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军晓:成败皆酒的副市长

作者作者

袁军晓成为秦川机床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后并不满足,他想转入仕途。不久,他如愿当上宝鸡市国资委主任。此后,袁与酒的缘分不仅停留在酒桌上,已经扩展到利益的盘子里。

去年 11 月,陕西渭南市原副市长袁军晓因严重违纪被查。今年 3 月 1 日,袁军晓被开除党籍。从袁军晓被查到现在,渭南官场对此事并未给予过多关注,反倒是在宝鸡一直热议。

这种差异并不奇怪。2015 年春节后,袁军晓才从工作了 31 年的宝鸡调往渭南。「结果一走就被查清楚了,纪委好样儿的。」宝鸡市金融系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廉政了望记者。

「喝出来」的升迁路

1980 年,16 岁的袁军晓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宝鸡的秦川机床厂磨研所担任设计员,在这个单位一干就是 17 年。

据秦川机床集团老职工回忆,20 多岁的袁军晓一直是「机床厂的风云人物」。「能说会道」「机灵聪明」「酒量大」……老职工们对袁军晓的印象很深。

「那小子能喝!」机床厂一名退休管理人员回忆道,袁军晓的海量在秦川远近闻名。利用这一特点,袁有意识地找领导喝酒。酒桌之上,称兄道弟,「袁的人脉迅速铺开」。与磨研所领导交好几年后,袁军晓迎来升迁机会。

上述退休管理人员说,袁军晓一次酒后得意洋洋地向他炫耀:一名经常与自己喝酒的领导向袁透露,鉴于袁表现突出,所里拟提拔他为主任设计师。本来早想提拔他,但担心他年龄小、资历浅,压不住人。事实上,担任主任设计师时,袁也不过 26 岁。

「厂里能喝的人不少,他能出头在于『会喝』。」磨研所一名退休管理人员说,袁军晓经常被厂里领导安排接待事宜。时任机床厂领导大多对其印象颇佳。

1992 年 10 月,作为老国企的秦川机床厂提出管理干部年轻化,袁军晓顺势进入青年梯队考察名单。

翌年,29 岁的袁军晓升任秦川机床厂副总工程师,「他那个年龄担任那个职务创了纪录。」两年后,秦川机床厂改制为股份制公司,袁成为公司董事,并担任副总经理。

此时的袁军晓更「会喝」了。酒桌上迎来送往,与许多领导关系热络。「那时的秦川已经盛不下袁军晓的心了,」秦川机床集团一名退休领导说,「入仕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2001 年底,袁军晓如愿步入仕途,出任宝鸡市经贸委常务副主任,并于 4 年后任宝鸡市国资委主任。此后,袁与酒的缘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酒桌上,更扩展到利益的盘子里。

在担任宝鸡市国资委主任期间,袁军晓主持负责西凤酒厂的二次企业改制。从 2007 年到 2010 年,西凤酒股权构成先后变动 6 次。这一轮改制后,酒厂职工四处上访,认为在改制中存在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

职工的上访材料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2012 年 9 月,新华社记者针对西凤改制引起的巨额亏损进行了调查。该报道引起巨大震动,宝鸡市政府要求有关部门予以调查核实,向职工做出明确答复。西凤酒一名前管理人员透露,主导调查的正是已于 2009 年升任宝鸡市副市长的袁军晓。此时,西凤依然是他的分管领域,这事最终却不了了之。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喝酒就喝西凤!」这是袁军晓当年在酒桌上定下的规矩,「作为宝鸡的领导干部更要支持本地的酒厂。」一名参加过袁军晓酒局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袁对西凤酒的支持不仅在酒桌上,「更在人事安排上」。

2001 年,在西凤工作了 13 年的高波被任命为西安分公司经理。「高波身材高挑、体型丰满,而且脑子灵活。」西凤酒一名退休高管告诉记者,当初西凤高层决定将其放在省会,就是看中「她的外形和脑瓜子」。

2002 年,时任宝鸡市经贸委常务副主任的袁军晓到西安开会。高波听闻家乡的官员到来,便照例为其接风。酒过三巡,二人表现亲昵。

事后,高波打听到「袁主任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便有意接触袁。「一来二去,袁、高二人关系『日渐升温』,渐以兄妹相称。」宝鸡国资系统一名退休官员告诉记者。

