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腐败的「天崩地裂」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地。然而,这片「天」、这块「地」却在埃及「崩」了一角、「裂」了一「块」。最近,小麦采购轰然被曝出腐败,政府采购的多达 40% 国产小麦可能仅存在于账面上。民众质疑这么多采购资金究竟落入了谁的「腰包」。
迫于舆论压力,供应部长哈立德·哈纳菲不得不宣布辞职。司法部门则加紧调查与此案相关的侵吞公款、欺诈、牟取暴利等非法活动。这一最新腐案的曝出,又让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的政府面临尴尬。
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 2015 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指出,腐败是埃及经济面临的严重问题。埃及最高监督机构中央审计局称,埃及平均每 1.5 分钟便新发生一起腐败案。
小麦仅存在账簿上

这场「小麦采购腐案」可谓是塞西上台以来最受关注的一桩腐案,因为关系到千家万户。
不久前,埃及政府宣称 2016 年采购了大约 500 万吨国产小麦,然而,一些调查显示,各地粮仓里的实际小麦储备远远低于账面数字。媒体称,往年采购的国产小麦规模约为 300 万至 350 万吨。
随即,多名议员发起成立了真相调查委员会,并很快查出可能有多达 200 万吨国产小麦仅存在于账簿上而非粮仓里。这意味着,多达 40% 的国产小麦采购系伪造记录,相关财政支出被不法人员中饱私囊。
矛头直指供应部长哈纳菲,他负责管理着一个庞大的粮食补贴项目,并且负责粮食采购事宜。长期以来,埃及小麦补贴金额巨大,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尽管补贴制度屡屡遭人诟病,但由于小麦是基础食品,价格十分敏感,改革不易推行。在此情况下,媒体曝出多达 40% 的小麦采购仅存在于账簿上,公众的愤怒可想而知。
尽管目前还无迹象显示哈纳菲在这起腐败丑闻中中饱私囊,但是对他的不满已经充斥舆论。埃及最大面粉厂之一的埃及面粉公司常务董事瓦利德·迪亚卜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哈纳菲 2014 年上台之初,执政表现看似不错,「但不幸的是,他用人不当。那些人在处理公务时只顾牟取私利,导致政府补贴资金大量流失。」
观察人士还批评,哈纳菲在多个方面玩忽职守,例如用于发放补贴大饼的智能卡系统遭黑客侵入、补贴小麦领域数以百万计埃镑被曝浪费、上个收获季节未能及时采购大米以致全国补贴大米短缺以及米价暴涨等。
作为世界最大小麦进口国,埃及通常每年进口约 1000 万吨小麦。然而,物资供应部却不是兢兢业业,更不精打细算,而是从中渔利。2014 年时,原部长穆罕默德·艾布·沙迪就因被控在进口小麦的过程中贪污而落马。
当时,继任的哈纳菲就称,偷运补贴面粉的非法活动每年给政府造成了巨大损失,几乎是政府此项支出的四分之一,并称政府补贴本意是帮助民众,却被贪腐侵蚀,「国家投了很多钱,受惠者却远没有得到实惠,这中间存在巨大漏洞,最终受害的将是民众。」彼时的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实际做派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目前,围绕小麦采购腐案,埃及检察机关已经下达多道逮捕令、旅行禁令以及资产冻结通知,涉及多个粮仓所有者和政府官员,调查仍在继续。
腐败的「老方一帖」
小麦等粮食需要大量进口和采购,显然,埃及作为农业国,农业是国家稳定之根本。可是,位高权重的农业部却大肆进行权力寻租,屡屡曝出腐败丑闻。2015 年才出任农业部长的萨拉赫·希拉勒便胆大妄为,上下其手,他和办公室原主任默罕默德·赛义德一起,干起了敲诈勒索的勾当。
检方披露,希拉勒和赛义德以及另外多名官员涉嫌向商人贾米勒索取和收受贿赂,作为回报,把后者非法获得的一宗大约 2559 英亩国有地块合法化。总检察长阿里·奥姆兰在一份声明中说,希拉勒等人收受的贿赂包括一幢价值约 100 万美元的别墅、约 2.8 万美元的服装、约 1750 美元的美食以及运动俱乐部会员卡等。
就在被捕前一天,希拉勒还信誓旦旦地告诉媒体「农业部没有腐败内幕」。
埃及的农业部确实是腐败重重,而且陈年痼疾在胡斯尼·穆巴拉克时代如此,在发生推翻他的政权的「革命」后,仍是「老方一帖」。
「革命」前,农业部就发生过腐败大案,曾先后担任过部长办公室主任、次长和农业发展银行行长的尤素福·阿卜杜·拉赫曼就是胆大妄为之徒。他 1981 年从学校毕业后以只签半年合同的临时工到转为正式工,再到 1985 年以「火箭般的速度」一下子蹿升至部长办公室主任的位子,此后便进入农业部核心圈子。
17 年间,拉赫曼在农业部编织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他与「狐朋狗友」沆瀣一气,利用手中职权,借国家大力推行私有化之机,强迫许多大公司掏钱购买成千上万公顷的荒地开垦,之后再以极低廉的价格收购,从中捞取巨额好处。
埃及的长绒棉被称为「白色黄金」,每年各大公司都要竞争抢购。拉赫曼竟然发布农业部命令,直接在 400 万堪他尔(1 堪他尔约等于 45 公斤)总数中拿出 100 万给他私人开办的一家农业服务公司。他先把这些棉花出口到海湾国家的合伙公司,然后再转回到自己手中,最后随心所欲地加价出售到其他地方。在进口农业杀虫剂、肉制品等产品时,拉赫曼都采用类似手法敛财。最终,他成为了在国内外有上千万存款的富豪。
十多年过去了,农业部里腐败一仍其旧。拉赫曼与希拉勒的敛财手段,却是「似曾相识」。2016 年上半年,希拉勒和赛义德两人均被判 10 年徒刑。
无农不稳,无粮不安。埃及是有前车之鉴的。2008 年,穆巴拉克执政时期发生骚乱,主因就是小麦价格攀升,造成国内食品供应短缺。同样的危险,近在眼前。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