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基层「一把手」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
作者

「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必须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作表率、打头阵。为推动基层党政「一把手」监督监管,南充市嘉陵区纪委监委做了一些探索创新,通过在「严」字上下功夫、完善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监督监管、倡导自觉自律等系列举措,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引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严密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一把手」被赋予重要权力,必须健全和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以制度管人管事,督促其依规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

首先要聚焦「职责法定」。督促组织部门按照权力类别及法定依据,建立「一把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张清单」,明确职能职责、权力范围、权力运行程序、权力边界、红线底线,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及廉政风险点,督促「一把手」按单履职、按单行权。其次是聚焦「问题反馈」。建立「一把手」违规干预插手重大事项记录制度和「一把手」问题直报制度,赋权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纪检监察机构。对「一把手」利用职权职务之便违规插手选人用人、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审批监管、执法司法等问题,记录在案,并直接报送区委、区纪委监委处置。

再者是聚焦「追责问责」。健全「一把手」述责述廉监督机制,每年选择部分「一把手」在纪委全会上述责述廉并接受质询评议,根据民主评议结果,适时启动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对「一把手」坚持终身问责,实行「一案双查」,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无论其责任人特别是「一把手」是否调离岗位、提拔或者退休,均严肃追责问责。去年以来,我区 25 名「一把手」被追责问责。

严格监督监管,着力抓早抓小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必须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让「一把手」适应和习惯在监督中开展工作。

首先是要抓早苗头研判。建立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研判机制,每月一统计、每月一分析、每月一研判,对涉及「一把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点对点」发送履责提醒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督促「一把手」及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整改问题。去年以来,我们共约谈提醒「一把手」46 人次。

其次要抓严咬耳扯袖。压实派驻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工委、纪检监察室的监督责任,推行「六条措施」工作机制,把任务细化到每周、每半月、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重点加强被监督单位「关键少数」的监督,每周一监督、每周一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约谈提醒、督促整改,经常性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去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共发现并督促各级「一把手」整改个人及单位问题 700 多个。

再者要抓实协作联动。和巡察机构充分联动,把「一把手」作为巡察重点对象,在巡察报告中单列「一把手」廉洁自律和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建立「一把手」巡察档案,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区纪委监委核查调查。去年以来,共通过巡察发现「一把手」一般性问题 2 个、违纪违法问题 1 个。

严肃问题查处,形成高威震慑

「一把手」违纪违法,后果严重、影响恶劣,必须高举高打、严查重处,让害群之马无处遁形、无地自容。

首先要严肃查处不手软。对涉及「一把手」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坚决深挖细查、一查到底。对查不属实的,及时予以澄清,对查证属实的,依规依纪依法予以处置,绝不姑息纵容。去年以来,先后立案查处「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 5 件 6 人,党纪政务处分 6 人。

其次要通报曝光不护短。对「一把手」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坚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通报、一案一曝光,通过印发案例通报、制作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读本、督促案发地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把「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毫不保留予以通报曝光。截至目前,共通报曝光「一把手」违纪违法典型案件 5 件。

再者是警示教育不虚化。定期组织「一把手」学习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旁听职务犯罪庭审,用好「活教材」,打好「预防针」,念好「紧箍咒」。目前,嘉陵区已组织「一把手」观看警示教育片 4 部,印发警示教育读本 300 余本,组织旁听职务犯罪庭审 120 余人次,起到了强烈的警示警醒作用。(作者系南充市嘉陵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作者 张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