随着袁军晓仕途升迁,高波在西凤的职位也不断升迁。2005 年袁升任宝鸡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翌年,高波升任西凤酒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9 年初,袁升宝鸡市副市长,两个月后,高波升任西凤酒集团副总经理兼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有袁则高』成为公司内部『公开的秘密』。」在西凤老职工看来,西凤集团的另一高管张锁祥与袁军晓的关系一点不比袁、高二人的关系差。「袁、张、高三人的升迁之路,几乎是『同步』的。」

2004 年以前,张锁祥担任西凤营销公司总经理,但他垂涎西凤集团总经理位子久矣。而彼时的袁军晓正在努力争取晋升为副市长。两人一拍即合,张为袁的晋升提供财力支持;袁晋升副市长后,张也一路升到了西凤集团总经理的位置。

「2012 年西凤巨亏 4.2 亿的消息曝光后,袁、张、高三人曾有意疏远过一段时间。风头过后,三人关系反而更加亲密。」西凤一名前管理人员说,「十八大后,袁依然我行我素。调任渭南市副市长以后,三人仍然不时聚会。」

不过到了 2015 年 9 月,张锁祥、高波因涉嫌违纪被陕西省纪委调查。两个月后,在渭南副市长任上的袁军晓亦被调查。「许多人都说是张锁祥和高波供出了袁军晓。」宝鸡一名官场人士告诉记者。

「左手倒右手」

袁军晓与高波、张锁祥之前的合作甚欢,这是因为背后牵扯复杂的利益纠葛。

「都说西凤酒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掌控。现在看来,就是指袁军晓。」宝鸡审计系统一名管理人员说。

2011 年 12 月 28 日西凤酒公司召开董事会,公布了外经贸部下属的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上一年度的财务审计。审计显示,公司 2010 年实现营业收入 15.649 亿元,但企业累计亏损超过 4.2 亿元。

同年底,宝鸡市审计局也对西凤集团董事长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然而,这份审计报告与利安达的审计报告大相径庭。

审计局的报告显示,由于资产负债计量不够准确,集团潜盈 2.673 亿元,其中西凤酒公司潜盈 405 万元,下属的陕西省西凤酒营销有限公司潜盈 2.632 亿元。

「营销公司总经理是高波,而高的前任是张锁祥,这份报告等于是将西凤的业绩归功于张锁祥和高波。」西凤酒公司一位了解财务情况的人士介绍,「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名人士说:「这只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戏。」西凤酒公司为了虚增销售额,成品酒在内部进行了层层转销:营销公司先将酒高价对外销售给一家空壳的祥云公司,祥云公司再将酒卖回给西凤酒公司下属非独立法人的销售分公司。而销售分公司和营销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两个公司账面分清而实物分不清,连出纳都是同一个人。「这两个公司一个潜盈,另一个就要潜亏。这就是集团所谓『潜盈』的秘密:营销公司潜盈 2.6 亿元,意味着销售分公司潜亏了 2.6 亿元。」

企业虽然出现巨额亏损,但参与「假销售」的相关人员和经销商却赚得「盆满钵满」,照样拿到各类销售补贴和奖励。

「奖励政策的直接制定人是时任西凤酒公司总经理张锁祥和副总经理高波,拿钱的还是他们。」西凤酒一名离职高层说,在该奖励政策下,高波当年拿到 220 万元奖金。

但面对巨额亏损的消息,酒厂职工极为不满,「给高波的那笔钱最后是袁军晓发了强令的。」上述离职高层回忆。而此前,袁军晓已收受贿赂,为自己和高波各添置了一辆轿车。

「袁军晓已经把西凤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不仅插手上述空壳公司祥云公司,还纵容亲属与高波垄断经销商渠道。更可怕的是,他还与张锁祥、高波勾结,以各种名义向公司借款。」另一名财务人员说,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显示张锁祥的借款高达近 600 万元,「至案发前,基本未归还」。

2016 年 2 月初,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高波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一周后,袁军晓亦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作者 王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