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公车信息,随便查


台湾老百姓只要在相应的交通网站中输入车牌号,就可轻易知悉领导们都在用什么车,以及有无交通肇事记录。
据媒体报道,全台湾共有 3.7 万辆公务车,2011 年的消费预算是 35 亿元新台币 (约合 8 亿元人民币),占年度财政预算的 0.48%,而两年前,大陆公务车的年消费支出约 2000 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台湾的 5 倍多(2.5%),平均每辆车的消费支出也接近台湾的 5 倍。
大陆官方近日发布公务车制度改革方案。或许,那么在这方面台湾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借鉴。
台湾如何管理公务车?
颇有幸的是,我曾经吃力地阅读过台湾的「中央政府总预算案」,在这份极为厚重的预算案里,各「部委」都会夹着一张《公务车辆明细表》,其中透露的信息,多少让我大吃一惊。
在这张表格里,非但有详细注明的该部门公务车数量、每辆车的排量、耗油量、花了纳税人多少邮费和维修费,还明确标注了车的性质,比如首长用车或普通公务车。这份表格「赤裸裸」地被挂在官方网站上,老百姓只要在相应的交通网站中输入车牌号,就可轻易知悉领导们都在用什么车,以及有无交通肇事记录。
以「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为例,2002 年的时候,「陆委会」有公务车 19 辆,合计开销 572 万新台币(不含驾驶员薪资),约 125 万元人民币;2010 年,公务车数量下降到 14 辆,开销约 213 万元新台币,约 47 万人民币。8 年时间里,陆委会因为年限已到报废了 11 辆车,但只添置了 4 辆新车。
相应的,台北市政府等地方政府各部门也要向当地议会上报年度预算案,只有「立法院」通过了,「预算案」才会变成「决算案」。
台湾并非采取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的方式,而是由财政部在台湾「中央银行」设立一个统一的银行账户,各单位的预算资金统一在该账户下设立的分类账户中集中管理。除特殊用途外,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支付。
「中央」先行,地方效仿。台北市政府规定,2008 年起,强制所有公务座车改为「油气双燃料车」,台环保局表示「油气双燃料车」优点在于废气排放量低,同时价格大幅下降。
下一步:打车办公
那么,领导们都在开什么车呢?我曾经好奇地将《明细表》里注明为「部长」用车的车牌号输入网站,查询后发现,大部分「部长」开的都是二三十万元人民币的中型商务车,至于凯迪拉克这样的——那似乎只有马英九的屁股能坐一坐了。
「坐骑」差一点,虽不拉风,但也不会招摇过市,从而招致批评。马英九就职后曾更换了一辆宝马七系,就没少挨骂。民进党人在电视上极尽挖苦,说马英九当选不久就换新车,是搜刮民脂民膏,所用的形容词甚至会让你联想到和珅。
更「倒霉」的是,今年 4 月,马英九的座驾与随行车队行经台北中山北路的一个十字路口,交警实施临时交通管制,但路口等待的车辆中,恰好有一辆正在鸣笛的救护车。这种「让领导先走」的场面,自然又是被媒体批得体无完肤。
在使用交通工具方面,马英九一直捞不到什么「面子」。今年年初的「大选」,马英九动用「总统专机」往返台湾各地,由于竞选属于政党行为而非政府行为,最后只能是国民党向台湾军方支付开销了事。
公务车越来越少直至降到最低限度,保持一个稳定底线数字,将成台湾公车改革趋势。
自 2008 年以来,台湾媒体和民众开始将目光投向日韩,希望能向它们看齐。近年来,韩国公务车改革力度十分大,实施了公务车单双日分别上路、购买节能车等制度。台湾媒体称,韩国的公务车有 1.5 万辆,而台湾比韩国多两倍以上。经过多次立法机构提案,台湾各「部委」、地方政府各部门除了「正副首长」保留专车外,其他公务车辆到达报废年限后,将不再新增车辆,公务车将以租赁方式存在。
从去年开始,台湾「行政院交通部」开始推行公务员外出改搭出租车的试点改革,他们还特地算了一笔账:目前,「交通部」18 辆公务车 18 个驾驶员,全年的开销超过 1200 万新台币,如果大家都打的的话,一年的开销才 28 万新台币——不到 6 万人民币。
作者 郑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