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企」行动 护航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
作者

近年来,南部县纪委监委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坚持以「助企」为前提,「亲企」为根本,「联企」为保障,深化「三企」行动,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助企」行动,企业落地监督保驾

助企是前提,只有聚焦企业入驻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环境,让企业放心入驻、安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发展的动力。

加强招引监督。设立投资促进谈判监督小组,对招商引资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督,严防招引过程的违纪违法和失职渎职行为,坚决杜绝虚假招商、数字招商。在招商过程中,有些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只管招引,不管企业是否有发展潜力,是否适合在本地发展,通过加强招引监督,确保真正把有需要、有前景、有实力的企业引进来。

强化政策兑现。设立优惠政策兑现监督小组,加强对优惠政策兑现的核查和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依法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对符合法律法规的政府承诺和协议全面履行,严防兑现过程中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行为,并对拒不履行承诺、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依纪依规依法追责问责。

规范执法检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政检查行为,督促行政执法部门全面公开权责清单,凡无法律依据的,一律不得开展执法检查;并加大对自由裁量权的监督,督促完善行政执法裁量标准,对犯错轻微的企业,视情节可容错纠错,防止对民营企业执法采取「一刀切」等简单粗暴做法,对乱执法、随意执法的严肃查处问责。为了减少企业应付检查压力,全力发展生产,督促相关执法部门,尤其是工商部门完善执法检查清单 20 余条。

实施「亲企」行动,企业生产服务相随

亲企是根本,只有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才能发展得更快。聚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亲而有度,严格落实政商交往 20 条规定,坚决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

开展保姆式服务。积极提升审批效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广泛推行「五张清单」「并联一站」审批等制度,持续深化施工许可「五证合一」、「四联合」评审勘验、项目服务经理制度、设立重大项目审批服务处等「四项改革」,全面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480 项审批服务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清单,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形成。

开展蹲点式调研。加强政商沟通,紧密联系企业,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相关部门惠企政策兑现情况,重点聚焦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困难诉求,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化解。今年以来,督促县经信局将 2 家企业列入国省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名单,将 7 户企业列入疫情防控政策支持范围;协调金融机构向复工复产企业发放贷款共计 14 笔 11150 万元,办理延期续贷 1273 笔 27159.5 万元,为企业减息 1 笔 25 万元。

开展满意度测评。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满意为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围绕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申请事项办理效率、是否存在乱收费行为、是否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等 7 方面内容,对经开区管委会、商务经信局、经合外事局、行政审批局等 19 个部门服务企业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并将满意度测评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倒逼相关部门严格履责,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

实施「联企」行动,企业发展纪律护航

联企是保障,只有充分为企业保驾护航,才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联系企业。健全完善纪检监察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县纪委班子成员、委机关室(部、中心)负责人「一对一」联系县内重点规上企业 23 家,在各企业设置意见收集箱,公示联系纪检监察干部姓名、职务、电话,并督促相关干部常态深入走访联系企业,全面受理信访举报,广泛收集困难问题、合理诉求及意见建议。目前已收集问题建议 20 余个。

强化核查整改。坚持发现问题与督促整改同步推进,对走访调研过程中受理的涉及党员干部违纪违规信访举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核查处理;对收集的困难问题、合理诉求纳入台账管理,及时反馈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并督促按照「三个 100%」要求解决、解释、反馈到位。

强化查处问责。持续深化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乱收费、乱摊派、乱检查「三难三乱」专项治理,从严查处党员干部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中责任心不强、效率低下、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以及吃拿卡要等问题,严肃查处了县经信局副局长敬国强等 4 人,在联系服务企业过程中收受企业负责人红包礼金并接受宴请问题。

通过实施「助企」「亲企」「联企」行动,南部县纪委监委推动 120 多家企业入驻南部县工业园区,工业产值将近 500 亿元,为南部县开启建设成渝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征程提供了坚强保障。(作者系南部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代理主任)


作者 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