得能源的利用率低下与能源的供应紧张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逐步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以便于能够对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低碳经济发展是一项较为系统性的工程,即使是最先提出低碳经济学的西方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由此看来,中国如果想实现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也一定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从短期低碳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将会面临很多的挑战与困难。
1.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性因素就是技术创新,然而在我国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这些困难包括:
(1)我国较大规模的低碳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于我国政府部门所发放的政府款以及有关国际机构所发放的贷款及捐款,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形成比较稳定及科学的政府投入体系。低碳技术的项目研发缺乏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这就造成了低碳技术研发中资金不足现象的出现;
(2)低碳技术的研发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且完整的政府支持机制。虽然我国有关机构已经制定并且实施了一些有助于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政策,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这些机构所出台的优惠政策尚且不够完善,大部分的优惠政策名存实亡,还有一部分并没有切实的实施起来。
2.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无法有效地改变能源结构
近些年来,我国的能源损耗持迅速增长的状态,标准煤的消耗从2000年的1.8亿吨已经增长到了2007年的26亿吨左右。根据有关专家推测,在短期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耗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估计到2020年标准煤的使用量将突破50亿吨。我国的能源消耗当中,占比重最大的是煤炭,煤炭的燃烧大大的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国。由此看来,我国在環境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极为严峻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
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分析能够很容易的发现,我国的产业结构十分不合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第二产业依赖性太强,工业发展尤其是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偏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虽然耗能很小,但是我国的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所占的比重也很小。在我国工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当中,建材、钢铁、电力以及有色等耗能较大的行业发展过快,造成我国能源利用率过低。与此同时,我国依然存在着许多能源利用率偏低、工艺设备非常落后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受到当地有关利益的维护,使得他们无法停产来调整产业结构,导致一些地区依旧存在较为严重的低效率、高消耗和高投入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必须尽快的淘汰这些落后的企业及其设备,优化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并不断的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率。
4.难以消除“锁定效应”的短期影响
虽然我国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制造业基地,然而我国的制造业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近几年来,制造业迅速的发展并且规模得以扩大,但大多数制造业都是对一些常规技术的复制。此外,一旦一些大件消费品、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技术和资金大量的投入,它们的使用时间一般都会在十五年以上,而且在使用期间不能够轻易的废弃和淘汰,具有极强的“锁定效应”。由此可知,及时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避免企业技术和资金锁定效应的制约,是目前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种类统筹规划,不断的促进并鼓励企业技术的创新。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对策
通过对我国国情的分析发现,只有不断地将新型工业化推进向前,及时的转变我国企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更好的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低碳经济的研究与提出,不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更是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应该及时的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时机,按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要求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开辟出一条既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又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现代化工业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控制碳的排放;(2)提高能源的利用率;(3)改善能源的消耗结构。详细的来讲,控制碳的排放不仅包括建设生态碳汇,还包括捕获二氧化碳技术。建设生态碳汇是指保护人工湿地与自然环境、提高森林的覆盖率等等,能够从根本上吸收二氧化碳,充分的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碳汇建设更为有效的是二氧化碳的封存以及捕获的技术,二氧化碳的封存及捕获技术已经逐渐的成为当今国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研究热点与重要策略。
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经济实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从城市经济建设出发,建设低碳城市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所以,要从城市的经济建设出发,对经济发展较快、碳排放量较大、耗能较大的城市进行低碳城市的改建,以控制城市经济发展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目前我国已经打造出一些低碳城市,比如上海,其他城市在建设经济时,要探索出适合本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特别是在循环经济发展良好与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建设当中,应建立起低碳城市的示范区域。
2.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实施
现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为低碳事业而不断的努力,低碳经济是以低碳技术为支撑的,也就是说实现低碳经济的前提就是低碳技术。因此,我国应该通过自主创新来研究并开发碳封存与捕获技术,开发并应用绿色消费技术、能源再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等,将先进的技术充分的应用在节约能源的工作当中,不断地加强清洁生产以及清洁循环的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确保能源的安全供应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电能的使用方面,应该将包括太阳能、风能等低碳技术推广开来,使人们的生活广泛应用低碳设施,比如环保型农业、清洁燃料等。
3.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正是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低碳经济才得以提出,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不断的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应建立起有关保护环境的国际交流体系,推进政府部门和国际机构参与扶贫和环保等方面的沟通和合作,使国际各国之间的环保意识达成一致,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4.建立适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
只有合理地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够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制定出有效的政策与制度,建立起有利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向国外的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他们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切实的展开能源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且科学的能源法律体系,从根本上将能源发展的战略贯彻实施。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快修改及制定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法规,更深层的开发低碳能源,推动我国能源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能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遏制不断增大的能源需求,并且能够通过低碳设备和技术的改造和发展,为我国国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我国必须不断地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艳,赵立雨.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低碳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2]曹建华.上海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路径的框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
[3]温小青,葛大兵刘,秋琼,刘爱军.我国小城镇低碳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与解决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
[4]叶依常,黄明凤.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8).
作者简介:屈小丽(1979-),女,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
作者 屈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