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

作者
(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山东 济宁 272000)
摘 要:就如何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原则;内容;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173-01
1 引言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程序。
2 內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的管理部门需要准确、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便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作出正确的决策;股东、债权人及其他有关各方也需要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借贷等决策。
(2)堵塞漏洞,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制约企业财产物资的采购、检验、计量与记录、入库、保管、维修、领用、发运和报废等各个环节,有效地制止浪费,防止各种贪污舞弊行为,从而保证财产物资及相关记录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就是要确保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各经济发展时期与阶段的方针和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企业的经营方针与计划,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第二,适应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第三,规范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要符合并体现会计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第四,科学性原则。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科学合理,以使所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便于操作和执行;必须利于控制和检查,有了解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同时要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
4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4.1 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为了有效控制、控制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进行,明确责任,防止差错和舞弊,保证经济业务的顺利进行,保证会计资料质量,必须明确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4.2 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
一是决策和执行的程序应当明确,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决策和执行的程序中应当体现决策人员与执行人员之间能够相互控制、相互制约,既要防止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4.3 进行财产清查
通过财产清查,改善经营管理,保护财产的安全与完整;通过财产清查,可以确定各项财产的实存数,以便查明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并查明不符的原因和责任,制定改进措施,做到账实相符,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4.4 内部审计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以使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资料的审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
5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5.1 会计凭证要素不全
主要是记账凭证的主管人员印鉴不全,原始凭证要素填写不全,如购货发票缺少品种、数量、单价要素,住宿费、餐费发票缺少日期要素等。
5.2 不相容职责未分离
《会计法》第21条明确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但有的企业以人员精简为由,让出纳人员兼管报销工作,财务专用印鉴也由出纳一人保管,严重违反了《会计法》的规定。这种做法不但容易造成工作中的差错,而且为职业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5.3 往来账目管理混乱
有的企业为了满足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将往来科目当作万能科目,将潜盈、潜亏以各种名目长期挂入往来科目不作处理;有的对外投资项目由于被投资企业破产倒闭,已完全不可能收回投资,也挂往来科目;债权债务中有的明细科目几年都没有变化,也不根据年限作相应调整和处理,这些做法导致账务严重不实。
5.4 物资采购管理不善
有的企业不按照生产需要安排采购,造成了物资积压浪费,加重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有的企业材料入库、出库手续不全,材料管理部门长期不与财务部门对账。企业领导纵容财务人员长期不作账务处理,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5.5 成本费用管理不严
许多企业乱挤乱摊成本现象严重,如将应列入资本性支出的固定资产列入生产成本,将应列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的费用也列入生产成本;费用分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企业费用分配方法前后不一致,有的企业甚至出现同一会计人员对同一情况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法。
5.6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未及时更新
企业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都是为那些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设计的,对新增业务、不经常发生或未预料到的业务类型可能没有控制能力。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之中,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可能会削弱控制制度的控制力,甚至使内部控制制度失效。
5.7 人员素质低
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人建立的,还要由人来执行,企业人员素质是决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员工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未能达到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内部控制程序或措施误解、误判,那么,即使内部控制制度再完善,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同理,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要按照管理人员的意图运行,不能防止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行为。
6 提高内控会计制度有效性的方法
6.1 加强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是指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能对前面已完成工作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6.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一要抓好关键人,如分支结构负责人和财会部门负责人;二要把握住关键部位,如审批、资金调度、交接手续、电脑操作密码等;三要管好关键物件,如重要发票、银行票据、印鉴等;四要控制住关键岗位,如现金、银行出纳、收支事项及凭证的核准、实物保管等。
6.3 提高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负责人应在企业对外出具的报告中承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且对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失效和舞弊承担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康发展。
6.4 提高人员素质
现代企业竞争是资金实力、产品质量和人才的竞争,但归根结蒂还是人才。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为企业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切实提高企业资金实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人的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是关键。
6.5 切实加强计算机管理
计算机应用在我国企业发展很快,但计算机方面的内部控制却比较薄弱,如有的企业对进入主机房没有严格的授权制度,主机房管理人员与操作员没有严格分开,为计算机犯罪提供了条件。企业的计算机内部控制制度一般很少更新,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领导层对计算机内部控制不重视。
6.6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
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必须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监督和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使企业朝着合理、合法的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虞文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 赵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