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 亿元

《人民日报》3 月 24 日消息,自 1998 年实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至今,我国收缴的维修资金在 5000 亿元左右。但是,这笔钱申请手续繁琐,不易拿到。一方面小区维护急需资金却无法筹措到位,另一方面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申请手续繁琐复杂,本该属业主所有的巨额专项资金在银行「躺着睡大觉」。
点评:当初,我国决定收取住宅维修专项资金初衷是「用之就取」,决不允许拖延。因为住宅必须保障安全的可靠性,比如,梁柱维修不能等,一等不仅要延长危险时间,还会增大内里更多的腐蚀和损坏,反而进一步增大住宅危险,甚至导致楼房倒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电梯损坏也要及时维修不能等,特别是高层建筑电梯坏了等于寸步难行;电力、消防设施损坏也不能等,一等就会事故多发等。
令人遗憾的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从申请到拨付时限较长,既要经过有利害关系 2/3 业主(业主数量和建筑专有面积均超过 2/3)同意,还需一定时间的公示,加上现场查看和电话核实业主情况,以及竣工验收等系列程序,才能进行维修资金申请使用备案和资金拨付,整个流程时间较长。
一边房子急等着钱维修,另一边维修资金迟迟拨付不下来,有些耗不起的业主只能自掏腰包。这种情况无疑是不正常的,背离了征收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初衷。提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率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提高使用率,就要改革现行的维修资金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之处。
住宅专项维修金「睡大觉」需要用先进管理制度「喊唤醒」,民众以安全为天,政府以民众为天,无缝对接保障住宅安全是政府住宅维修资金执政的责任。这就需要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各小区住宅「体检」,该维修的及时维修,该公布的及时公布,全程接受民众监督,大家还有啥话说呢?如果赖政懈政拖延不修,那才让人怨言不断。当然,也可以广泛征求民意出台《住宅维修资金紧急维修办法》和《民众监督办法》,让紧急维修与民众监督同行,再出台《住宅紧急维修不力问责办法》进行问责倒逼,这就激活了官方的住宅「体检」、及时维修和把钱花在刀刃上,住宅维修专项资金也就不会「睡大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