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研究及应用

摘 要:建设工程项目由于工期长、投资大,组织关系复杂等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尤其是施工阶段出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该阶段的风险管理显得极为重要。以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为研究对象,以承包商的角度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理论和模煳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找出对项目影响最大的风险,为工程项目总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最后,在某实际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运用上述分析,指出施工阶段风险的防范重点,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风险管理;施工阶段;综合评价;熵权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16102
1 引言
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所有干扰因素。项目进行中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有时甚至会造成工程建设的中断或报废,造成最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施工阶段的风险最大,由此施工阶段的风险预测管理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仅从承包商角度分析其可能遭遇的风险,对粗步辨识出的发生可能性较大的风险因素,再应用熵权理论进一步分析其影响程度,寻找其中对工程进行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提前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小承包商的可能损失。
2 风险管理的程序
风险管理是一门研究风险发生以及风险评价和控制的新兴学科,包括对可能的潜在意外损失进行辨识、估计、预警和评价,并根据分析结论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避免或减小人员和财产损失。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具有管理学组织、协调、计划、控制等基本的内容,因此可以采用管理学的多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同时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普遍性等特点,使风险管理的具有了单独进行研究的必要。
在进行风险管理时,我们通常按照图 1 所示程序进行分析和处理,主要分为如下四步:
图 1 风险管理全过程流程图
(1)风险识别:指对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收集,分类整理,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在实践中通过广泛的调查,对各种风险源产生的各种影响项目执行的倾向和作用进行全面调查和推测,初步估计这些作用可能造成的损失。
(2)风险估计与评价:在前者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学的各种分析方法,分析全寿命周期内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各因素发生可能性高低和发生后对应损失的多少,依据分析结论,对各风险因素排序。
(3)风险应对:根据风险分析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或者尽可能减少风险发生后带来的损失,力求保证企业的最大效益。
(4)实施后评价: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反馈措施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做必要调整,项目结束后还要对实施的总体效果及与预计差异进行对比和评价。检验风险分析的效果,并为今后的风险管理工作积累数据资料。
2.1 风险识别
本文主要针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可能遭遇的风险,做承包商方的风险管理。按照风险管理的程序,首先要对目标项目在施工阶段可能遭遇的风险进行识别。
由于工程项目建筑周期长、涉及投资金额大、相关人员众多,潜在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杂,致使承包方可能遭遇的风险多种多样。在表 1 中,列举了承包方在施工阶段可能遭遇的常见风险及来源。
2.2 熵权法评价
在对各风险因素的分析过程中,由于各评价指标的作用、地位或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必须根据其重要性程度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在本研究中权重的不同反映重要程度的影响不同。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方法,有主观和客观两大类。主观赋值法,如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模煳统计法等,有较强的解释性,但不够客观。而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均方差法等客观赋值法,虽然能计算出较高的精度,其运算结果却很难作出明确解释,甚至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因此,本文结合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作出综合评价,提高结论的可信度。具体分析计算步骤如图 2 所示。
2.2.3 计算综合隶属度
熵权并不能代表决策中的实际权重,它只代表各指标给决策者提供的信息量的多少。熵权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指标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决策者应重点考虑,反之,则权重越小。当权重为零时.说明要反映的指标值在各个方案中相同.在评选中可以忽略。
计算得到的综合隶属度越大,说明该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越大,是重点进行防范的对象。
3 工程应用
3.1 工程概况
现以某工程项目为例,分析该项目在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重点。该大厦是由 29 层的写字楼,26 层的酒店和 5 层的大型商场组成。总投标报价是 5792.71 万元,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 4 万余平米,为高层商住综合建筑,功能涵盖地下停车场、大型商业、商务酒店、写字楼和住宅为一体。
3.2 评价指标确定
虽然施工阶段风险的因素很多,本文针对该工程中可能面临的几个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第一,由于该大厦属于高层结构且造型独特,所以需要经常采用新工艺和新的技术方案解决实际碰到的难题;第二,施工场地位于高校侧门旁且场地狭小,所以人材机的供应遇人潮高峰也会供应不及时,并且存在很多安全事故隐患;第三,该大厦项目工期为 2 年零 4 个月,材料涨价的风险也比较大,另外关键人员的离去也会带来更大的成本。
故在大厦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指标归纳如下:施工技术困难及新工艺;施工事故隐患;材料质量、材料涨价;人、材、施工设备供应不及时;关键技术人员的选择。这些风险因素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工期,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等方面,取这四个方面作为衡量影响因素的关键性评价准则。即:质量;工期;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根据评价准则分析上述各影响因素的关键影响,建立施工风险评价矩阵。
采用专家调查法来确定各风险因素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影响,找出应进行风险防范的重点。按评价指标对工程项目的全局影响进行评价,评价结论用{很大,大,一般,较小,很小}来表示,其对应的分值分别为{5,4,3,2,1}得到该工程施工风险的评价情况如下表 2。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施工事故隐患对该施工项目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施工技术困难及新工艺和关键人员的选择,材料质量、材料涨价和人、材、施工设备供应不及时对施工项目的影响最小。针对该结论,承包方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例如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与训练、安全检查、作业标准化和合同管理;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制定多种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合理安排大型机械施工时间。
目前该项目的建设已完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以上分析,采取相对措施,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承包方利益的最大化。
4 结语
本文对承包方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综合运用专家调查法、熵权法等研究方法,精准的数据结论给承包方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工作重点,但在实践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
(1)在施工阶段风险的发生具有客观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上,就会有其各自不同的种类和表现形式,而本文只是从一般建筑工程的角度出发,对风险的特点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研究,没有考虑风险在不同工程上表现的差异性,因此在对不同工程的借鉴参考价值有限。
(2)在风险管理的第一步进行风险识别时常常需要借助人的主观判断,因此不可避免会造成一定的偏漏,而这一步的分析对后面的评价工作至关重要,如何全面系统的辨识出所有潜在风险因素,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3)风险评价在运用管理学的各种分析模型计算分析时,往往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才能够表现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而我国建筑企业乃至各级相关管理研究部门在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归纳、分析、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通过加强对风险管理知识的推广和重视,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因素调查基础数据库,将有助于达到更好的风险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洋.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08,15(11).
[2]程启月.评测指标权重确定的结构熵权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7):12251228.
[3]惠彦涛,李瑞.熵权在建筑设计方案模煳优选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0(13).
作者 熊征 周勇 周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