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纳税人避税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避税的理论知识,其次提出了避税的原因和后果,再次给出了反避税的策略,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纳税人 避税 反避税
一、引言
市场经济下经济主体利益边界的明确性使得广大纳税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税收利益的保护,同时由于依法治税力度的不断加强,纳税人为了减轻税收负担往往逐渐放弃了偷逃税的违法手段而更多地采用了避税方法。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难用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语言對它作出界定。通常,避税可以认为是主体纳税人采取某种税务法律法规上的漏洞或不明确之处的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金额。虽然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不具有欺诈性质的避税都是合理的,但是这种避税依旧是对现存法律的逃避。避税是对已有税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缺陷所作的一种独特说明,它说明了现有税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特征。
二、纳税人逃避税收的原因
避税问题已成为税收征纳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这一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其原因如下:
1.首先主要与税收法律制度安排有关,反避税制度存在着天然缺陷。由于我国现存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税收管理中的漏洞,这种漏洞很容易被纳税人利用,另外就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导致以前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和现存的经济情况不相适应的情况,也就是说相对滞后,这样也会导致新的避税的发生。
2. 选择和运用税收管辖权的时候,以及征税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别,造成了税务的不公平性,给纳税人的避税行为提供了天然的外在条件。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政绩压力,他们对于反外资避税方面的事情积极性不是很高,甚至有排斥行为,这也纵容了跨国公司避税的嚣张气焰。 譬如说,跨国公司常常利用中国现实法律法规的漏洞为避税找到借口,中国在反制避税方面采取的是相对比较温和的态度,而缺少采取强硬的“铁腕”政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公布过一家因避税而被查处的跨国公司的名字,从全世界来看,跨国外资公司的避税问题也并非只有中国独有,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所以,越是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国家,越是避税最严重的地方,才越应该重视反避税工作。
3.纳税人受到利润的驱动,才会导致疯狂的避税。根据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人的本质都是经济人,受利润的驱动,自己的行动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为首要目标,所以纳税人会利用税收中各种法律和法规本身存在的漏洞进行避税,使纳税人的主观避税愿望能够通过对现有政策的不足之处的利用得以实现。
三、纳税人避税产生的后果
尽管合理避税是纳税人为减轻税收负担而采取的一种合法或者至少是非违法的手段,是纳税人运用税收政策,合理的规避税收降低税负。避税与违法的偷税漏税在法律特征和后果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针对缴纳税费的人来说,合理避税的前提是,不违反税法法律法规。换句话说,不同的主体的纳税人对国家税法规定的条款理解是有差异的,有些纳税人主体对税法理解深刻,就能充分利用税法的条款规定为企业合理降低税收负担,而有些纳税人故意利用税法漏洞,去恶意漏税,这样就可能会给国家和自身造成损失。具体来说,纳税人的避税行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避税首先是对国家的影响,使国家财政收入大量减少,侵害了国家的财政利益。因为政府是社会公共品和公共福利的提供者,这些东西需要税收来做担保,没有足够多的税收,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就形同虚设,所以税收直接决定了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避税等于在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储备,削弱了国家的自我防范能力,长久的看,会造成国家的不稳定。
2.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纳税是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纳税的义务对所以纳税人都是一样的,由于有个别企业法人的漏税行为的发生,导致了其他企业会产生情绪,或者会引导其他企业也跟着避税,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严重的话会造成国家的经济衰退。
四、解决不合理避税行为的策略
为了对付不合理的避税,消减这种避税为国家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策略。这些策略如下:
1.加强税务领域的立法,并强化并弥补现在的法律漏洞。我们通过召集税务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制定适合我国发展的税务法律法规,并对现存的法律制度进行诊断,找出有漏洞的地方,同时也找出与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符的地方,进行修改和完善,坚决抵制不合理避税的发生。
2.提高我国税务人员和纳税人的素质,通过教育和宣传培训的方式来教育广大的税务工作者和纳税人应该遵纪守法,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树立纳税光荣的意识。
3.税收的征收和税种的设置要科学合理,不然的话会挫伤纳税人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对税法的税种进行评估和调研,结合发展的实际,制定出合理的税种,并保证各税种之间合理的配比。使得税务的设置公平有序透明,这样可以激励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五、结论
综上所述,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其调控目标自然与国家的总体经济目标相符合。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是传统的四大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因此,它们也往往成为重要的税收调控目标。所有我们一定要认清避税的害处,即使避税也要合理避税,因为税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极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健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们坚信税收制度会越来越合理。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J].《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2]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山西经济出版, 1998年版.
作者简介:赵惠娟(1989-),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研究方向:财政学。
作者 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