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纠治基层「四风」问题

作者
作者

近 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查摆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特别是发生在基层、出现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严重啃噬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感。

对标新表现认真查摆

近日,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就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并列举出了 10 种表现。

这些现象的「四风」性质非常明了,但一直都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没有做到认真查摆,本身对于查纠「四风」问题就在重形式、走过场。

今年以来,会东县着力解决查摆「四风」的思想行动问题并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是通过实施基层党建「筑底强基·凝聚民心」工程,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每月定期召开党建月会,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剖析思想状况,查找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及整改措施。在全县举办的干部夜校班和党性修养提升班也设置专题讨论环节,组织学员就「四风」问题认真查摆、立改立行。制作《会东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百诫书》,将部分「四风」不良表现纳入其中,不断规范党员干部言行举止,持续纠正「四风」。

2017 年下半年,会东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排名全州第一。下一步,会东县将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抓手,落实好「两学一做」「三会一课」要求,开展「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狠抓作风查摆,持续不断整改提升。

领导干部要当「领头雁」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领导干部是关键的一环。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实施细则要求,常态化开展「走基层」活动。

今年,会东县坚持「四大班子」领导以上率下,扎实开展了「走千家、进万户、访民情、解民忧」活动和「四同一会·党群连心」实践活动,全县分成 20 个大组,由县领导带队奔赴全县 325 个村(社区),与群众同吃农家饭、同住农家屋、同走农家路、同理农家事,召开「坝坝会」。

进村入户过程中未动用过一辆公务车,吃住劳动都与群众一起动手,改进了工作作风,深受群众赞同认可。走访到的农户,都收到了一张特别的「党群连心卡」,上面有联系干部的工作单位、职务、姓名、联系电话。

领导干部带头入户起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全县 4100 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进来,促进了全县工作作风的转变,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两项活动常态化开展,发挥领导干部「领头雁」作用,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作表率的良性循环。

查处「顶风」行为绝不手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警钟常敲、监督常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今年以来,会东县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县十项规定,坚持专项整治「零死角」,监督检查常态化。以「四乱」专项整治破题,严肃查处「乱办酒宴」「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推进「四风」突出问题 44 项专项整治,查处脱贫领域典型案件 3 起。

今后,会东将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标准、更实的行动整治「四风」问题,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对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党员干部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采取过硬措施,坚持从具体问题入手,做到经常抓、抓经常,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不断以新的成效擦亮作风建设亮丽名片。(作者系中共会东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


作者 刘晓博