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状况面临着严峻挑战。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着正确的认识,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对我国国家安全现阶段形势有着客观、正确的判断,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对国家安全内涵及我国面临的各种威胁理解不够全面与深刻,欠缺必要的防范意识;对于国家安全的法制意识较为薄弱,行动意识较模煳;对于国家安全及其维护的相关知识有较强的学习意识;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亟待加强。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153-03
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90」后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状况对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笔者对「90」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现状开展了调查与分析。
1 概念界定
《国家安全学》对「国家安全」概念的解释:「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
而以国家安全意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的并不太多,不同学者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其中,罗迪对国家安全意识的概念如此界定:是人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情感态度、认知以及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具备的观念意识的总和,是世界观、道德观、政治观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综合这些文献资料,结合现实,本文笔者认为国家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态度与认知,及其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行动意识、法律意识、学习意识的集合。国家安全意识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概念理解、事实认知、形势判断、价值取向及主观预期等。
2 调查对象与方法说明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问卷调查选取了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川渝两地六所高校的 800 名「90」后大学生,发放问卷 800 份,回收 718 份,有效问卷 716 份,有效回收率为 8975%。调查对象中,男生 487 人,女生 229 人;党员 105 人,团员 608 人,群众 3 人。访谈调查选取了 30 位学生来进行。基于国家安全的内涵,多元文化背景与中日中美多方局势复杂化的现实,我们从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内涵的理解、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对目前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对我国国家安全存在的威胁的认识,对维护国家安全影响因素的认识,对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学习意识、法制意识、行动意识等方面来开展现实调查,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与当前严峻的政治局势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与探讨。
3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调查结果
3.1 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知
调查中,96.79% 的学生都选择了国家安全非常重要,关系到国家与人民的生死存亡,有 2.93% 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有 0.28% 的学生认为只在战争年代重要,在和平年代无所谓,具体情况如图 1 所示。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2 对国家安全的理解
学生对国家安全概念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就是国家主权完整,国家利益不受到侵犯。对于国家安全的内涵,有 69% 的学生认为国家安全包括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各个方面,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内涵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已经认识到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元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国家安全内涵已不仅仅是政治与军事安全,国家安全涵盖到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同时,有 31% 的学生对其内涵的认识只针对其中的几个方面,认为国家安全只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环境安全等几个方面,这说明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内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对于国家安全内涵的各个要素哪个方面最重要,有 25% 的学生选择了军事安全,有 21% 的学生选择了政治安全,17% 的学生选择了经济安全,有 15% 的学生选择了文化安全,有 6% 的学生选择了科技安全,8% 的学生选择了信息安全,8% 的学生选择了环境安全。
由图 2 可见,对于国家安全内涵的各个方面,学生关注度最高的依然是军事安全,其次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紧随其后,而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科技安全则相对靠后。
3.3 对目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与认识
对目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有 480 人选择了 B 项「面临一定的威胁,但还是比较安全」,占总人数的 67%,有 122 人选择「不太安全,形势复杂」,占总人数的 17%,另外,分别有 57 人选择 A 和 D,即「很安全,形势乐观」和「很不安全,时刻面临各种威胁」,各占总人数比例的 8%,具体情况如图 3 所示。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国家安全形势能够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同时,对国家安全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对我国所处的复杂形势和面临的威胁有一定担心,但也仍有少部分学生对安全形势过于乐观。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少部分学生对于安全形势缺乏必要的了解与思考,有个别学生表示:即使是在钓鱼岛问题引发中日局势日渐紧张的阶段,我国国家安全也不必担心。
此外,在我国所处的安全威胁方面,问卷调查中该题目为多项选择题,调查结果如图 4 所示,在学生眼中所看到的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安全威胁,634 名学生选择了军事安全,541 名学生选择了政治安全,448 名学生选择了经济安全,392 名学生选择了环境安全。
而选择文化安全、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三种安全威胁的学生则相对较少,319 人选择文化安全,256 人选择科技安全,207 人选择信息安全。这反映出大学生对于我国所面临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的安全威胁有着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中日局势日益紧张的阶段,学生对军事安全威胁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在访谈中,不少学生都谈到,最关心也最担忧的是所面临的军事安全威胁。对于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这两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也较为关注,但是,对于文化安全、科技安全及信息安全威胁则关注度较低。
此外,「近年来在我国非常流行的日韩影视作品、服饰、饮食文化,对我国国家安全是否有影响」,有 33% 学生认为肯定有影响,有 50% 认为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产生根本性的威胁,17% 的学生认为完全不用担心,不会有影响。对于文化安全、科技安全及信息安全威胁的具体内容理解不够全面与深入。
3.4 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3.4.1 责任意识
在「大学生是否有责任主动维护国家安全」的问题上,98.3% 的学生都表示维护国家安全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为国家安全贡献绵薄之力,只有 1.7% 的学生认为维护国家安全离自己很遥远,维护国家安全应该是政府部门、国家安全机关的责任。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
3.4.2 忧患意识
