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带货主播刘元杰:在「假背景」中做出真事业


8 月 2 日下午,刘元杰出门买裤子。前一天,他在新疆巩乃斯河边直播近 5 小时,裤子破了个洞。
7 月的一天,刘元杰就是在这条河边直播时走红的。当时有网友评论:「你这背景是假的。」他当即将一个水桶扔进背后的巩乃斯河,对着镜头问:「假吗?」话音未落,他又立马转身跑到水里去追漂走的桶。这段内容被刘元杰剪辑发布后,「假背景梗」迅速刷屏,他的粉丝量也从全网 50 多万飙升到现在的 650 多万。
走在街上,尽管戴着口罩,刘元杰还是很快被几个当地人认了出来。面对「全网最火」的连声称赞,他谦虚地回应道:「没有没有,只是运气好。」
事实上,刘元杰「出圈」前,已经用「疆域阿力木」这一账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做了将近一年电商主播,销售蜂蜜、黑枸杞等农产品。他告诉廉政了望·官察室记者:「走红后最开心的是听蜂农们讲,今年蜂蜜不愁卖不出去了。」
「使劲挣扎」的辍学孩子
在直播中,刘元杰的形象几乎是固定的——戴眼镜、穿短裤,留着一小撮山羊胡。变化主要体现在那张圆圆的脸上,有时被蜜蜂蛰出几个大包,不是眼皮肿了,就是嘴唇鼓得像一条香肠;还有的时候他在户外直播时间太长,原本黝黑粗糙的皮肤被太阳晒得红彤彤。不过无论在直播时遇到什么,刘元杰总能淡定地继续和网友互动。
「比起以前经历的,被蜜蜂蛰的疼完全不算什么。」聊起过去,刘元杰用「挣扎」这个词向记者形容自己曾经的状态。
刘元杰祖籍贵州,从小跟着务工的父母在江苏生活。他还有一个哥哥,一家四口曾挤在一个 10 平米的小屋里。直到他上初中后,父母才贷款买了新房。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刘元杰尽管成绩不错,还是决定辍学打工。起初没有工作经验,他只能四处做零工。他还记得在一个造船厂里,自己顶着烈日烧电焊,一身汗水把衣服打得透湿,再过十来分钟,衣服又慢慢变干,如此反复。2016 年前后,他找到一个规模更大的电子厂,成了正式的流水线工人,能交五险一金,那是当时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
「找到一份工作,就好好干吧。」父母希望刘元杰能过上稳定的生活,但他不这么想:「打工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我不想每天都枯燥、单调地重复同一件事,这对我来说很难坚持。」
实际上,刘元杰也没能在这个厂里干太久。他的髌骨有些毛病,不能久站,因此被工厂辞退。
他报了个软件开发培训班,但交钱后才发现「培训班」没有授课老师,只提供录制课程和学习场地,餐费另算,一顿 20 元左右。当时他每月只有 500 元生活费,一天只够吃一顿。每到饭点,他就躲进厕所,等同学们都去食堂了,再出来喝点水,垫垫肚子,然后告诉别人自己吃过了。
后来饿狠了,刘元杰索性回家,把自己锁在屋里自学。因为有很多不懂的知识点,他往往自学到凌晨。「如果学不出来,我就完了。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掌握相关技能后,刘元杰找了一份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工作,随后转岗做运营,不到一年就晋升为运营主管。不久后,他主动辞职,开始创业。
「好不容易有了一些能力,抓住一个点,能看到未来,那肯定得使劲挣扎。」他笑着说,「还好,每次挣扎的结果都还不错。」
老成的「95 后」
「假背景」出圈后,网友们常常在直播间和刘元杰开玩笑:「什么都是假的。」
「背景是真的,人是假的。」有一次,他向观众展示自己的身份证。尽管身份证上显示他出生于 1997 年,还是有评论戏谑道:「身份证也是假的,你是 79 年的吧?」刘元杰佯装生气:「我怎么又越来越假了?」
明明是 97 年的小伙子,却总被网友们戏称为「大叔」。刘元杰并不介意,他还告诉记者,自己的确和同龄人「有一点代沟」,反而更喜欢与年长的人交朋友。
「最开始创业做传媒广告,我故意把自己打扮得比较老成,一个是方便和比我年龄大的人做生意,另外也是想和他们交流,学习他们的一些经营理念。」学习经验的同时,由于刘元杰比对方更熟悉互联网,帮他们做成了不少项目。渐渐地,这些年龄比他大一轮的合作伙伴越来越欣赏他,都成了他的朋友。
