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全方面监督打造纪检「辣味」

监 察体制改革以来,营山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监督工作新模式,立足全方位监督,构建责任追究的完整链条,形成落实监督责任的「闭环效应」,用明责、督责、追责,诠释了纪检监察工作浓浓的「辣味」。
主体责任「五公开」,在压实责任上「鲜辣有招」
针对基层干部和群众信息不对称、沟通渠道不畅通,信访矛盾较多、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微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创新推行政务村务、惠民政策、政策执行情况、信访举报方式、查处结果「五公开」工作机制,变重事后处理为重事前预防,以「阳光政务」倒逼主体责任落实。
以公开促规范。通过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网站等线下线上方式将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权力清单、任务清单、三公经费等予以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将群众关心的精准扶贫、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低保五保、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申报条件、审批程序、补助标准、享受对象等全方位公示,让群众清楚惠民政策并有效参与监督,促进基层微权力规范运行。
以公开促监督。制作惩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督卡,公开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村纪检员电话及县乡纪委举报电话;开通手机视频举报平台,打造「五公开」升级版。利用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逢场天接访」,让干部和群众面对面沟通,当面受理群众情况反映,听取意见建议。去年以来,全县开展逢场天公开接访 200 余次,接待群众近 2000 人次,收集各类问题 1132 个,解决 915 个。
监督责任「五督导」,在推动落实上「麻辣有味」
针对基层监督力量分散、监督频次多效率低、监督针对性和震慑力不强,监督结果刚性运用不到位等问题,对委机关、巡察办(组)、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检监察力量进行整合,组建 18 个下访督导组,以「两个责任」、脱贫攻坚、办案破零、治理非访和民生监督为主,兼顾「五公开」、「两化」建设、作风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开展再监督再检查。
持续开展督导压实监督责任。根据一周一调度、一清单、一督查、一通报、一问责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要求,县纪委对下访督导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通报、整改效果第一时间回访,对工作不力的及时问责,追究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的同时,坚持刀刃向内,对纪委(纪检监察组)和行业系统履行监督责任不力的严肃问责。去年以来,共印发「一拖五」下访督导督查通报 5 期,对 154 个单位(乡镇)存在的 577 个问题进行督促整改,有力促进了基层纪检组织履责。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整改解决。下访督导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的问题面对面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回访问题整改情况,确保督导实效。下访督导共发现各类问题 577 个,向相关单位和乡镇点对点印发《整改通知书》77 份,针对存在问题开展提醒谈话 236 人次,警示约谈 42 人次。通过持续的问题整改和问责问效,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赢得广大群众充分认可。
责任追究「五到位」,在跟踪问效上「干辣有劲」

针个别基层组织「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责任压力层层衰减、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及时整改、群众反响强烈等问题,营山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查核到位、量纪处置到位、一案双查到位、通报曝光到位、回应群众到位」,不断释放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
善于监督严执纪。去年以来,结合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县范围内多批次、全方位的监督执纪检查和督查。通过整合纪检监察力量,对「两个责任」落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脱贫摘帽、重信重访治理、基层信访办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卡通清理、扫黑除恶等一系列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向相关单位(乡镇)发出整改通知书 81 份,发现问题线索 40 条,函询通知书 38 份。
敢于问责强警示。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县纪委监委敢于亮剑,坚持发现问题不核查不放过、核查不清楚不放过、处置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未通报曝光不放过、未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目的不放过的「五不放过」原则,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全面进行核查,提醒(警示)约谈 215 人次,诫勉处理 62 人次,通报曝光 14 期,以案说纪专题民主生活会 6 次。
(作者系营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作者 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