从前面图 3 可知,92% 的学生都认识到我国目前面临有安全威胁,绝大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对我国所处的复杂形势和面临的威胁有一定担心。
3.4.3 防范意识
调查中,有 49.1% 的学生认为自己身边并不存在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11.4% 的学生认为身边存在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39.5% 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有可能存在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而有 33.3% 的学生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威胁国家安全的事件,事件集中在反日游行的打砸抢事件、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发送的反动言论信件、藏独疆独势力的一些宣传等。41.67% 的学生曾经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收到过法轮功组织等敌对势力的反华反党言论,收到过这些言论宣传的学生,大部分对这些别有用心的言论持「看看并不会影响自己」的态度,并且,部分学生在此题目上表现出曾收到反动言论,但在上一题中却认为自己没有遇到过威胁国家安全的事件,说明警惕性不高。
对于这种言论的危害,有 16.8% 的学生认识到法轮功组织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进行反华反党宣传等对我国国家安全会造成严重危害,有 58.3% 的学生认为可能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有 16% 的学生认为不会有危害,另有 89% 的学生则选择了「不清楚」。以上这些,表现出当前大学生对于我国国家安全的防范意识还较为欠缺,对身边可能存在的国家安全隐患,防范意识很不够。
3.4.4 法制意识
我国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制度保障相对缺乏,只有《宪法》、《国防法》、《国家安全法》涉及国家安全。调查中,有 28% 的学生表示没听说过《国家安全法》,57% 的学生表示只是听说过,但并不清楚这一法律的内容,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相关法律规定的了解知之甚少,关于国家安全的法制意识薄弱。
3.4.5 行动意识
关于「如果你遇到威胁国家安全的事件,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26% 的学生选择了「应该立即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21% 的学生选择了「立即报告学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39% 的学生选择了「应该报告,但不知道怎么做,找谁报告」,13% 的学生选择了「知道该报告,但怕被报复,所以就不敢报告」,1% 的学生选择「找自己信任的人商量再做决定」。
对于「如果你遇到不明身份的人在公众场所(如公交车)进行反动言论宣传,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15% 的学生选择了「立即站出来制止」,38% 的学生选择了「报警,请公安部门处理」,25% 的学生选择了「置之不理,自己离开」,22% 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怎么办,原地观望」。
由以上两项结果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知道应该采取行动,具有一定的行动意识,但是对于具体行动方面则较为茫然。
3.4.6 学习意识
关于目前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现状,大学生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87.5% 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国家安全知识及意识方面需要加强,愿意学习。25% 的学生则认为目前所在高校没有开展国家安全意识教育,75% 的学生表示目前自己所在高校的教育已经包含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而认为「学校教育已经包含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学生对教育现状的评价,具体情况如图 5 所示。
由上图可见,仅有 7% 的学生认为已经做得很好,32% 的学生选择良好,37% 的学生选择一般,16% 的学生选择较差,另有 8% 的学生则选择了极差。这反映出目前学生对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满意度较低。
此外,有 66% 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专门开设课程来进行,25% 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并且,学生对教育形式也提出了很多建议。
4 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进行了分析总结,总的来讲,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亟待重视并加以改善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现状,得出以下结论:
4.1 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着正确的认识,并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都有着正确的认识,能够将国家安全与国家、人民的生死存亡紧密联系,并且,能够认识到在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安全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同时,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维护国家安全都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意识,愿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绵薄之力。
4.2 大学生对我国国家安全现阶段形势有着客观、正确的判断,同时有较强的忧患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国家安全形势基本上都有客观、正确的判断,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局势盲目乐观,认识不够深入与全面。而且,大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的忧患意识。
4.3 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内涵及我国面临的各种威胁理解不够全面与深刻,欠缺必要的防范意识
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内涵的理解基本正确,但部分学生表现出局限性与片面性。在中日局势日趋紧张的现阶段,学生对军事安全威胁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对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视程度高,而对于文化、科技、信息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我国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认识不够全面与深刻。同时,由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加之教育引导不够,大学生的国家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欠缺。
4.4 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法制意识较为薄弱,行动意识较模煳
大学生对于已有的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制度知之甚少,对于应有的法制建设缺乏思考,这说明他们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制意识薄弱。而他们有爱国热情,希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有一定的行动意识,知道应该为维护安全努力,但在具体的行动内容上不知所措,行动意识较模煳。
4.5 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及其维护的相关知识有较强的学习意识
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有强烈的学习愿望,目前学习的途径单一,效果不好,他们支持专门开设课程开展学习,针对国家安全知识的教育方式提出了诸多建议,也希望从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与能力,这说明他们对于国家安全及其维护的相关知识有较强的学习意识。
4.6 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亟待加强
多元化文化背景、多元化价值观、高速发展又日益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安全问题本身的敏感性、复杂性,使「90」后大学生在国家安全问题上表现出有热情关注却又无所适从的矛盾,也存在诸多的困惑。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形势不容乐观,学生满意度低。这说明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罗迪.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1),6.
[3]杨海东.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弱化的成因探析[J].才智,2009,(33):20.
作者 何莎莎 王天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