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

2016 年凉山州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 83.96%,较 2015 年提升 3 位,比 2011 年上升了 5 个百分点。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
六年来,凉山将社会评价满意度测评作为评判各项工作成效的「风向标」、研判一地反腐倡廉和社会形势的「晴雨表」。把监督权、评判权真正交给群众,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总目标,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
群众满意度跃升的背后,是凉山州持之以恒除陋习、刹歪风、惩腐败、扬正气、树新风,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正党风,导民风,赢群众点赞

1 月 10 日,州委常委会议室,3 名县委书记因在全省社会评价中排名靠后,在州委书记林书成对县市党委书记的集体约谈会上进行了专题述责;7 名县委书记因 2016 年度开展『两个责任』问责数为『0』被要求向州委、州纪委作出书面说明。
「就是要『亮亮相』,更是在『敲警钟』!县委要对州委写出深刻检查!」林书成字字铿锵:「满意不满意,关键看群众!党风廉政社会评价就是把我们的工作放在群众心里去称一称,去量一量。我们不仅要扎实抓好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享受到切实的实惠,更要以廉洁的形象、优良的作风赢得群众的认同。」这段话凸显出凉山州委将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的主动担当。
从严治党,首先必须紧盯「四风」问题。十八大以来,凉山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热情好客与厉行节约、尊重民族习惯与移风易俗、教育引导与严肃执纪」三个关系,率先在全省市(州)开展正风肃纪,以整治「杀牛风」、铲除「小金库」、破除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等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423 个,党政纪处分 266 人。
从「纪律是小节」到「谁碰谁流血」,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得到根本转变,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四年来,从月饼到粽子,从贺年卡到烟花爆竹,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下的腐败」,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大街小巷、村村寨寨,婚丧喜庆杀牛的少了,五花八门的请柬少了,赶集式的送礼请吃也少了……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凉山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将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操办等正风肃纪成果固化为制度规范,紧盯隐形变异,防止四风反弹。
2016 年,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作风督查 209 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 266 个,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28 件、处分 33 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件 21 件 26 人。换届期间强化风气监督,打造「史上最严党代会」,查处违反换届纪律案件 49 件、处分 63 人,以铁的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严问责,惩贪腐,让群众称快
高压反腐,凉山有两个不得不提的数字。
4061——这是十八大以来,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的立案总数量。
4565——这是十八大以来,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处分人数。其中县处级干部 112 人,乡科级干部 868 人。
州委坚持鲜明「严守纪律规矩不分民族,严惩违纪违法没有例外,严肃追责问责不讲特殊」的导向,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既打「老虎」、又拍「苍蝇」,形成了震慑。2016 年,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立案 1366 件,处分 1378 人,其中县处级干部 31 人、乡科级干部 175 人。
全州各级党委、纪委全面实行常委会会前学纪、党组织书记向纪委述责述廉、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制度,全面落实和厘清责任,为倒查问责提供依据。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大桥镇镇长值班不到位,导致镇上集体林被砍,给予党纪立案查处;森荣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防汛值班落实不力,给予党纪立案查处;泸沽镇王家祠村支部书记森林防火工作部署不当、落实不力,导致 3.19 森林火灾,给予党纪立案查处……」
2016 年 8 月,因履责不力,冕宁县纪委立案审查领导干部 4 人,诫勉谈话 8 人,全部都是乡镇或村上的「一把手」。
「这次问责过后,我们在明察暗访中发现,党员干部的权责意识明显增强。」冕宁县纪委工作人员说道。
2015 年以来,全州查处「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领导干部 64 人,党政纪处分 31 人,明确释放牵不住「牛鼻子」就要「挨板子」的强烈信号。
护民利,聚民心,得群众拥护
一张特殊的廉政监督网已在宁南县铺开。
这张网由 156 个纪检监察信访接待站构成,其成员是 2100 多名群众,分布在宁南县各个乡镇、村社和机关中。他们工作职责既包括监督领导干部,也包括搜集和传达民生方面的信息。
「有了『廉政监督员』以后,村里的『蛀虫』无时无刻都有人盯。」一名景星乡梓油村的村民说:「十三组的组长私占集体土地,被其他人指出后却「死不认账」。「我们跟廉政监督员反映这个事,没想到很快就有了回音。」
「接到举报线索后,乡纪委立刻着手开始调查,一查就查出问题来了——村民们反映的情况属实。那块地后来被还给了村集体,组长也当不成了。」
「生产生活中,有困难和矛盾纠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给『廉政监督员』打电话。只要电话一打,他们就会来,很快就把矛盾解决了。」
群众身边无小事。党员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勤不勤政、廉不廉洁,不是靠豪言壮语,群众心里有一杆秤——
2016 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评价,宁南满意度 92.26%,全州第一,在全省 183 个县市中排名第四。
「群众说了算」的评价机制强化了领导干部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想群众满意,就要推动每一项工作的改善,让群众在具体的身边事中感受到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
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正风肃纪的重中之重,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行业领域开展集中整顿。在脱贫攻坚战中,创新开展「廉政教育大宣讲、正风肃纪大督查、扶贫资金大检查、监督执纪严问责」的「三大一严」专项行动。严查快处问题线索,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到「扶贫攻坚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确保项目建好,资金不跑,干部不倒,群众说好!
2016 年,对脱贫攻坚推进不力、工作滞后的 5 个县进行通报,责成党政一把手作出深刻检查,以严肃执纪问责有效护航了脱贫攻坚,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