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作者
作者

  摘要:国际结算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课程的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在结算业务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但是国际结算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获得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操作,结果导致学生毕业后空有一堆理论,不知如何运用。而项目教学法以应用为目的,以提升贸易人才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重技能操作,重实践教学。
  关键词:国际结算;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223-01
  
  1、国际结算进项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1)由国际结算课程性质决定的。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高职高专学生毕业时必须能够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而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结算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如何开展国际结算及其风险管理综合能力的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国际结算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课程的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在结算业务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但是国际结算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获得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操作,结果导致学生毕业后空有一堆理论,不知如何运用。而项目教学法以应用为目的,以提升贸易人才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重技能操作,重实践教学。
  (2)项目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国际结算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而项目教学法在近似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企业真实的操作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工作法,由学生自己按照各种结算方式的流程,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所有知识点。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采用项目教学法是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途径。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但目前以知识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所致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毕业后却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与许多院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市场的用人需求有很大关系。而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追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寻找结果的途径,学习的重点在与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结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相应的技能,而且更重要的让学生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
  
  2、国际结算进行项目教学的具体设计问题
  
  (1)该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总体设计思路是,引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理念,重构教学体系,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明确工作任务,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课程内容突出对各种结算操作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取,同时兼顾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把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再学,教、学、做一体化。
  (2)项目设计的原则要遵循典型性并使项目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设计一些脱离实际的项目,要利用那些发生在实际业务中的真实、经典的项目,让学生扮演项目进行中的角色,能够积极参与项目过程。
  (3)项目工作场景的创设,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①在教室布置工作场景;②应用多媒体,如投影仪等设置工作场所;③带学生到实训基地。
  (4)具体项目的设置:国际结算的方式如汇款、托收、信用证等是目前国际贸易过程中普遍使用的结算方式,可以将这些结算方式设置成一项目,让学生分成小组,成员分别担任进口商、出口商、进口地银行和出口地银行的角色。
  以汇款操作项目为例,首先给学生一个任务,比如美国A公司通过票据汇款1000美元给中国境内的B公司,要求学生自主搜索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总结出现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以学生为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针对出现的应用型知识进行讲解,比如汇款的流程是什么,票据如何填写。到此学生已经有了系统性的知识,在通过模拟实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过程有条件的话组织学生到银行的国际结算部顶岗实习。
  这种教学模式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再学,把教、学、做一体化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教中学体现了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通过学中做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做中再学体现了与企业合作的开放性。
  (5)项目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是学生自评,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的教学环节中去,体现出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学生评估由自己做出的成果,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在下~个项目中就会自动成长;其次是由各小组成员根据每一组员对本组活动成果所做出的贡献和实际表现进行互评;最后是由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点评的过程既是反思和提高的过程,也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对国际结算课程来讲,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处理相关业务问题的能力、技能和技巧,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在实践操作中,老师在对学生项目完成的结果进行评析的时候,一方面要对学生的成绩予以肯定,如给成绩较好者予以分数上的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过程;另一方面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予以纠正,起到总结经验教训的目的。最后,老师对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将三种评价成绩量化,给出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评价。
  
  3、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从教师方面看,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因此,一次性的校内理论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师对实践能力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室走出学校,建立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重要的是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或者以学校的挂职锻炼政策为平台,在结算业务比较多的银行实习。又如鼓励专业企业实习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将工作任务与系统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因此教师在实践方面的能力要与时俱进。
  (2)从学生方面看,项目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学生要意识到自己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是真正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积极地参与项目,提高学习能力,开拓知识面,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加强自学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3)从教材方面看,现行的大部分国际结算教材是根据理论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编写,不完全适合项目教学法对教材的要求,因此不能够完全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知识自行设计教学,有条件的话可以针对项目教学法编写专有讲义。讲义应体现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并重的理念,能对学生的项目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
  (4)从国际结算的实习基地看,国际结算的主要业务在银行,为了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过程有条件的话组织学生到银行的国际结算部顶岗实习。但是因为银行的工作性质本身具有很高的保密性,组织学生大批量的去现场实习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运用实训室的专业实习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其次,学校可以与当地的金融企业签订长期的实习协议和保密协议。
  (5)項目教学法的系统性建设。如果国际结算的前导课程(如国际金融)和后续课程(如外贸制单)或者其他相关课程(如西方经济学)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独国际结算进行项目教学法,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生疏或者不适应,因此国际结算实行项目教学法是一个体系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各方面进行长期的准备和尝试。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2]徐国庆,项目教学开发的核心技术,职教论坛,2005,(7)
  [3]易银飞,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2009
  [4]吕忠宝,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J],科技信息北京,2007,(2)


作者 任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