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曜中:民间的「反腐英雄」都是逼出来的

「很多人把我当作官场上的另类,但其实我是善类,我连辞职都希望保持好的姿态。」44 岁的廖曜中显得苍老憔悴,他开始谢顶,两鬓也已经有了白发,「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身不由己。」
「反腐英雄?反个啥!能反得了吗?哪个吃多了会随便去反腐?英雄都是逼出来的!」廖曜中,这名湖南省衡阳市司法局原副局长发出感叹,「我没有外界想象中那样高尚,很多事情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并不真实。」
2011 年 10 月,因为坚持人事安排的正当程序,他与时任司法局局长万春生发生冲突并大打出手。此后,他以近乎「犯忌」的方式接受各路媒体采访,公开举报万春生存在「贪腐」问题。近日,一则关于他辞去官职转行做律师的消息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据媒体报道称,女儿在长大,家庭责任在加重,现在的廖曜中确实对挣钱更感兴趣了,他满心希望当律师可以挣到更多的收入。
「你这个书呆子!」
出身贫寒的廖曜中曾经对从政有着明确的目的性。1992 年,他考入中央党校成为一名法学研究生。毕业求职时,他期望中的岗位是湖南省委办公厅等几家实权单位,原因是「可以跟领导密切接触」。
不过,他最终的落脚点是衡阳市委党校,对此安排并不满意的廖曜中曾几度寻求通过考博完成命运转变。2005 年,他考入武汉大学攻读宪法与行政专业在职博士。在此两年前,33 岁的廖曜中还通过湖南省公开选拔干部考试,成为衡阳县最年轻、也是学历最高的副县长。
但他认为,任职副县长的 4 年,几乎成为他仕途生涯中的一个梦魇。
困扰他的,正是曾经帮助他取得成功的书生气质。「你这个书呆子!」一个市委领导曾经用这样的评价表达过对廖曜中的不满。他的妻子华亚萍说,廖曜中并不是一个有城府的人,「他这个人说话比较直」。
有一次,市委领导亲自下到县里听干部们对当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结果,人家说的都是这也好,那也好,只有廖曜中冒出来说:「这个大体上是好的,但是文字不通顺,连标点符号都打错了。」
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让廖曜中懊悔至今,「我本来不想说,但实在忍不住,又说了。」
其实,对这个有着强烈仕途理想的高才生来说,他要面临的挑战不止于此。
廖曜中曾提到,自己在就职副县长期间曾「亏损」了十几万元,其中大部分用作「人情往来」。事实上,作为很有机会进入县委常委的年轻副县长,廖曜中不是没有机会「搞些歪门邪道」,曾有老板愿意出 50 万元「资助他」。对「甘于清贫」的原因,廖曜中讲了三点:一是自己「学法律出身,还是怕有风险」;二是「心理上有障碍,收了钱就相当于把自己卖了」;三是觉得自己「实打实的条件好一些,在省里也不是没有关系」。
廖曜中承认,那段经历对他影响至深。在新浪微博上,他转发的新闻大多与「反腐」有关,连他的微博头像所用的照片都是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我崇拜王岐山,这的确跟我过去所处的环境有关。」廖曜中说。
「很骨感,单纯,不复杂」
2007 年 10 月 23 日,廖曜中调任衡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他说自己当副县长时的基本工资是 1349 元,一直过得「穷困潦倒」。这次调动,他本是不想去的,原因是市里「房价太高」,「突然调我过去我生存不下去」。
廖曜中曾对媒体谈及他被调走的原因:因一个案子不符合法律程序,分管法制办的他建议撤案,但领导希望维持,最终廖曜中拒绝签字。但当记者再次就这个问题询问他时,廖曜中的回答则是:「那都是小事,没有什么意义,根源性的东西是讲不出来的。」
调到司法局后,工资涨到 2888 元,廖曜中才「稍感安慰」。他分管的业务是法律援助和司法干校。在与廖曜中共事的 4 年多里,有两件事给衡阳市司法局一名干部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廖曜中初到局里上班时,经常坐公共汽车上下班,直到两年后才偶尔开一辆「福特」小汽车,这与有些局领导所乘坐的「丰田霸道」形成了鲜明对比。还有一次年终评先评优时,廖曜中曾发牢骚:要严格依据标准评干实事的人当先进,而不能搞平衡照顾的「小圈子」。