受到认可后,刘元杰把事业经营得越来越红火。然而疫情袭来,公司逐渐停摆,刘元杰也陷入了焦虑。2020 年 7 月,他来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想一边旅游一边找项目。
「到新疆以后,看到那么美的风景,我一下子就被治愈了。」当地的香梨很甜,刘元杰当即决定留下来做带货主播。新的探索很成功,生意好的时候,他组建的小团队一天能卖出 6000 箱香梨。
在此期间,刘元杰也接触到很多蜂农。他发现,面对蜜蜂的包围,大多数蜂农都只简单遮挡了一下头部,被蛰时随手抹掉蜜蜂,又接着干活。刘元杰也被蛰过,他形容那种感觉「就像一根烧红的针扎在身上,有种灼烧的疼痛。」出乎他意料的是,蜂农们如此辛苦,蜂蜜的质量也很高,可这些蜜却经常滞销。
「我想帮助他们。」2021 年 7 月起,刘元杰开始卖蜂蜜。为了提升销量,他关注了不少新疆当地的「网红」,从他们的直播中「取经」,其中就包括因骑马视频走红的时任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他也试了很多直播的方法,比如让团队里的帅小伙用「颜值」吸引观众,又比如像蜂农一样「赤膊上阵」,以每天至少被蛰七八遍的代价,向大家还原新疆蜂蜜生产的过程。
不少成员受不了被蛰的疼痛,陆续离开团队。负责后台工作的皮皮比刘元杰大一岁,她也被蛰哭过。「元杰是一个认准目标就不会放弃的人,有压力总是自己扛。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厉害,给人感觉就不是这个年龄的人。受他鼓舞,我也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皮皮说。
直播渐渐吸引来了不少观众,优质的蜂蜜和完善的售后也留住了顾客。越来越多蜂农顺利卖出蜂蜜,团队每个月的蜂蜜销售额大概能达到 50 万元。如今,与刘元杰有合作关系的蜂农达到 30 多户。今年 6 月,他当选为尉犁县蜂业协会会长。

冷静的爆红主播
这段时间,刘元杰常常回到自己的「成名地」巩乃斯河边直播,一播就是好几个小时。同时,他还在 B 站开通了账号,围绕「背景太假」的话题发布了数个视频。
在他看来,能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的美景,是一件好事。毕竟自己走红正是因为新疆风景独特,网友们才产生「背景太假」的质疑,继而才意外有了这个刷屏的「热梗」。
不过,虽然在和网友们一起「玩梗」,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流量,刘元杰和蜂农们也有自己的「冷思考」。
刘元杰在今年 7 月「出圈」后,蜂蜜迅速在当月底卖断货。蜂农赵逸表示:「蜂蜜被刘杰包销了,现场灌瓶、包装、发货。零售比例从往年的 20% 涨到 70% 以上,多挣了不少。」目前,还有很多观众涌入刘元杰的直播间。但是,赵逸决定暂停带货。
「简单说,我不想因为这句梗,大家就冲进直播间,然后疯狂下单。我的产品品质必须得跟上。说实话,我们现在供应链并不强大,所以我决定这段时间先暂停不卖,钱宁愿不挣,也得先把品质做好,细水长流,不做『一阵风』。」他说。
「蜂蜜的品质要和新疆的风景一样过得硬」,这也是刘元杰坚持的原则。在他看来,成名是偶然的,流量也可能是暂时的,但他不想急于「变现」。
在走红视频中,刘元杰除了扔桶,还作势要把自己的拖鞋也扔掉。快手电商热点营销团队表示:「这个拖鞋也很有梗,『阿力木』的好多粉丝也在喊『能不能卖拖鞋』。我们也去问了他能不能卖拖鞋,跟他说大家唿声很高。但是『阿力木』就说不行,说『我们就是要推荐新疆的食品』。」
刘元杰告诉记者,自己走红后,已有大概 20 家品牌商找到他,有的开出了单条 10 万元的广告报价,但他都一一拒绝了。面对多家 MCN 的签约邀请,刘元杰也均婉言相拒。「我卖的主要是新疆农产品,和机构签约之后,我的创作和销售都会受限制,卖的东西越来越复杂,我没法保证。」刘元杰认为,广告以后可以再接,现在还是以卖货为主。而且以后如果真接广告挣钱了,还是要干点正事,给乡亲们一些帮助。
不过,成名之后,刘元杰毫不吝惜为新疆的推广出力。8 月 4 日,他应邀与央视网主播岳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巴州文旅局副局长何淼连麦直播,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他还告诉记者,此后自己会参加一些文旅局的活动,与官方合作,将大美新疆推介给更多观众。
作者 刘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