另一名已经退休的老干部则评价廖曜中,文笔很好,固执又清高,但在经营关系方面不是强项,「仍然是棱角分明的人,很骨感,单纯,不复杂」。
但他们都没有想到,廖曜中会摊上「局长互殴」事件,并因此登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实上,正是在那次事件之后,廖曜中才开始被舆论贴上「官场异类」的标签。这部分来源于他在那次冲突发生后的表现,他不仅公开面对媒体,甚至明确表态「自己进入官场就是为了研究腐败,反腐败」。一时间,在各大论坛的帖子里,他成为不与潜规则同流合污,「讲正气讲正义」的好官;他也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微博,并迅速拥有了数以万计的粉丝,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知晓他的事迹,并期待他可以为自己鸣冤。
廖曜中说,万春生太霸道,拉起一个小圈子,把其他局领导架空。很早以前市里就已经有意擢升自己,打过招唿,然而万春生一直拦着不放。「意思是说,无论再大的领导要提拔你,在局里你过不了我这一关。」廖曜中自己认为掏几万块钱可能也就摆平了,但他心中不服。到司法局之前,廖是衡阳县副县长,万是南岳区区委副书记,两人平级。然而,「我靠学历、能力和与领导的君子之交求得升迁,却被耍手段的人紧紧压制住」。
万春生提出的任何事项,他都坚持按规定办,不符合规定决不同意。为此,打架之前,两人的关系已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而因为那一次的公开「爆料」,官场上的朋友开始疏远他、反感他,甚至躲着他走。之后,万春生被调去市政协做副秘书长,而廖曜中被安排去市贸促会做副会长。廖曜中提出,贸促会与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干,想去市委党校教书,但市委组织部一名副部长说,党校不敢要。廖曜中觉得,退而求其次,电大也可以,但电大也不要。
副部长无奈地说,没办法,现在就剩下市贸促会要你,这还是因为会长是你的同学。
「唯独做官不行」
去年,廖曜中向组织部递交了辞职申请,并开始以律师的身份办理案件,并进入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的博士后站。深圳一家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的老板李小平是衡阳人,有个案子正由廖曜中代理,他说,廖律师十分敬业。
如今,在一些朋友眼中,廖曜中读书人的神采已经恢复大半。但在另一些时候,廖曜中仍会在不经意间对自己的仕途中断流露出颇多扼腕之情。他一再提起 1995 年从党校毕业后,原本可以留在北京进入某中央单位工作,「到了下面,本来是想借助那个平台把自己浮上来,想不到轻敌了,被水草缠住了」。
有人评价他,「做律师搞研究都可以,唯独做官不行」。「当干部还真是有挑战性,是一门学问。」廖曜中说。
2012 年 2 月,廖曜中打定主意辞职,然而此时身体出了问题,现实让他再次妥协——待在体制内,还有公费医疗。2013 年春节后病情好转,辞职之意再次浮上脑际,但他承认自己依然很现实,5 月份他还主动和组织部门沟通,希望解决正处级待遇,将来若能重回体制内,也有个好的起点,不过最后无果而终。
一个多月前的 3 月 10 日,他带着一张「公务员辞去公职申请表」,最后一次走进市委大院。工作人员在「同意辞去公职」这行字上盖上红色的公章。
「很多人把我当作官场上的另类,但其实我是善类,我连辞职都希望保持好的姿态。」44 岁的廖曜中显得苍老憔悴,他开始谢顶,两鬓也已经有了白发。「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身不由己。」他说。
不过,他仍站起身来,诵读起自己的申请书:「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精简公务员队伍、提高行政效率的精神,本人经慎重考虑,辞去现任职务、职位和公务员身份。」
作者 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